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永红治癌临证经验

章永红治癌临证经验
作者: 编者:章永红|责编:孙连民
出版社: 江苏科技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8.35
折扣购买: 章永红治癌临证经验
ISBN: 9787571316495

作者简介

章永红是江苏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现为江苏省中医院名医堂高级中医肿瘤专家。 出身祖传四代中医世家,为全国首届6名中医博士之一。先后3次赴日本东京大学等作抗癌访问学者3年。 先后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国家“十二五”重点学科“中医肿瘤学”学科方向带头人。 2002年10月被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中医药局评定为“省名中医”。2009年和2014年分别被江苏省中医药局确定为首批和第二批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6年被江苏省中医药局确定为第二批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工作室专家。 从事中医药临床医疗工作40余年,积累了丰富独特的中医药临床治疗经验,在中医药抗癌研究领域具有较精深的学术造诣和较精湛的医疗技术。擅长乳腺癌、肺癌等各种癌症及其他疑难杂病的中医药治疗。对经现代医学治疗无效,包括不能手术、放化疗无效、靶向治疗无效的晚期癌症患者,单纯运用中医药治疗,取得了控制癌瘤发展、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显著效果。 主持完成了国家级及省厅级中医药科研课题10余项,获得药物发明专利10余项。以排名第1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和江苏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2项。获日本医药资源研究振兴会研究奖励。2014年获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优秀教师奖和首届以岭中医药奖。 出版了110余万字的《抗癌中药大全》、《蛇虫疗法》、《常见内科病中医诊治》等个人专著3部。发表中医药论文160余篇,总影响因子在50.0以上。近10年来以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等核心期刊中医药论文50余篇,总影响因子在30.0以上。 主持完成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中医药抗肿瘤实验室”建设项目。主编完成了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部《中医肿瘤学》自编教材;以编委(无副主编)参加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肿瘤学》的编写,已出版供高校使用。培养了国内外中医药博士44名,硕士40名。

内容简介

?上篇 医论医话 一、论“全力扶正、尽力攻毒”的抗癌基本原则 经过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研究,总结临床治疗经验,不断创新中医药抗癌治疗理论,是提高中医药抗癌疗效的必然需要。 1、“全力扶正”是抗癌的根本 人体正气亏虚,日久不复,必然会产生痰瘀毒,日久有可能酿成癌症。气虚阳虚易生湿毒痰毒;阴虚血虚易生火毒瘀毒。凡此种种均可造成痰瘀毒互结而易生癌症。癌症发生后,又不可避免地大量耗伤人体的正气;人体正气的进一步耗伤,又加剧了癌症的恶性发展,由此形成恶性循环。笔者认为癌症是一种全身正气亏虚、局部至虚至实的病变,最虚之处,即为癌生之地。癌症患者从全身来说,存在不同程度的气血阴阳亏虚;从局部来说,存在正气至虚和癌毒至实的病理改变。因此,癌症治疗上以补益为根本治则。扶正法应贯穿癌症整个治疗的始终,而且必须全力扶正,还必须针对癌瘤所在的脏腑经络部位,注重进行归脏归经补益。全力扶正,就是时时刻刻、尽一切可能扶助正气,保护正气,增强患者自身机体的抗癌能力,抑制癌症,“养正积自消”。扶正之首在于补气;扶正之重在于补脾;扶正之根在于补精。由于气血同源、阴阳互根、五脏相关,故扶正还应注意气血、阴阳、五脏之间的配伍。 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负载着生命现象。人生所赖,惟气而已,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气聚则生,气散则死。因此,补气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十分重要。气能生血,气旺则血充,气虚则血少;气能生阴,气旺则阴津充,气弱则阴津亏;气为生人少火,立命之本也,气虚为阳虚之渐,阳虚为气虚之极。