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止境的世界:腓力二世的西班牙和历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作者简介
休·托马斯Hugh Thomas 英国历史学家,毕业于剑桥大学王后学院和索邦大学。著有多部历史类专著,包括《西班牙内战》《苏伊士运河事件》《未完成的世界史》《武装对峙》《征服:蒙特祖玛、科尔特斯与旧墨西哥的陨落》《奴隶贸易》以及“西班牙三部曲”(《黄金之河》《黄金时代》《无止境的世界》)等,其中《西班牙内战》获“毛姆文学奖”。1966至1976年在英国雷丁大学任教;1979至1991年在伦敦政策研究中心担任首席官员;2008年被授予艺术与文学勋章(法国政府文化部设立),并获“加巴龙奖”;2009年荣获“卡沃尔·谢列尔奖”“薄伽丘奖”及意大利“诺尼诺文学奖”。1981年,托马斯被授予终身贵族身份,成为斯温纳顿的托马斯勋爵。
内容简介
1560年1月,西班牙新王后“和平王后”伊丽莎白·德·瓦卢瓦来到了潘普洛纳,此前不久,国王腓力二世也回到了西班牙,结束了他的北欧属地之行。新王后年仅14 岁,肤色呈意大利人特有的小麦色,让人不禁想起她的祖先来自美第奇家族。伊丽莎白生性活泼,颇有魅力,但长得算不上漂亮,至少在那些威尼斯使臣眼里是这样。虽然腓力二世要比伊丽莎白年长近20 岁,但两人情投意合。在给母亲凯瑟琳的信中,伊丽莎白对腓力大加称赞。两人的婚礼上举行了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如舞会、狩猎、比武和斗牛,等等。1560 年,为庆祝狂欢节,这对新人前往托莱多的宫殿共度佳节,还一同游历了阿兰胡埃斯。在阿兰胡埃斯,腓力详细做了重建花园的规划。现在腓力二世已经遗弃了情人欧弗拉希亚·德·古兹曼(Eufrasia de Guzmán),而欧弗拉希亚已经身怀六甲,孩子很可能就是腓力二世的,于是她很快便嫁给了安东尼奥·路易斯·德·莱昂(Antonio Luis de Leon)。莱昂是第三代阿斯科利亲王(Prince of Ascoli),是个举止得体的那不勒斯人。欧弗拉希亚产下了一名女婴,这名女婴后来在西班牙王宫里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欧弗拉希亚还出资修建了一座女修道院,专供虔诚的奥古斯丁修会成员使用。西班牙在佛兰德斯接连获胜,这一系列胜利有着诸多意义非凡的影响,其中之一便是为了纪念胜利,国王命建筑师胡安· 包蒂斯塔· 德· 托莱多(Juan Bautista de Toledo)在瓜达拉马山脚下新修一所规模宏大的修道院,供圣哲罗姆隐修会的修士修行。这所修道院为后来修建埃斯科里亚尔建筑群奠定了基础。 我们之前提过(见作者的另一部作品《黄金时代》),包蒂斯塔·德·托莱多曾在意大利学习建筑,最先在罗马工作,后来去了那不勒斯。他此前一直效力于颇有势力的总督佩德罗·德·托莱多(Pedro de Toledo),即比利亚弗兰卡侯爵(Marquis of Villafranca);佩德罗主要负责巩固西班牙在地中海地区的势力,为美化那不勒斯做了很多工作。包蒂斯塔· 德· 托莱多是侯爵的得力助手,还曾在蒂冈同米开朗琪罗共事。在黄金时代,意大利和西班牙之间的合 作就是如此密切。 1560年,腓力时年32岁;他于1527年3 月出生在巴利亚多利德一位名叫贝尔纳迪诺·皮门特尔(Bernardino Pimentel)的贵族,即贝纳文特伯爵的家中。当时伯爵一家就住在圣巴勃罗多明我会修道院旁边,腓力的父亲卡洛斯等人都把这座修道院当成大教堂来用。