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文化认同及其经济影响研究
作者简介
姜莉,教授,法学博士。任教于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海南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获得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佳作奖1项;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著有学术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 1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3 1.3? 研究方法 / 9 1.4? 课题研究特色 / 11 1.5? 研究的不足 / 11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2.1? 相关理论基础 / 13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5 2.3? 课题研究相关概念 / 37 第三章? 经济理论的文化向度回归:文化要素禀赋新论 / 45 3.1? 要素与要素分类 / 45 3.2? 要素禀赋理论的演进 / 51 3.3? 要素内涵的拓展及划分 / 60 3.4? 本章小结 / 67 第四章? 文化要素与经济理论的空间维度演进 / 69 4.1? 经济空间的均质和非均质 / 69 4.2? 要素的区域性与空间均质和非均质统一 / 73 4.3? 要素的区域性与经济增长模型 / 76 4.4? 本章小结 / 80 第五章? 文化认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 83 5.1? 文化认同的内涵 / 83 5.2? 文化认同与消费者均衡 / 87 5.3? 文化认同与生产者均衡 / 91 5.4? 文化认同与经济的分工、专业化及集聚外部性 / 94 5.5? 本章小结 / 97 第六章? 文化与经济福利 / 100 6.1? 经济福利与价值判断 / 100 6.2? 文化价值与非凸性无差异曲线 / 104 6.3? 文化价值的核算:补偿变化与等价变化 / 107 6.4? 文化价值与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 111 6.5? 文化价值启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向度 / 114 6.6? 本章小结 / 116 第七章?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地域文化差异及其分类 / 118 7.1?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文化差异性概述 / 118 7.2? 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核心价值及其经济影响形态 / 120 7.3? 以印度文化为核心的南亚文化核心价值及其经济影响形态 / 122 7.4? 以阿拉伯文化为核心的中东文化核心价值及其经济影响形态 / 124 7.5? 多元文化交叉下的东欧文化核心价值及其经济影响形态 / 126 7.6? 本章小结 / 128 第八章?“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与我国文化和经贸交流合作现状 / 129 8.1? 文旅产业合作强化,实现“一带一路”文化认同的资源转化 / 129 8.2? 国际教育不断深入,为“一带一路”国际文化认同培根铸魂 / 138 8.3?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与我国的贸易规模及其变化趋势 / 144 8.4?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与我国的投资规模及其变化趋势 / 156 8.5? 本章小结 / 163 第九章? 共建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文化认同的测度与分析 / 166 9.1? 文化认同测度的技术路线 / 166 9.2? 文化认同测度模型的理论基础 / 167 9.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文化认同测度模型 / 170 9.4? 共建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文化认同的整体评价 / 180 9.5? 本章小结 / 185 第十章? “一带一路”文化认同影响因素的区域性差异分析 / 187 10.1? “一带一路”文化认同影响因素的敏感弹性 / 187 10.2? 南亚文化国家“一带一路”文化认同的敏感性影响因素分析 / 189 10.3? 东欧文化国家“一带一路”文化认同的敏感性影响因素分析 / 192 10.4? 中东文化国家“一带一路”文化认同的敏感性影响因素分析 / 196 10.5? 东亚文化国家“一带一路”文化认同的敏感性影响因素分析 / 199 10.6? 本章小结 / 203 第十一章? 文化认同对我国与共建国家经济发展影响的动态检验 / 204 11.1?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 204 11.2? 文化认同与“一带一路”合作的协整检验 / 205 11.3? 文化认同与“一带一路”合作的格兰杰因果分析 / 209 11.4? 文化认同与“一带一路”合作的向量自回归分析 / 211 11.5? 模型结论 / 217 第十二章? 促进共建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文化认同的路径与保障体系 / 219 12.1? 提升共建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认同的路径 / 219 12.2? 构建共建国家“一带一路”文化认同的提升保障体系 / 224 参考文献 / 228 附? 录 / 238"
内容简介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带一路”倡议是21世纪我国首次提出并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关注的重要国际合作倡议。虽然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相关领域已经展开了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对“一带一路”建设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从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上看,尚没有系统、直接的关于国际文化认同视角下的“一带一路”问题研究。事实上,任何学术研究都是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展开的,是对过往研究成果逻辑批判和演绎的结果。正是基于对传统文化理论以及经济理论的回顾与总结,本课题才得以展开“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文化认同性及其经济影响的内在机理研究。因此,本章将围绕文化与经济相关理论展开系统梳理和述评,从而为课题基于国际文化认同视角展开“一带一路”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文化及其相关理论 2.1.1.1 文化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演进,文化总是不断推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实践,并在此过程中其内涵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从词源角度解释,中西方对文化的界定有一定的差异。