因此,补气为扶正之首要,是各种扶正疗法的基础治疗。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与人体的正气强弱密切相关。人以胃气为本,五脏皆禀气于胃,四季脾旺不受邪;人之所以元气充足,皆因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也不能充,而诸病由生,治当补脾胃之弱;胃气一败,百药难施,故凡欲治病者,必顾脾胃,脾胃无损,诸可无虑。所以补益脾胃十分重要。这既是扶助正气的需要,也是顺利进行其他治疗的需要。因此,补脾为扶正抗癌之重点,是各种抗癌治疗的基础和前提。 精是构成人体、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精微物质。精充盛,则生命力强,身健少病;精虚衰,则生命活动减退,易病易老。因此,精虚衰是人体衰老和癌症等难病顽疾之本,补精为扶正抗癌之根本。精能化气,精盈则气盛,精少则气衰;气能生精,气盛则精盈,气弱则精少。精能化血,精足则血足,精亏则血损;血能生精,血旺则精充,血亏则精衰。精气互生,精血同源。故临床治疗肿瘤多精气同补、精血同补。 2、“尽力攻毒”是抗癌的关键 经过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结合现代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凡是能引发癌症的因素中一定含有癌毒,否则不会发生癌变;凡是发生癌转移的,一定是癌细胞迁移所致,否则不会发生癌转移。所以说,癌毒既是致癌的病因病理因素,又是体内组织癌变后的病理产物癌细胞本身。癌毒不是单一的某种致病因子,而是包含了无数能够导致正常细胞癌变的致癌有毒因子;癌毒也不是单一的某种病变细胞,而是包括了所有不同组织的癌变细胞。因此,癌毒既是病因,又是病果。癌毒是癌症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键因素。充分发挥中医的辨证论治特色,调整癌症患者体内环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在这个调整平衡过程中,攻除癌毒治法扮演着重要角色。攻除癌毒,消除癌毒损害,保护正气,“毒除正自安”。对癌症的中医药治疗,必须以尽力清除体内的癌毒为治疗关键。 攻除癌毒治法主要适用于有实体瘤存在、或有转移灶存在、或有转移复发倾向(如肿瘤标志物升高;手术时已有淋巴结转移或脉管见癌栓)等有癌毒存在的患者。癌症的显著病理特点是在正虚的基础上形成的毒、痰、瘀的胶结互生,其中形成坚硬肿块是其关键的证候特征,并且癌毒易损伤正气,故常用治法有以毒攻毒、解毒攻毒、化瘀攻毒、化痰攻毒、扶正攻毒等。 以毒攻毒是指用有毒之药以清除癌毒的治法。至今为止从天然药物中开发成功的有效抗癌药物中有毒中药占据很大比例,如蟾蜍类、斑蝥类、喜树类、鬼臼类等。解毒攻毒法是指用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以祛除癌毒的治法。各种毒邪停留体内,留而不去,有可能转变为癌毒。因此,清热解毒中药被广泛运用于肿瘤临床。化瘀攻毒法是指用具有化瘀消积功效的中药以消除癌毒的治法。癌毒常与瘀胶结,临床可表现为癥积、瘀痛的特征。活血化瘀中药,特别是具有消癥破积的化瘀中药在肿瘤临床上常用。化痰攻毒法是指用具有化痰软坚功效的中药以消除癌毒的治法。癌毒常与痰胶结,临床可表现为痰核、痰块的特征。化痰中药,特别是具有软坚散结的化痰中药多运用于肿瘤临床。 以毒攻毒法应在扶正的基础上进行,以做到既能清除癌毒,又能防止毒副反应的发生。解毒攻毒中药大多性寒,临床运用须注意防止伤胃。一般来说,用量不宜过大,或寒热并用,适当配伍温性药物,特别是健脾暖胃中药。化瘀攻毒中药易耗气耗血伤阴,故在临床应用时宜适当配伍益气养血滋阴的药物。由于瘀属阴邪,非温不化,故温性药物配伍也应注意应用。脾为生痰之源,故肿瘤临床在运用化痰利湿攻毒中药时,宜适当配伍健脾药,消痰软坚散结的疗效会更好。 攻除癌毒治法应贯穿癌症整个治疗的始终,而且必须是尽力攻毒,即尽一切可能攻除癌毒,但应该是量力而行,视患者正气情况而定,不能不顾患者的正气情况盲目攻毒。攻毒不宜猛,宜轻、宜缓、宜久,宜多层次,宜多靶点,故在服用汤药的同时,多采用攻毒中成药、小剂量、多品种、多靶点缓攻久攻,避免毒副作用,细水长流,以求滴水穿石、延长生存期的抗癌效果。 3、“扶正攻毒”法的临床应用 近30年来,我国肺癌病死率已上升了46.8%。非小细胞肺癌占到肺癌发病率的80%左右,65%-75%发现时已属晚期。如不治疗,患者1年生存率<10%。含铂方案是目前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标准方案,研究证明,含铂方案具有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但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较差,1年生存率约为30%,2年生存率不超过10%。