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纵横
作者简介
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1936年出生于英国,是国际知名的中国近现代史专家,1965—2008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任教。著作极丰,主要有《追寻现代中国》、《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太平天国》、《改变中国》、《曹寅与康熙》、《康熙》、《天安门》、《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王氏之死》、《利玛窦的记忆宫殿》、《胡若望的疑问》。
内容简介
康熙帝一生的七个阶段 考察皇帝一生有个简单方法,便是采用莎士比亚的人生七段论。莎翁在《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中痛苦却又才华横溢地将人生浓缩为七个阶段,这比起历史学家的狭隘分期来说,更适用于全人类。 1654年出生的康熙,在六十八岁去世之前统治中国长达六十一年之久,完整地经历了人生的这七个阶段。他,既是一位皇帝,也是一个普通的男人。 第一阶段,“最初是婴孩,在保姆的怀中啼哭呕吐”。这个婴孩,顺治帝的三皇子玄烨,在法理上来说是纯正的满族后嗣,但从血统上来说就不那么纯粹了。他的母亲来自佟氏家族,佟氏一族在归顺努尔哈赤成为旗人之前,长期居住于辽东,是明朝的官宦世家。仔细考察佟氏家族会发现,这个年轻的满族皇子身上流淌着不少汉族的血液。他啼哭,至少在小时候他是会啼哭的,在他年仅两岁的时候,父亲迷恋上了一个妃子,便将小皇子玄烨送到宫外去抚养;他也会呕吐,因为他得过天花,还在脸上留下了疤痕,所以会比一般的婴孩更容易呕吐。但幸运的是,他的天花最终康复了,这还帮他夺得了皇帝的宝座,因为他对这个可怕的疾病有了免疫能力。他的保姆当中至少有一位因为抚养他而得到了奖赏:这位年轻的宫女姓孙,之后嫁给了正白旗的包衣曹玺。后来康熙帝惦记她的恩情,提拔她丈夫做了工部尚书,并赐予她“一品夫人”封号,她的长子曹寅也成为官至省级的皇帝宠臣。 第二阶段是“背着书包、满脸红光的学童,像蜗牛一样慢腾腾地拖着脚步,不情愿地呜咽着上学堂”。但康熙当然没有什么可呜咽的。根据中国官方史料记载,康熙四岁起就喜欢读书,并乐此不疲;五岁以父为志,七岁为民祈福。后来,康熙曾告诉大学士高士奇,他四岁便能识字读书。然而,这并非康熙的鼎盛时期。首先,尽管康熙精通满语,汉语口语也不错,但在写汉字——特别是在写汉字的偏旁部首时,还是会犯错,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去世,说明他接受的汉语教育并不完善。其次,在成年男性的世界中,那时的康熙毕竟还是个孩子。 1661年顺治突然去世,康熙帝即位,这个七岁的小孩自然是没有实权的。四位满族摄政大臣统治着国家,其中最具权势的是鳌拜。这四位摄政大臣拟定了顺治“遗诏”,在遗诏中,已故的顺治帝为自己过去所犯的错误深感自责。令人吃惊的是,这位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犯下的错误竟如同“末代昏君”一般——迷恋宠妃、奢侈淫逸、用人不当(未能重用满人)、宦官滥权,等等。8我们很难相信康熙竟不去怨恨这份遗诏给先皇留下的羞辱。他也未能长期得到母后的庇佑:康熙的母亲作为皇太后,本来是极具影响力的,但她在1663年,即康熙年仅九岁的那一年,也去世了。 ★ 著名汉学家史景迁,凭天赋和本能写作的历史学家,无人可以模仿 ★ 香港城市大学鄢秀教授、郑培凯教授联袂主编,专业团队校译 ★ 奇思妙想:用莎士比亚的人生七段论来看乾隆的一生 ★ 盛世的另一面:乾隆时期一个精神崩溃的高官 ★ 启蒙时代的中国声音:法国大革命前八十多年,一个中国人住在巴黎,向孟德斯鸠介绍中国 ★ 教授的教授:史景迁的几位老师是如何研究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