“腓力”(西班牙读音为“费利佩”)这个名字是他受洗时取的,名从他那位朝三暮四的祖父“美男子”腓力(Philip the Handsome)。祖父腓力是尼德兰人,在同西班牙女王“疯女”胡安娜(Juana La Loca)成婚后便成了国王腓力一世。当时年轻有为的阿尔瓦公爵在宫中担任卡洛斯一世的顾问,他足智多谋,后来成了腓力的左膀右臂;阿尔瓦公爵想为腓力取名“斐迪南”,名从他成就非凡的曾外祖父天主教徒斐迪南二世(Fernando the Catholic), 但腓力并没有因此更名。 腓力的母亲伊莎贝拉是葡萄牙国王“幸运者”曼努埃尔的女儿,生得美丽,是位很有主见、意志坚定的王后。伊莎贝拉同丈夫卡洛斯是表亲,她身边的朋友和廷臣都是葡萄牙人。然而,腓力在政治事务上的导师则主要是西班牙贵族佩德 罗· 冈萨雷斯· 德· 门多萨(Pedro Gonzalez de Mendoza),他是著名的因凡塔多公爵(Duke of Infantado)之子,因凡塔多有“西班牙贵族始祖”之称,至少是位资历很深的老贵族。腓力的另一位政治导师是胡安·德·祖尼加(Juan de Zú?iga),也是一名举足轻重的政治人物。祖尼加热衷狩猎,在他的影响下腓力也迷上了狩猎。祖尼加生于1488 年,是米兰伯爵佩德罗· 德· 祖尼加– 贝拉斯科(Pedro de Zú?iga y Velasco)的儿子,也是赫赫有名的埃斯特雷马杜拉家族成员。祖尼加同“ 伟大征服者”埃尔南·科尔特斯(Hernán Cortés)的第二任妻子胡安娜是嫡表亲。祖尼加年轻时起便已同生活放荡不羁的腓力一世结为至交,也是他的得力干将。从1506 年到1517 年,祖尼加一直侍在佛兰德斯,当时他在王室担任的职务微不足道。1511 年,祖尼加担任王储卡洛斯王子的教宗侍从和贴身侍卫,随后担任卡洛斯王子的司库(chamberlain)。到了1520 年,祖尼加已晋升为卡洛斯一世的首席顾问大臣及家庭教师。祖尼加长期深得卡洛斯的信赖:1522 年,卡洛斯派遣祖尼加出使葡萄牙,策反当时在葡萄牙避难的反叛首领;祖尼加还曾受命前往里斯本筹划卡洛斯与伊莎贝拉的婚礼。1519 年,在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Bartolome de Las Casas)与大主教罗德里格斯·德·丰塞卡(Archbishop Rodriguez de Fonseca)辩论如何对待印第安人的问题时,祖尼加站在了巴托洛梅这边,后来他还同卡洛斯的权臣弗朗西斯科·德·洛斯·科沃斯(Francisco de Los Cobos)结为至交。 尽管卡洛斯与祖尼加彼此信任,但1541 年卡洛斯私下里告诉腓力,祖尼加对科沃斯和阿尔瓦公爵心怀嫉妒,与这两人相比他几乎没有可以自由支配的钱财,为此他心怀不满。(卡洛斯认为是祖尼加的妻子和他众多的子女耗尽了他的钱财。)尽管如此,卡洛斯还是认为腓力再也找不到“比唐· 胡安(祖尼加)更忠诚的顾问大臣了”。科沃斯曾这样写道:“胡安· 祖尼加完全是为一己之私而兢兢业业,我并不是说他和我作对,你们不要认为我这么说是出于偏见。我觉得他是想牢牢掌握大权,不把我们所有人放在眼里……成为国王身边唯一的顾问大臣——他的野心昭若天日。他当初培育王子时对王子的要求可谓严格苛刻,现在却满是甜言蜜语,言谈举止谨小慎微,他就想凭着谄媚达到自己的目的。”但生性风流而聪明睿智的廷臣恩里克斯·德·古兹曼(Enríquez de Guzmán)却把祖尼加当成挚友,说他“品行高尚,值得尊敬”。 祖尼加的妻子埃斯特法尼娅·德·雷克森斯(Estefanía de Requensens)也出身王室顾问之家,是路易斯·德·雷克森斯(Lluis de Requensens)的女儿。