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文学名作欣赏(精)/跟着名家读经典

两汉文学名作欣赏(精)/跟着名家读经典
作者: 王运熙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0.80
折扣购买: 两汉文学名作欣赏(精)/跟着名家读经典
ISBN: 9787301284766

作者简介

王运熙,复旦大学教授、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专于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学理论批评,尤长于六朝、唐代文学和《文心雕龙》的研究。著有《六朝乐府与民歌》《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文心雕龙探索》,主编有《中国文学批评史》(三卷本)等书。

内容简介

两汉文学名作欣赏 “横*四海 又可奈何” 刘邦《楚歌》究竟是为谁而发 潘慎 作者介绍 潘慎,1929年生,江苏省常熟市人,太原师范学院教授,著 名书法家,以女书文字的创作,享誉于世。 推 荐 词 《楚歌》即《鸿鹄歌》,刘邦所作,因刘邦为楚人,又称《楚歌》。据《史记》和《汉书》所载,此歌因高祖刘邦当年欲废太子而立戚夫人所出赵王如意,吕后找张良寻求对策,张良以“四皓”面见刘邦而使刘邦以为太子羽翼已成,打消了废太子的主意。其后,刘邦作了此诗。对于此诗,前人皆解释为刘邦表现废太子不成之后无可奈何的心情,潘先生却解释为这是传给赵王如意的。 汉 高祖刘邦,尽管不属于文学家、诗人之列,却有 诗歌的天才,根据《汉书·艺文志》所载,他作 过两首很富有意境的篇章,一首是《大风歌》,一首是《楚 歌》,本文只谈《楚歌》。原诗如下: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翼以就,横*四海。 横*四海,又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此诗又名《鸿鹄歌》,乃取首句二字为名。宋代郭茂 倩编的《乐府诗集》列入“杂歌谣辞”。此诗的创作背景, 《史记》及《汉书》皆有史实记载。《汉书·张良传》: “上欲废太子(指吕后所生之子惠帝刘盈),立戚夫人子赵 王如意。大臣多争,未能决也。吕后恐,不知所为,或谓吕 后曰:‘留侯善画计……’吕泽强要(张良)曰:‘为我画 计!’……于是吕后令吕泽使人奉太子书,卑辞厚礼,迎 此四人(指商山四皓:东园公、季绮里、夏黄公、角里先 生——引者按)。……汉十二年,上破(黥)布归,疾益 甚,愈欲易太子。……及宴,置酒,太子侍,四人者从太 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上怪,问曰: ‘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其姓名。上乃惊曰:‘吾求 公,避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曰:‘陛下轻士 善骂,臣等义不辱,故恐而亡匿。今闻太子仁孝,恭敬爱 士,天下莫不延颈愿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上曰:‘烦 公幸卒调护太子。’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戚 夫人指视曰:‘我欲易之,彼四人为之辅,羽翼已成,难动 矣!吕氏真乃主矣。’戚夫人泣涕,上曰:‘为我楚舞,吾 为若楚歌。’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以就,横 *四海。横*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歌 数阕,戚夫人嘘唏流涕。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 这份史料,就是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也牵涉到一个封 建宗法问题。封建王朝的*高统治者,往往对自己的继承人 (太子)问题大伤脑筋。依照传统宗法规定。**继承人应该是嫡子、长子,也就是正妻所生的儿子。但是嫡子不一定 是长子。