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简明经济学/多懂一点系列
作者简介
橘木俊诏,1943年生,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研究员,京都大学经济系教授,曾荣获日经文化奖,经济学奖。其著书颇丰,影响领域主要在宏观经济,其著作《日本的工资分配》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其著作《日本的贫富差距》作为日本社会学名著被引入中国,在中国有相当的读者基础。
内容简介
《国富论》——政府的作用越小越好 一生只出版了两部著作的斯密,继《道德情操论 》之后,于1776年出版了《国富论》。斯密在1764年 辞去了格拉斯哥大学的职务,一边给贵族做家庭教师 ,一边在法国和瑞士旅行了三年。他在法国与伏尔泰 、魁奈、杜尔哥等法国启蒙思想家进行了交流,并且 深受他们的影响。 魁奈和杜尔哥在经济学上有很深的造诣,并且出 版了经济学相关的著作,这可能使斯密也产生了出版 自己的经济学著作的想法。当时还是道德哲学家的斯 密之所以涉猎经济学,或者说在经济学领域更加深入 ,动机正在于此。斯密在归国后并没有回到大学继续 任教,而是选择了专心创作经济学著作。 现在,《国富论》被认为是古典中的古典,斯密 也成了被称为“经济学之父”的大经济学家。人们对 这部著作的内容进行了非常仔细的研究及十分广泛的 讨论。接下来,让我们先简单地进行一下了解。 斯密认为,在市场中进行自由竞争的经济是最合 适的经济制度。被称为“市场原理主义先驱者”的斯 密为了解释这个观点,提出了分工论、价值论(价格 论)、资本积累论、经济史论、重商主义批判以及财 政论等内容。 关于分工论,斯密认为,要想提高劳动的生产力 ,最好的方法是对劳动者进行分工。他以生产钉子为 例,提出:(1)简化工作内容以提高工作技术;(2)节 约切换不同工作之间的移动时间;(3)利用工具更加 简单迅速地进行工作。关于价值论(价格论),斯密认 为,商品的市场价格是由交易双方在公平的前提下( 这也是他在《道德情操论》中特别强调的内容)的供 需关系决定的。同时他还提出了关于生产必不可少的 三要素,即劳动、资本、土地三者的价格[工资、利 润(利息)、地租]应该如何决定。 斯密认为财富不等于金银,对于追求货币积累的 重商主义,以及为了追求贸易顺差最大化而由国家对 贸易进行管理的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政策都持否定态 度。 他认为,经济的目的就在于如何最大化地消费财 物。因此,斯密主张在自由贸易下的国际分工的贸易 政策。 斯密的主张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认为政 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小越好。在当时的环境中, 斯密提出,政府的职责范围只要在防卫、司法和公共 事业三方面即可。政府职能的开销通过税收和国债来 负担。 在斯密的时代,还没有专门针对财政支出和财政 收入进行分析的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所以斯密的财 政分析在现在看来,似乎没有什么值得特别去注意的 地方。但这并不是斯密的责任,毕竟《国富论》是创 作于经济学刚刚起步的黎明期的经济学文献。他对市 场经济的有利之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这才是其最大 的贡献,那些细微的缺点是瑕不掩瑜的。 斯密提出的防卫、司法和公共事业三种政府职能 ,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组织结构。当时没有国家为国 民提供社会福利的思想,所以斯密没有提出社会保障 支出,也没有意识到关于教育领域的公共支出。 在现代社会的财政支出中,福利与教育两个方面 所占的比例非常高。换言之,公共部门所承担的责任 主要集中在这两个方面,这和18世纪相比是有很大变 化的。至于后来福利和教育是如何受到世人重视的, 我们将在第五章中进行详尽的分析。P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