路易斯·德·雷克森斯曾担任西班牙舰队指挥官,这支舰队曾随“伟大的将军”贡萨洛·费尔南德斯·德·科尔多瓦(Gonzalo Fernandez de Cordoba)在意大利取得大捷;路易斯还是国王在巴塞罗那的代表。埃斯特法尼娅算得上是腓力的养母,腓力一去巴塞罗那,就经常同她待在一起。其子路易斯·德·雷克森斯从小便是腓力的玩伴,之后也经常陪伴在他左右,16世纪50年代担任了西班牙驻罗马的外交大使,16世纪70年代担任低地国家总督。年轻时,路易斯还曾因他的加泰罗尼亚口音而在宫廷备受嘲讽。他是腓力最忠诚的部下。 1535年4月,腓力将满8 岁,从此他便住在自己的宫殿,同伊莎贝位王后分殿而居,在自己的宫殿里接受教育。当时西班牙虽然是卡洛斯一世的主要王国,但他常年在外,并不经常待在西班牙。卡洛斯在国外经常收到臣下热情洋溢的报告,其中连连称赞腓力的进步。1540年3月,严厉的西利塞奥主教(Bishop Silíceo)胡安·马丁内斯·德·吉哈罗(Juan Martínez de Guijarro)在给卡洛斯的信中写道,腓力的“拉丁语说得越来越好,并且在课堂上他只说拉丁语”。其实,腓力并没有讲多少拉丁语,至多比他父亲讲的多一点儿而已。哈布斯堡家族的人都钟爱音乐,腓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音乐上,放在了学习流行歌曲及摩尔舞、法国舞上。格拉纳达的路易斯· 纳尔瓦埃斯(Luis Narváez)是腓力的音乐老师,他教腓力学习弹奏“比尤埃拉琴”,这种乐器类似吉他,但体积较大,制作简陋。同腓力一起的王室公主们都很热爱舞蹈,她们教会了腓力学跳很多舞。起码到1540年时,狩猎已经是“腓力最喜欢做的事了”,漫步乡间时,腓力可以自由地思考,可以规划宏图伟业,也可以感受恐惧,勾勒梦想。(这也是西利塞奥主教的看法。)我们不知道腓力是否真的会玩乐器或是唱歌,但他的确很有音乐品位,还兴致勃勃地收藏了一大批乐器,包括10架击弦古钢琴,13把比尤埃拉琴和16支风笛。他还命人制作了219本圣歌集,供王室唱诗班歌手使用,人手一本。腓力不喜欢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帕莱斯特里纳(Palestrina)作的曲子,他更喜欢比较传统的单旋律圣歌。不过,帕莱斯特里纳却创作出《马塞勒斯教皇弥撒》(Liber Secundus Missarum)献给了腓力18,并在是1567 年发表。当时西班牙王室大约拥有150 名音乐家——远远超过了法国、英国甚至是梵蒂冈的王室音乐家数量。 西利塞奥主教身形枯瘦,敌视犹太裔西班牙人,但没过多久便被任命为卡塔赫纳主教。卡洛斯一世居然认为“西利塞奥过于迁就你(腓力)”,因而调任了西利塞奥主教,这简直令人不可思议。胡安· 克里斯托瓦尔·卡尔维特·德·埃斯特雷利亚(Juan Cristóbal Calvete de Estrella)接替西利塞奥教授腓力拉丁文;拉斯·卡萨斯的劲敌,即当时的辩论家希内斯· 德· 塞普尔韦达(Ginés deSepúlveda)则负责教授腓力历史和地理——在那些心怀成见的人看来,腓力的老师风格各异,这十分危险。卡尔维特虽仅比腓力年长4 岁,却已能指导他博览群书了。1549年,卡尔维特还陪同腓力到意大利、德意志地区和尼德兰进行国事访问;1554年,又陪同腓力一道前往英国迎娶玛丽女王。后来卡尔维特为当时颇有成就的利马总督佩德罗· 德拉· 加斯卡(Pedro de la Gasca)写了第一部人生传记。 足智多谋的恩里克斯· 德· 古兹曼曾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14岁的腓力“ 风度翩翩,温文尔雅,聪明睿智,虔诚坦率,沉着冷静”“懂得如何井井有条地安排事情”,很明显,他这是在阿谀奉承。