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安放的童年(童梦京华)

无处安放的童年(童梦京华)
作者: 毛大庆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无处安放的童年(童梦京华)
ISBN: 9787508638386

作者简介

 毛大庆,博士,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北京万科总经理。

内容简介

我的“老根儿”——拔根儿的故事 张爱玲曾说过:“像我们这样生长在都市文化中的人,总是先看到海 的画面,后看见海;先读到爱情小说,后知道爱。” 拔根儿,又称拔老根儿,是我们儿时一种中国北方儿童在秋季玩的非 常普遍的民间游戏,集娱乐性与经济性于一身,一般多在上小学的男孩子 之间流行,比谁的根儿最结实。拔根儿游戏所使用的道具一般是杨树上凋 落的叶子,因为它数量多,采集面广,如果拿出其他树种的叶茎必会为大 家所不齿。游戏时两个儿童各拿一片树叶,双手抓紧叶柄的两端,并且与 对方的叶柄交叉,然后互相用力往自己的方向使劲,叶柄被拔断的一方输 掉游戏。能够拔断许多叶柄的称为“劳根儿”或“老根儿”。 拔根儿的胜负基本上不取决于参赛选手,选手的力气、手法在游戏中 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当然如果作弊的话还是很有影响的,比如暗中用指 甲掐对方的叶柄。也就是说,胜负完全取决于叶柄,因此参赛叶柄的挑选 是很有讲究的。小孩儿们在挑选“根儿”的时候首先要看粗细,太细则不 够韧,过粗则会太软;然后是看成色,一定要找黄里透黑,黑中带黄的那 种,黄色多了说明根儿生,水分大,黑色多了说明根儿老,不够结实;再 然后是看形状,有的根儿十分扁平,像一条窄窄的带子,万万不能选择此 种,一定要找那种通体滚圆,没有任何棱面的,因为圆形的才最受力。所 以,最好的叶柄就是褐色的、很有柔性而且粗壮的。 记得那时候一到了秋风扫落叶的季节,放学的路上,好多小孩儿都在 一起比拔根儿,树下,街上,都是小孩儿选根儿、拔根儿的身影。有的时 候为了能赢,为了能有一个粗硕的好根,大家都想尽了办法。为了让根儿 更强韧,许多小孩都把根儿闷在鞋里,等根儿的颜色变深、变黑,变得更 柔韧的时候再拿出来比赛,自然是百战百胜,这种闷过的根儿叫“老将” 。有的孩子为了显示自己的根儿选得好,就算闷过的根儿也拔不过,那就 要耍赖皮了。用一根极细的铁丝从根儿里穿过,如果隐藏得好一点也看不 出来。不过这种方法总是逃不过聪明孩子的眼睛,万一被揭穿还是很尴尬 的。还有就是趁人不备,把两根叠加在一起。拔根儿伴随了我很长时间, 我们好多孩子都是一对一地挑战,好像谁也不服谁。有时候在放学的路上 边走边拔,到家时双手是又黑又脏,勒出一道道的血印。 但条件都符合的“老根儿”自然界中比较稀缺,因为秋天北方气候干 燥,等树叶变色了,往往风干得也差不多了,而且满地淘宝的人也多,“ 天生丽质”的很难落到自己手里,于是只能“人造”。记得那时候,我的 鞋垫下面就经常放着好几根“老根儿”,大些的孩子告诉我们,球鞋里面 的条件对于“培育”优质的叶柄非常适宜,经过一段时间出来的叶柄无论 色泽还是柔韧度都可说是精品。这种炮制方法绝对不是谁的独门秘方,那 时候大家见面先脱鞋、后掩鼻、再拔根儿的礼节还是很兴盛的。 所以说,选根儿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拔根儿高手最重视的——实际上 是加工“根儿”的环节。如果对手拿出一条又细又黑、满身怪味的根儿则 切不可轻敌,说明这人必是此中高手,手中这其貌不扬的怪根儿定是经过 了千锤百炼。