近几年随着靶向药物异军突起,靶向治疗已经占据了肺癌治疗领域的重要位置,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位生存时间仍然不超过1年。笔者采用“全力扶正、尽力攻毒”的中医抗癌基本原则,构建“扶正攻毒”方汤剂与攻毒中成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案。扶正攻毒方组成为黄芪、黄精、炒白术、枸杞子、红豆杉、蟾皮、白花蛇舌草、猕猴桃根、乌骨藤、生薏苡仁、山慈姑、薜荔果等。扶正攻毒中成药为复方红豆杉胶囊、鸦胆子油软胶囊、抗癌平丸(蟾酥组分等)、消癌平片(乌骨藤组分)、复方斑蝥胶囊、参莲胶囊(苦参组分等)等。上述药物酌情选用,剂量由小到大。笔者近几年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5例,结果1年生存率为77.8 %,2年生存率为 46.7%,3年生存率为 35.2%,与近年来相关报道中的对照组比较,显示扶正攻毒法能明显延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期。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逐年递增,确诊时已有5%-15%出现远处转移,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率约占50%。乳腺癌术后的复发转移导致生存期降低,是目前乳腺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笔者采用“扶正攻毒”方汤剂与扶正攻毒中成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扶正攻毒方组成为黄芪、黄精、炒白术、枸杞子、红豆杉、蟾皮、白花蛇舌草、猕猴桃 根、莪术、生薏苡仁、山慈姑、薜荔果等。扶正攻毒中成药为抗癌平丸(蟾酥组分等)、鸦胆子油软胶囊、消癌平片(乌骨藤组分)、复方斑蝥胶囊、平消胶囊(马钱子组分等)、云芝胞内糖肽胶囊等。上述药物酌情选用,剂量由小到大。笔者近几年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53例,结果1年生存率为90.6%,2年生存率为52.8%,3年生存率为34.0%,与近年来相关报道中的对照组比较,显示扶正攻毒法能明显延长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生存期。 创新中医药抗癌治疗理论,构建中医药在晚期癌症临床治疗领域的治疗方案,“全力扶正、尽力攻毒”可能成为晚期癌症患者带瘤生存、延长生命的有效治则。 二、论癌症治疗的三大原则 癌症治疗的三大原则是笔者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治疗经验。其内容是:调补脾胃是前提,扶助正气是根本,软坚散结是关键。 1 调补脾胃是前提 在癌症的综合治疗中,调补脾胃、保护胃气是各种治疗的前提和基础。在进行抗癌治疗中,首先必须调补脾胃、保护胃气。其原因有二: 一是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与人体的正气强弱密切相关。中医认为,人以胃气为本,五脏皆禀气于胃,四季脾旺不受邪;人之所以元气充足,皆因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这说明脾胃功能强壮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脾胃健运则气血充盈,健康无病。 二是因脾胃功能失调必然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影响疾病的进程,也影响其他治疗的实施,所以当先调补脾胃。中医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也不能充,而诸病由生,治当先补脾胃之弱;胃气一败,百药难施,故凡欲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胃气无损,诸可无虑;善医者,必先审胃气,然后用药攻邪,药非胃气不行。中医的这些观点均提示我们在癌症治疗上首先要重视调胃。这既是扶正的需要,也是顺利进行各种抗癌治疗的需要。 调补脾胃包括2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二是“补”。所谓“调”者,调理脾胃也,以理气为先、为基础。所谓“补”者,补益脾胃也,以补气为先、为基础。在理气时,注意酌情运用理气祛湿、理气清火、理气活血等治法;在补气时,注意酌情运用补气养阴、补气养血、补气补阳等治法。 调理脾胃常选用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橘皮枳实生姜汤(橘皮、枳实、生姜),加砂仁、广木香。主要用于脘腹痞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脾胃气滞证候。补益脾胃常选用清代汪昂《医方集解》六君子汤(党参、白术、黄芪、山药、茯苓、甘草)加灵芝、黄精。