恩里克斯还说,腓力虽然身材略显矮小,但长相英俊,“他学识渊博,和蔼可亲而又十分严肃,俨然是一位皇帝,举止稳重老成”。 1539 年,王后伊莎贝拉因难产早逝,而卡洛斯一世此时远在德意志,祖尼加于是又一次掌握了实权,腓力不得不听从他的建议。1543 年,腓力手下仅有110 名王室成员,包括1名文书和1名医生,若干守门人、马童及11 名司铎(这11 名司铎由西利塞奥领导,当时他已经从卡塔赫纳回来了),还有贴身侍卫和厨子。按照当时的饮食风尚,厨子都很讨厌做鱼,但是经常会做肉、面包、鸡肉和鸡蛋,还会做莴苣、生菜等蔬菜,腓力每周还能吃一次水果——冬季吃橘子,夏季吃梨。有时候,年轻的腓力还会喝点儿啤酒,但到1551 年西班牙的葡萄酒(通常指地处莫雷纳山的卡萨利亚生产的葡萄酒,西班牙征服者常喝)产量开始大幅提高后,腓力就很少饮酒了。当时效忠腓力的青年侍从达70 人,均出身名门望族。后来腓力手下的官员增加到了1500 人,由王室总管阿尔瓦公爵负责管理,其中多数官员是他精心挑选出来的,他们实际组成了全西班牙的行政中枢。 1543年,科沃斯致信卡洛斯一世,信中是这样形容腓力的:腓力已经是一名了不起的君主了,他的学识和能力远远超过了他这个年龄所应具备的能力(腓力当时才16 岁)。他对事物有着超凡的领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在别人看来不可能办到的事他却能够做到。腓力把所有心思都花在了治国理政上,从不游手好闲、偏听偏信,也不沾染任何恶习。他经常同重臣探讨如何治国理政,如何建立一套公正的司法制度等问题。同大臣会谈时,也总是听得津津有味、聚精会神……他常常同我密谈,一谈就是一小时……同我谈完后,还要同卡斯蒂利亚枢密院主席、塞维利亚大主教、宗教法庭庭长费尔南多·德·瓦尔德斯(Fernando de Valdés)一起探讨司法公正等问题,之后还要和阿尔瓦公爵讨论军务。科沃斯还写道:“他总是经过深思熟虑才提出建议,行事稳健,对此我感到非常吃惊。” 适读人群 :一般读者,历史爱好者 【深度了解西班牙鼎盛时期的佳作】 西班牙作为一个别具特色的欧洲国家,有许多令人神往的景致和风土人情,但其在历史上的辉煌相对鲜为人知。事实上,西班牙人是大航海时代的缔造者,数次远航让他们将触角伸到了遥远的美洲大陆;他们在各大海洋开辟贸易路线,推动了全球贸易的繁荣发展;他们摧毁了阿兹特克帝国、印加帝国和玛雅文明,将自己的信仰传播至世界各个角度;他们的海军空前强大,被称为“无敌舰队”。休·托马斯的“西班牙黄金帝国三部曲”重现了西班牙帝国的黄金时代,而本书更是整个系列的终章,见证了查理五世“日不落”理想在腓力二世时期的实现。 【大量细节巧妙地编织为宏大的图景】 全书大量引用史料和新近研究成果,丰富的细节就如果线索一般逐渐交织,最终绘成宏大的帝国图景,语言生动,论据有力,可谓既有开阔的大视野,又有令人回味的特写。 【揭示人类开拓过程中的种种冲突】 西班牙缔造全球帝国的过程也是其殖民其他文明和土地的过程,对于新世界的原住民来说,这是一段家园丧失、骨肉分离、信仰颠覆的充满血泪的历史。在这个征服世界的事故中,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之间的冲突、人性与道德的冲突、信仰与野心的冲突等轮番上演,历历在目;其中人物千人千面,君王、大臣、航海家、传教士、新世界统治者、原住民领袖、混血儿……人人个性鲜明,这些都给读者留下无尽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