下面这位同学的记载,惟妙惟肖地描述了精心加工的过程: 加工所选用的根儿和平时的标准不同,一定要选通体黄绿、又大又粗 者,收集一二十根符合标准的备用。第一步是将这些根儿泡在水里放在家 中暖气或炉子附近,经过一夜烘烤,碗中水分所剩无几;再将众根儿拿出 用湿毛巾包裹放回原处两三个小时;接下来是一个颇有难度的环节,这个 环节要求加工者的脚够臭,越臭越好(这也就是为什么儿时参加拔根儿的 女生寥寥无几的原因),然后将众根儿平分两份,置于臭球鞋的鞋垫之下 ;三日过后将根儿取出,然后自己“左右手互搏”将这些经过锤炼的根儿 ,采用淘汰制考核一番,比赛期间要注意在两根儿之间垫张软纸,以免相 互磨损。用此方法所筛选出来的最后一个幸存者必会成为所向披靡的“东 方不败”,因为经过这一系列的加工,此根儿必然已经面目全非,浑身恶 臭……有时会遇到“根儿神”,伤敌无数自身却依然毫发无损,翌日此“ 根儿神”之主人便会成为学校里的风云人物,好不风光;也有时会遇到棋 逢对手的情况,两人的手指都已勒出血印,手中的两个根儿仍旧无法分出 胜负,于是不得不借助外力,或倚在墙角,或叫人帮忙,无所不用其极, 如果最终双根儿同时而断,那么此次“血战”必会成为大家今后一段时间 津津乐道的谈资。 别看这挺土的游戏,却是令人非常怀旧的具有浓厚时代气息的玩法。 北京史家胡同曾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拔根儿”比赛: 史家社区居委会主任纪秀慧说,这是社区第一次组织拔根儿比赛,为 的是纪念几乎被遗忘的老北京游戏。“我们小时候每年都盼着秋末冬初杨 树掉叶子的时候,一到这时候就捡好多叶子,有时候为了能得胜还偷偷往 根儿里插根铁丝,可有意思了!现在的孩子已经没多少知道这些游戏了, 他们不是练琴、写作业就是玩儿电脑、看电视,很少亲近自然。”纪主任 说,这个游戏不仅能让大家拾起记忆,亲近自然,还有一个意图是收集落 叶。“胡同里的落叶扫也扫不完,每人捡起几十片叶子,一家子一起捡, 就能让胡同更加干净,一举两得。”获得冠军的陶俊祥开心地说,小时候 捡到一根老根儿,要放在鞋里捂上好几天,就为了增加老根儿的韧性。“ 现在不用这么不卫生的方法了,我这根儿在盐水里泡了一整天,不能泡太 久,要不也会让根儿不结实!”陶俊祥说,老根儿结实是第一步,拔的时 候也有技巧:“其实他们好多人的老根儿都特好,要是会用力肯定能赢我 ,关键是他们不会技巧。”原来,拔根儿的时候两个手要尽量捏得比较近 ,用指力来拔,而且使劲的时候双手用力越均匀越好。 看看,大家的记忆何等的相似!何等的鲜活!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我们都已长大成人,拔根儿的游戏已经退出了我 们的生活,现在的孩子忙着上课、补习,根本不知道这个经典游戏曾经在 他们父辈的年代风靡一时,现在他们的生活被电脑、PSP这些电子产品所包 围,还有谁能体会到我们那时候这些充满泥土气息的乐趣?还有谁会像我 们当初那样在大街上一根一根地挑选“根儿神”呢? 2008年12月16日于上海P26-P30 <p>王石、杨澜、张涵予、魏江雷、谢頔、庄雅婷、林洁、贺贝奇 感动推荐<br/>  布莱尔说,儿童的天真和老人的理智是两个季节所结的果实。<br/>  这样的天真,还有那样的时代,<br/>  相交的结果,可能就只有无所适从了。<br/>  如果你对童年的记忆仍然耿耿于怀,恰巧还生于20世纪60或70年代;再或者如果你对上世纪那段有点荒唐、有点欲说还休的岁月兴趣浓厚,《无处安放的童年》就是必读物。它非史料,无关是非,只属于孩童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