东方强调文化是精神层面的“文治教化”,西方则认为文化(culture)是在人类生存和发展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从属性来看,文化不仅具有静态属性,也具有动态属性,即文化不仅是一个结果,其形成是实践和创造的全过程。Hofstede等学者认为文化是特定地区人群思考方式、行动活动所具有的共同心理程序,是群体思想的定式;而哈耶克(Hayek)等学者则认为文化应视为是对事件具有共同动机、信仰的群体的结果。 2.1.1.2 文化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人在身份、价值观、信仰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即是文化的差异。文化差异往往从社会法律、价值观念、文化风俗等多个方面影响人们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使得人们在异域时容易出现不适或产生沟通障碍甚至冲突。由于文化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因此准确界定和测度文化差异具有较大的困难。一般而言,国内外学者们普遍采用Hofstede文化模型、Globe文化模型及文化距离等方法对文化差异进行测度。这些测度文化差异的模型各具特征。如Hofstede文化模型侧重从权利、气质以及节制和行为取向等角度对文化差异进行分析;Globe文化模型则更关注文化价值取向、阶级、掌控三个维度。应该说,虽然Hofstede文化模型与Globe文化模型都存在着对文化差异的验证性不足问题,但是由于Hofstede文化模型与Globe文化模型的较强应用性也使其获得了学者们的认可并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研究学者们的不断发展和完善,Hofstede文化模型与Globe文化模型在实践中形成了较多决策并促进了国家和区域之间基于文化的沟通和交流。 2.1.1.3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一般被认为是文化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载体。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文化产业有着较为明确的界定,认为文化产业只包括由工业化生产并符合“四化”(标准化、系列化、分工精细化、消费大众化)特征的产业。而在美国,文化产业被认为是版权产业;日本则将与文化相关联的经济活动都列入文化产业范畴,包括演出、出版、娱乐影视、体育活动等多种内容;英国则将创新等同于文化产业,认为人的动手能力是社会财富增加的重要渠道;中国则借鉴多国定义及标准,对文化产业进行了定义,即能够为公众提供服务和文娱产品的各项活动及其关联活动的集合属于文化产业。 与其他产业不同,文化产业具有以下特点:文化产业能够较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各种精神需求;文化产业中产品需求的不确定性程度要高于其他产业;文化产业往往具有较高附加价值,同时也具有较高的风险性;文化产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性,能与其他产业形成复杂的产业链联系;文化产业往往可以根据文化资源特征而不断产生出相关的衍生产品,具有很强的成长性。 2.1.2 经济协同发展理论 2.1.2.1 协同学理论 协同学的研究最早源于物理学理论。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在《协同学导论》中通过研究激光传递的原理解释,发现不仅系统中各要素之间有相互联合的作用,不同学科之间也可以通过跨学科相互作用,最终实现系统结构的优化[1]。自此之后,协同学作为一门学科逐渐地被物理学、化学、经济学等多领域多学科所应用。协同学理论的核心观点为:第一,复杂的系统在其发展演化过程中会形成独特的内在规律,同时其子系统又会在运行过程中不断进行优化和结构调整,各子系统的协同和竞争促进了复杂系统不断进行演进和升级。第二,协同学中是由支配原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序参量对子系统的作用是支配原理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应该说,协同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其本身就是深入复杂系统的内部从而对系统的组织规律和子系统进行的研究。 协同学突出强调复杂开放系统中的各子系统会产生协同效应。目前,更多的学者对协同学在不同学科及领域中的应用效应进行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如Mitchell、Mulherin(1996)等学者对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2];李彬、刘怡彬(2017)等学者从内部资本市场角度对关联并购的税收协同效应进行了实践性研究[3]。 2.1.2.2 复杂系统理论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系统的定义尚没有形成共识。但是一般而言,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系统是包括两个及以上要素且各要素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着相互作用和彼此制约,从而形成了不断动态调整的整体。系统自身存在着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等多个特征。其中,系统的整体性主要是强调系统构成的各要素之间呈现有机整体,系统的各要素活动具有整体的行为,为共同的目标产生整体的功能。系统的结构性则是指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系统结构可以分为有序性和无序性两种。系统研究是动态的,这不仅体现为系统学研究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系统结构层面到复杂系统的演进过程,而且复杂系统本身即是动态发展的。因此,动态性是系统的重要和本质属性。 复杂系统中包括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子系统,也包括系统关系的构成。复杂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其特征如下:首先,复杂系统具有非线性和动态性的特征。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并非简单叠加,而是通过各系统之间的关联和相互配合,实现整体功能的最大化。同时,整个系统中的子系统及要素会随时间不断调整,实现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进而促进整个系统的优化和结构的升级。其次,复杂系统具有开放性与多层次性的特征。复杂系统中的各级子系统基于特定关系联合而成,整个系统因子系统的不断更新而日益复杂。复杂系统能够不断与外界进行信息和物质的交换,进而实现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第三,复杂系统具有自组织和自适应性特征。复杂系统不需要外界干预也能够实现组织系统内部的自组织和演化,并且能够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自反馈和调节,转换外部环境向有利方向发展,进而促进各子系统不断协调发展。" 本书基于共建国家“一带一路”文化认同影响因素分析,并结合文化认同对我国与共建国家经济发展影响的动态检验,最终从宏观视角总结和提出了促进共建国家对“一带一路”文化认同的路径,并对相应的保障体系做出了制度性设计和政策安排。本书的出版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