原来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皇帝们往往先纳妾, 即先有了小老婆,再明媒正娶。妾在妻之前,自然先生育子 女,所以妾所生之子又往往成了长子,究竟立长还是立嫡, 是当时宫廷中常发生的家庭矛盾。汉代以降,先纳妾的不怎 么多。长与嫡之争较少(指没有引起明显冲突的)记载,但 由于帝王们的私心偏爱,会觉得法定的嫡长子不贤(即不能 继承他的统治),不如妾所生之子满意,刘邦就是如此,于 是便产生了废弃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另立戚夫人之子赵王 如意的念头,并且几乎付诸实现。由于吕后的死拼,大臣们 的力争,张良的计谋,四皓的协助,才迫使刘邦“竟不易太 子”。刘邦不*换太子,不是出于本心,而是无可奈何,这 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就在这首诗中充分地表现出来了。这首 诗很短,虽然只有八句,却表达了**复杂的心理活动。如 果局限于史书上所记载的“彼四人为之辅,羽翼已成,难动 矣”,其内容当然是像《乐府诗集》上所说的“其旨言太子 得四皓为辅,羽翼成就,不可易也”的传统看法,那么,全 诗的意思就是说:太子刘盈像天鹅一般高飞千里,而且羽毛 长得丰满了(有高人辅佐),已经形成了坚固的基础,能胜任统治天下(横*四海)。这种基础形成以后,谁也无可奈 何,虽然有各种办法(矰缴:捕鸟工具。矰,短箭;缴,缚 箭的绳子,便于收回箭和猎获物),也用不上啊。后两句也 可以这么理解:我虽然想了好多要废掉太子的办法,结果还 是用不上。这表达了刘邦不能废掉太子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然而,从其他方面来分析,此诗是为刘盈而发的成分 微乎其微,可以说不是在说刘盈已经成功,而是在暗示戚夫 人,告诉她今后对付吕后的办法。我们可以设身处地去想一 想。其一,刘邦早就不喜欢刘盈的懦弱无能,处心积虑想要 废掉他,难道一见有四皓为辅,心目中的窝囊废立刻就变成 具有雄心壮志、雄才大略的象征物——鸿鹄了吗?其二,刘 邦是在“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的气氛下对着爱妃戚夫人 唱的。那么“鸿鹄”比喻谁呢?是刘盈吗?不合于情,哪有 在得*的妃子又是心爱的儿子的母亲面前去赞美大老婆的又 是不喜欢的儿子的?刘邦如有此好感,就不至于几次三番要 废要易了。其三,如果要表示刘盈已羽翼丰满,对之无可奈 何,那也只要“羽翼以就”、“又可奈何”两句足够了,根本用不上“鸿鹄”(刘盈不配为鸿鹄)、“矰缴”,*谈不上“高飞”远走(一举千里、横*四海)。其四,诗中的“羽 翼以就”和史料中的“羽翼已成”是两码事。请注意“以 就”和“已成”的区别,“以”和“已”虽然可以通假, 但此两处却不通不假,各负其责,“已成”是羽翼已经成功 (丰满),“以就”是把羽翼“就”(弄丰满)了,前者是 完成体,后者是未完成体,或是进行体。“羽翼以就”是从 “羽翼已成”的事实中启发所得。刘盈能培植自己的“羽 翼”,赵王如意一样可以这么做。所以“羽翼以就”说的不 是刘盈,传统的理解,是上了“已”、“以”通假的当。 因之,拙见以为此诗是刘邦对*姬戚夫人的一个暗示, 一种激励。诗的对象是赵王如意。那么,其主旨就和传统的 理解**相反了。姑且译出:我心爱的有志气的儿子(鸿 鹄)啊,你高飞远走吧,走得越远越好(一举千里)。在外 边要招贤纳士,组建辅佐阵营(羽翼以就),等到力量积蓄 了,就可以纵横天下(横*四海)了,到了能够控制**局 势的时候,谁也对你无可奈何(又可奈何)。即使有种种阴 谋诡计企图陷害你,对手也是用不上的。 刘邦这么唱了,也这么安排了,他把如意安排在大国 (一等封地)——赵,又派*能办事的大臣周昌降级外调为 赵相。《汉书·周昌传》:“(赵)尧侍高祖,高祖独不 乐,悲歌,群臣不知上所以然。尧进请曰:‘陛下所以不 乐,非以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隙,备万岁之后而赵 王不能自全乎?’高祖曰:“我私忧之,不知所出。’尧 曰:‘陛下独为赵王置贵疆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 敬惮者乃可。’高祖曰:‘然,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 者?’尧曰:‘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伉直,自吕后、太 子及大臣皆素严惮之。