主要用于饮食减少,食后脘腹胀满,大便溏泄或易溏,精神疲倦,四肢乏力,面色少华,脉细弱等脾胃虚弱证候。这是笔者治疗脾胃虚弱证候的经验方,临床用之常获殊效。“调”与“补”两者结合,辨证论治,随证加减,自然疗效卓著。在治疗癌症时,必须处处重视顾护脾胃之气,做到补益而不碍脾胃,祛邪而不伤脾胃,力求选用平和之品。中医认为,甘平恒用,无伤中之害。笔者常选用党参、山药、太子参、西洋参、黄精、炒白术、当归、白芍、石斛、玉竹、参三七、陈皮、绿梅花、佛手、香橼皮、砂仁、茯苓、薏苡仁、扁豆、鸡内金、生麦芽等平和之品调补脾胃。 2 扶助正气是根本 癌症是在人体正气亏虚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中医认为,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正气虚则成岩。这说明癌症的发生,其根源在于正气虚亏。癌症发生后,又不可避免地大量耗伤人体的正气;人体正气的进一步耗伤,又加剧了癌症的恶性发展。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笔者认为,扶助正气是癌症治疗的根本,应贯穿于癌症整个治疗的始终。中医认为养正积自除,凡治病,必先固正气。这都说明治疗癌症必先扶正的重要。扶助正气不外乎益气、养血、滋阴、温阳4个方面。 补气常选用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黄芪六一汤(黄芪、甘草、大枣)加白术、党参、绞股蓝。主要用于面色萎黄少华、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头昏、神疲乏力、舌苔淡白、脉细弱等气虚证候。常用药物为黄芪、绞股蓝、西洋参、太子参、党参、白术、山药、甘草等。笔者尤喜用黄芪、绞股蓝、西洋参,认为只要有气虚之象,均可配伍运用。黄芪可用10~ 100 g;绞股蓝可用10~ 30 g;西洋参一般用3~5 g,每日晨起顿服。若兼腹胀者可配陈皮、香橼皮等;若兼血虚者可配阿胶、当归等;若兼阴虚者可配麦冬、石斛等;若兼痰湿者可配薏苡仁、苍术等;若兼湿热者可配蒲公英、大青叶等。 补血常选用金代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地黄当归汤(熟地黄、当归)和金代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加阿胶、白芍、何首乌。主要用于面色淡白无华、唇甲色淡、头晕目花、心悸、肌肤枯糙、舌淡红苔少、脉细等血虚证候。常用药物为黄芪、当归、熟地黄、阿胶、白芍、制何首乌、桑椹子、鸡血藤等。笔者尤喜用阿胶。阿胶补血作用较好,亦可增强患者体质。一般用法为阿胶株10~ 20 g,煎服,或阿胶3~ 5 g,兑水蒸化后服用。如遇血黏度增高者,用四物汤加鸡血藤、红花等治疗;胃纳欠佳者,则用归芍六君子汤加减。 补阴常选用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百合地黄汤(百合、生地黄)和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左归饮(熟地黄、山药、山萸肉、枸杞子、茯苓、炙甘草)加龟板、鳖甲、黄精、石斛。主要用于面潮红、心烦不安、手足心热、口干、失眠、盗汗、腰膝酸软、舌质光红少津、脉细数无力等阴虚证候。常用药物为百合、生地黄、熟地黄、山药、山萸肉、枸杞子、龟板、鳖甲、黄精、石斛、天冬、沙参、麦冬、天花粉等。心烦不安多用百合,口干多用石斛,舌红、食少多用黄精,腰膝酸软、潮热多用龟板、鳖甲。在运用补阴时,应特别注意顾护脾胃之气,常将养阴与调补脾胃结合治疗。 补阳常选用明代王三才《医便》龟鹿二仙胶(鹿角、龟板、人参、枸杞子)加冬虫夏草、补骨脂、紫河车、肉苁蓉。主要用于面色苍白、精神疲惫、怕冷、手足不温、气息微弱、舌胖嫩淡白、苔白润、脉沉迟或细微等阳虚证候。常用药物鹿角胶、冬虫夏草(可用虫草菌丝代替)、补骨脂、紫河车、肉苁蓉、巴戟天、仙灵脾、菟丝子、沙苑子、杜仲等。笔者对癌症补阳药的应用,喜用温润之品,较少用温燥之品,认为癌症正气虚亏较甚,温润之品较为适宜,适合长期使用,并应适当配以补气养血滋阴药,因阳虚必兼气虚,气虚多兼血虚,补阳应阴中求阳。 在扶助正气治疗癌症的过程中,应注意运用血肉有情之品。唐代医家孙思邈认为血肉有情之品补益功效突出。中医认为草木之药不能治精亏之病,必用血肉有情之品,方能有效补益体内精血。临床实践证明,精血亏虚之症应用血肉有情之品,常能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在癌症临床上常用的血肉有情之品有阿胶、紫河车、鹿角胶、龟甲胶、龟板、鳖甲等,用之得当,常能获殊效。笔者强调在运用血肉有情之品时,要特别注意顾护胃气,使之补而不伤脾碍胃。 ? 这是一本中医治疗癌症的临床参考书. ? 书中主要介绍章永红主任的临床治疗癌症的经验和体会,既注重传统中医方法,同时还结合现代医学的技术。 ? 书中提出“全力扶正,尽力攻毒”的总纲,非常有参考价值。 ? 这本书有理论,有方法,非常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