中国高考报告
作者简介
何建明,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物、博士生导师。 何建明是当代中国报告文学的领军人物,曾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五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四次获得“徐迟报告文学奖”。代表作有《爆炸现场》《南京大屠杀全纪实》《国家》《忠诚与背叛》《部长与国家》《为了弱者的尊严》《我的天堂》《根本利益》《落泪是金》《中国高考报告》等。30余年来出版40余部文学著作,改编成电影电视8部,作品被翻译到十几个国家。
内容简介
开篇语 激发我写这部百姓隋怀、学子心声的《中国高考报告 》的,是我听到几位秀美如柳却内心燃焰的女孩子的话— — 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一位刚刚考入大学的 女孩子在谈到高考时,以视死如归的口气说:我以我血荐 高考。 《梦里花季不下雨》作者,已就读四川某大学的刘超 、彭柳蓉两位女生在写文章谈到高考时,不无激愤道:高 考不死,大难不止。 《南方周末》报道,一位女学生以《我要武装起义》 为题,撰文说:如果有一天,全国的学生进行一次新五四 运动,炸学校,拒考试,烧课本,那本人积极参加…… 我不知道国人听了这些女孩子的话以后有什么感想, 我嗅到的确是一股浓烈的战争气息。 二十余年了,中国恢复高考制度使得今天三十五至五 十来岁年龄段的社会主流骨干们,每每谈论起它时都有种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我们通过高考,已经走出 了人生末途……”的感觉。然而,在这一代人的子女也开 始走向高考战场的今天,为什么我们听到了截然相反的声 音呢? 2000年,当国家宣布十年后将使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 由目前的9%左右提高到15%的目标,全国各界为此齐声欢 呼之时,不知是否有人想到在今后的十年间,中国一亿五 千多万考生中仍将有85%左右的青年学生不能步入大学? 这个数字给予我们的是怎样的现实?那就是:上大学的竞 争,较以往将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地激烈。 竞争将在城市与乡村、东部与西部、好校与差校、穷 人与富人之间展开……因此,高考仍将是中国未来二十年 间百姓最关注的头等问题和影响民族复兴的大事。 当我下决心在世纪之交动笔写《中国高考报告》时, 又出现了许多想不到的事: 什么,你要采访高考的事?那你什么人都不要找了, 我就可以给你说上三天三夜! 没想到,我的采访题目刚刚透露,竟然引起那么多人 的共鸣。 在素有状元之乡的苏州,我碰到的第一位计划外的采 访对象,当时他激动得失态的情景,着实吓了我一跳。 阿元,这位家居苏州的江苏某报名记者,在我与他交 往多年的印象中,他从来是说一口软缔悦耳的吴语,做事 彬彬有礼,走路也生怕抢客人半步的温情男主人。可这回 ,他竟然没说完第一句话就从椅子上跳下来,激动得脸都 发红了:不怕你笑话,我的女儿正准备高考。可为了她能 不能考上大学的事,我们全家这三年的日子真不知是怎么 过的。这三年,家里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着孩子读书的事转 。我女儿不是那种很聪明的孩子,不管怎么下功夫抓,成 绩就是上不去。不怕你笑话,就在前不久期中考试时,当 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要来女儿的试卷看到她的成绩时, 我竟然当着孩子和老婆的面,自己打起自己的耳光……你 听了好像有点不相信吧?老实说我自己也想不到自己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