独昌可。’高祖曰:‘善。’于是召 昌,谓曰:‘吾国欲烦公,公疆为我相赵……吾极知其左 迁,然吾私忧赵,念非公无可者。公不得已强行。’于是徙 御史大夫周昌为赵相。” 这份史料,*可充分证明此诗的主旨所在了。可惜周昌 尽管帮赵王如意抵挡了吕后的三次召见,终于敌不过吕后的 权力,没能保住赵王。而赵王尽管有贤人强相辅佐,却羽翼 未就,辜负了乃父刘邦“鸿鹄”之誉。 此诗实为汉王朝宫廷悲剧的序曲。 鱼:自由的象征 汉代乐府诗《江南》赏析 王富仁 作者介绍 王富仁(1941—2017),山东高唐县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有著作《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文化与文艺》、《历史的沉思》、《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等。 推 荐 词 这篇欣赏文章是王富仁先生一组古代诗词欣赏文章中涉及汉代乐府诗中的一篇。《乐府诗集·江南》过去大多被理解为对江南水乡的赞美,或者对采莲人的描写,或者对莲的咏叹。王富仁先生则指出:全诗只有两句写莲,却有五句重点写鱼。那么,写鱼有什么意义呢?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乐府诗集·江南》 过去对这首诗的解读,大多集中于对江南水乡美景的 赞美,其重点又放在莲荷及采莲上,有的还附会出许多人的 采莲场面来,而对于下面五句关于鱼的铺排敷衍,大抵都作 为江南采莲图的辅助因素或组成部分,虽也赞其美,但却并 不视之为全诗的重心。这从全诗的布局上来看,显然是不合 理的,全诗只有两句写莲,而却有五句重点写鱼。诗是唤起 人们的想象的,但即使读者的想象,也应是诗本身直接唤起 的,不能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知识有意补充进去的。因此,解 读此诗应以“鱼”为主,而非以“莲”为主。 “江南可采莲”在全诗中的作用有类于古代诗论中的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诗集传》)。这里则是以人们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乃至当时人们 的一句熟语引出“莲”这种铺陈的具体对象,而“江南可采 莲”的整体内容却并非本诗具体表现的内容。我认为,过去 的诗评家之所以常常把分析的重点凝滞在**句上,实在是 因为把这种起情的“兴”语当作了具体表现的“赋”语。正 因为**句只是“兴”,所以第二句承接的只是“莲”而不 是“采莲”。“莲叶何田田”写莲叶的茂美。清人张玉谷 说:“不说花,偏说叶,叶尚可爱,花不待言矣。”(《古 诗赏析》)我不同意他的说法。关键在于该首诗的重心不在 表现莲之美,若要描摹莲之美,花当然是不可或缺的描写对 象了。实际上,写叶并不妨碍写花,写叶之美之后再写花之 美,该诗便把读者的视线有效地集中在了“莲”上,然而该 诗并没有这样写,而是立即由“莲”过渡到了“鱼”。“莲 叶何田田”的作用从下面五个“莲”字上看得很清楚,它构 成了鱼戏的美的背景和构成了鱼戏的明确方位感。这样,我 们便不能把*后五句或四句仅仅等同于其他诗歌中常见的 复沓和重复,那些句子是为了强化诗歌主体的表现力、加强 人们对其中重点内容的感*,起到的是加深印象和引发感 情的作用,而这首诗的*后五句是自为主体的,假若说加深印象,加深的也是“鱼戏莲叶间”的印象,鱼仍是被强化表 现的对象。“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 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从客观上说,这里描绘了一幅荷塘 处处有鱼游的鱼戏图;从主观感*上说,它又是鱼儿处处可 戏游的惬意感觉。自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向往,这幅鱼戏 图的美就在于它潜在地满足了人对自由的向往。鱼儿是自由 的,它们在荷塘莲荷间自由地游弋,无拘无束,悠游自在, 人们在鱼儿的戏游的形象中感到了自由的舒适与恬美。因 而,在这里,鱼是自由的象征。 该诗*显著的特点是几个方位词的排比使用,“间”、 “东”、“西”、“南”、“北”代表的是各种不同的方位, 而自由的感觉恰恰是与方位的感觉紧密相连的。人的不自由 的感觉是怎样产生的?