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如斯(精)/名家读书
作者简介
李辉,1956年出生于湖北随县(今随州市)。198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 1982年在北京《北京晚报》担任文艺记者和文学副刊编辑;1987年11月至今,在《人民日报》文艺部担任副刊编辑。以传记、随笔写作见长。主要作品有《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沈从文与丁玲》《沧桑看云》《巴金传》《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故事》《传奇黄永玉》等。1998年散文集《秋白茫茫》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2007年因在《收获》开设的专栏“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故事”而获得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2006年散文家”奖项。2014年,因《绝响——八十年代亲历记》,再获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2013年散文家”奖项。
内容简介
读丁聪、龚之方的“北京小事” 漫画家丁聪新出了一本书——《北京小事》(花山文 艺出版社,2003年)。说是“新”,并不准确,因为书里 都是四十年前的作品,他为我们呈现的是六十年代初北京 日常生活的场景。 1962年,丁聪以戴罪之身从北大荒流放回到北京。不 久,他见到了老朋友龚之方。龚之方系老上海一位著名报 人,当时他在香港《文汇报》驻北京办事处工作。1963年 起,龚之方邀请丁聪合作,由他撰文,丁聪配图,在香港 《文汇报》上开设专栏“北京小事记”。有两年时间,他 们联袂主持这个专栏,用短文和漫画描述当时北京的日常 生活。从地方剧团进京演出,到金山与张正宇下乡演出; 从街道婆婆妈妈们的灭鼠突击,到售票员练习念准站名; 从大白菜长势如何,到老北京的阳春面与豆浆……几百篇 短文,几百幅插图,把那个年代的北京城的大街小巷,清 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对丁聪来说,再次拿起画笔,机会尤为难得。 从三十年代初在上海开始画画,选择美术为终身职业 之后,丁聪从未忘情于画笔。走到哪儿,画到哪儿。抗战 期间的流亡途中,他未曾放下手中的笔。即便成为右派被 发配到冰天雪地的北大荒,他也没有闲着。偷着画,或公 开画,都让丁聪感到生命的充实,感到精神有所寄托。用 他自己的话来说:“正是这些画,帮我度过了最艰难的时 刻,使我恢复了自信和乐观。” 在北大荒,丁聪画右派分子们住的草房和修水库的劳 动场面,画印象中的当地农户与猎户,画劳动者的生活风 情,画自己经历的故事……材料有限,他往往在牛皮纸上 用白粉和毛笔画出木刻效果的作品。当年阅读美国版画家 肯特的记忆,重又活跃在脑海里——那些细腻线条,勾画 出的人物的力度。他也用颜料画一些彩墨画,画面洋溢着 浓郁的生活气息。 今天再来看丁聪在特殊年代、特殊环境下偷偷画的这 些作品,心里是无法平静的。按照如今某些慷慨激昂的批 评家的观点,丁聪的笔可能缺少分量,因为他没有对知识 分子的劳改现状进行全面的、深刻的、批判性的描绘。如 果那样,当然很好。然而,在我看来,这却是不现实的, 不符合当时他们生存实际状况的苛求,甚至是后来人一厢 情愿地故作惊人语。当我们审视他们那代人走过的道路时 ,需要的倒应该是设身处地了解他们、体谅他们,进而解 读他们,然后从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更重要的是,今天 的人们应该怎样做得更好。我愿意以这样的态度解读丁聪 画于北大荒的作品背后所反映出的历史悲凉。 前几年,关于丁聪我曾写过这样一段的文字:“如果 将丁聪一生创作的数千件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它们无 疑如同一幅历史长卷,记录着不同时代中国的社会现状。 三十年代的上海滩、抗战、内战、抗美援朝、政治批判、 北大荒劳改、改革开放……除了‘文革’外,他所经历的 不同历史时期,或多或少都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留下 不可磨灭的痕迹。在这一意义上,我认为丁聪是一位具有 历史感的画家。” 现在来看,我的话不准确。在北大荒与改革开放之间 ,还应加上“六十年代初”。无疑,丁聪为“北京小事记 ”创作的数百幅作品,在他的艺术发展中是一个不可忽视 的阶段。他将过去擅长的漫画、速写、封面设计等形式加 以灵活运用,生动描绘出当年的北京风俗、社会场景以及 大量文化人物肖像。他在这些作品中所呈现出的特点,在 “文革”之后的创作中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更为突出的体现 。譬如,我觉得他后来为老舍小说画的插图,以及大量文 化人物肖像漫画,与“北京小事记”显然有着承继关系。 从这一角度而言,四十年前做的所谓小事,对丁聪却又不 能不说是他漫长生涯中的一件大事。 诸事均有大小。然而,何谓大,何谓小,往往又难以 说清。其实,许多事情一旦在时间中流动,大与小也就随 时可能相互转换。昨日之大,也许今日已显得不那么重要 ;而昨日之小,说不定忽然之间在人们的视野里显得竟是 如此之大。受历史条件和环境所限,“北京小事记”当然 缺乏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全面、客观而深刻的反映,更不可 避免地带有宣传色彩。但诚如专栏名称所言,作者是在用 自己的眼睛和笔,记录历史大场景中的“小事”,而且尽 量避免说教和空洞。因此,诸多生活琐事也就包含了大量 的历史信息,为读者和专家们解读当时的政治、经济、文 化、风俗等,提供了丰富而形象的细节,这是文件和教科 书无论如何也无法替代的。 P1-5 因书识人,因人成书,读史阅世,真善不灭,其美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