它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或客观的 压力,或主观的束缚,或客观与主观结合在一起的障碍,使 人在生活中总难**依照自己的自然需求**适意地选择或改变言行的趋向。单向的选择总是不自由的,而自由便意味着每一个个体同时有几种可供选择的方向,这样它才能够**依其自然的需求在**适其心意的条件下进行选择,并在选择后可以随时改变这种选择。该诗中的几个方位词的排比运用,在无形中加强了读者对鱼的自由性的感觉。它一会儿游向东,一会儿游向西,一会儿游向南,一会儿游向北,在荷塘里,在莲叶间,无拘无束,优哉游哉地穿行着、戏游着,没有任何固定方向的限制,没有客观的强制性力量迫使它们,也没有主观的目的性制约着它们,这是何等惬意的生活呵! 该诗另一个*显著的特征便是对鱼戏的敷衍铺排的表现方式,“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造成的是鱼戏图的动态感。这里的句式的微小变化与连续性造成了动感,视点的变化也造成了动感,而这种动态感又是与鱼的自由、活泼的形态感统一在一起的。 总之,这首诗的上述两个特点都加强了读者对鱼的自由 性的感觉。在该诗中,鱼便是自由的象征。 实际上,在中国的古代诗歌中,鱼在*大多数的场合都是自由的象征,并因此而与“性”发生着多种联系。不过,只有在此诗中,它的象征意义得到了*突出、*明确的表现。 是英雄,还是孝女? 《木兰诗》思想倾向新探 王 永 作者介绍 王永,宁夏大学中文系教师。 推 荐 词 本文认为《木兰诗》讲述的是花木兰代父从*,征战沙场,*终凯旋,解甲归田的故事。木兰*突出、*主要的形象实则是一个孝女,而不是一位英雄。 《木 兰诗》是北朝民歌中的杰作,也是一首至迟自唐代便开始广为传诵的古典诗歌中的 精品(唐人韦元甫已有拟作)。多年来,此诗一直被选入中 学语文课本,作为古典诗歌的经典之作被青少年所习诵。然 而关于此诗的思想倾向问题,前人虽已论述颇丰,但笔者认 为却仍有未到之处。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 科书《语文》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4月**版)第314页的阅读提示中说:“《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与《语文》第二册相配套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版)第266页课文评点中又说:“木兰是一个云鬓黄花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教师教学用书》在课文评点之后所附的“有关资料”中又附有一篇《木兰诗的思想倾向》的文章,该文作者道:“《木兰诗》的思想倾向是什么?用一句来表述,就是它对于普通女子所禀赋的智慧和才能表示了肯定和赞赏的态度。” 以上几种概括,虽略有不同,但却基本上体现了现今人们对此诗思想倾向的大致看法,概括者概括的角度各有不同,而且也确实看到了此诗思想倾向的某些方面,然恐非定论。笔者认为,全面掌握此诗之思想倾向尚需注意以下两点。 《木兰诗》讲述的是花木兰代父从*,征战沙场,*终 凯旋,解甲归田的故事。如果我们认真地咀嚼此诗,再结合 作品所产生的时代背景,我们不难看出:木兰*突出、*主 要的形象实则是一个孝女,而不是一位英雄。木兰身上所体 现出来的*多的是孝道思想而并非爱国精神。 关于此诗产生的年代,据前人考证,诗中所叙地名与史 书所载北魏与柔然的战争相符,作品*早见于南朝陈代僧人 智匠所编的《古今乐录》之中,那么作品产生于北魏后期当 较为可信。南北朝时期,由于其独特的社会历史原因,佛道 思想盛行。儒家思想不仅失去了其在两汉时代的统治地位, 而且其思想体系中较为合理的成分也逐渐被人们所淡忘。这 种现象在北朝少数民族政权中显得尤为明显。而与此相反的是在当时的文学批评领域,却仍出现了一大批文学批评家高 扬儒家传统文论,宣扬文学的“政教”(如曹丕)、“德行” (如葛洪)以及“宗经”、“原道”、“征圣”(如刘勰)思想,将文学与社会政治密切联系起来,同时也与儒家之道联系起来。批评家们的想法,仍立足于以文学恢复儒家传统、 教化民众。那么被当时的文人所润色过的《木兰诗》,自然 便具有了文人刻意打上的上述文学批评理论的烙印。作者借 “一个女儿曾代老父从过一次*”(范文澜《中国通史》) 的事例,编成诗歌,从中寄托人民群众对孝女或孝道思想的 企盼。因此,《木兰诗》的创作倾向(动机)便自然可以概 述为:通过塑造一个孝女的形象来改变世风,并为时人树立 楷模。何以见得是这样的呢? 按《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课文评点,此诗可以分成四个 部分(如何分段以及每段的起止也值得商榷)。 **部分:自篇首至“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段写 木兰准备代父从*以及初涉沙场的感*。这部分诗文中清楚 地写道,木兰反复叹息、心生忧虑的起因,不是因为看到烽 烟起边关、**人民将罹难的忧国忧民(即她的叹息忧虑不 是像英雄那样来自于对国事的感慨),而**是因为“*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的叹息忧虑全是因父而生。可 汗点兵,父亲在册,可家中的情况却是“阿爷无大儿,木兰 无长兄”,无法使老父摆脱眼前的兵役之苦,这才是木兰叹 息的全部原因。作品中女主人公的所思所虑,**是从自己 的家庭情况出发而考虑问题,没有也不可能表现出为国、为 君、为人民而“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诗句)的 爱国思想或精神。这是显而易见的。木兰的从*动机只有一 个,即替父分忧。而且作品中“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二句,已经把这一动机揭示得极为清楚,是“替爷征”而非 “为国征”,也正是由于“替爷征”之念是木兰迫于无奈而 发自肺腑的心甘情愿,故而下文中所描述的买器具,才能够 写得欢畅淋漓,将周密而紧张的准备气氛渲染烘托得有声有 色,在表面欢快的购物准备之下暗含着一种淡淡的忧虑。表 面的欢快是木兰的孝心得到父母家人的支持与鼓励之后,即 孝心得到初步伸张后的必然表现。而暗含的忧虑则是木兰及 家人内心思虑如何面对未来的必然结果。接下来的描写中, 木兰离家出征后对家中父母的思念仍然是作品抒情的重要脉络。“旦辞爷娘去”表现了离家之时木兰对父母的依恋;重复的两句“不闻爷娘唤女声”,*突出表现了木兰对父母深切思念的情怀。作品写木兰从*途中的所思所见,如报安家书一般,仍以眷念父母为主要着眼点,这实际上仍是对木兰孝心的隐晦伸张。 第二部分:自“万里赴戎机”到“壮士十年归”。简写 木兰的十年征战生涯。这里通过渲染征战之苦、万里关山之 遥、朔气铁衣之寒,确实体现了木兰的刚毅、勇敢的性格特 征。但也正是因为写出了征战之苦,才*能衬托出木兰孝心 之深。木兰之所以能“壮士十年归”,其“替爷征”的孝心 是能够战胜千难万险的一个重要精神支柱。这里仍没有片言 只语涉及木兰的爱国思想,只是反复表现征战之苦、回归不 易。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作品将这一段具体的征战过程这一 *能体现爱国思想与主人公性格特征的部分只做了简略的描写,而没有过多地渲染其“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金戈铁马的英雄”的一面以及“普通女子所禀赋的智慧和才能”, 注意到这一点,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作品的思想倾向也是大有 裨益的。 第三部分:自“归来见天子”至“不知木兰是女郎”。 这是全诗的**。在这段中木兰以一个女英雄的面目出现, 而且还是一位只有英雄之身而无英雄之名的英雄。因为木兰是“替爷征”,*功簿上的名字自然是父亲的。木兰用自己 的血汗为父亲创建了功勋,以自己的刚毅勇敢为父亲赢得了 英雄之名,这难道不会使她的父亲乃至天下父母感到欣慰与 自豪?作品对木兰孝心的渲染至此而达到**。这里尤其值 得注意的是木兰归家后的一段描写,作者只写出了爷娘、阿 姊、小弟闻听木兰回家来的欣喜之情,却没有去写木兰与家 人久别重逢后的喜悦之况,而是拓开一笔,着意刻画木兰归 家后出人意料的动作行为:开东阁,坐西*,脱战袍,著旧 衣,理云鬓,贴花黄。这一连串急不可耐的动作表现了木兰 此时的心理:远离(告别)英雄,还我女儿本来面目。这既 表现了木兰特想重新以女儿的身份侍奉父母的迫切心情, 同时也表现出了她当初不愿以后也不愿永远做一个英雄的一面。换言之,木兰当初替父从*的直接目的,只是为了替父分忧而不是去立志做个英雄,而今既然替父分忧的目的已然实现,那么再继续做一个女扮男装的英雄,又有何意义?所以还木兰以本来面目就成了木兰此时的迫切愿望。那么木兰是英雄,还是孝女呢? 第四部分:自“雄兔脚扑朔”至篇末。这是一段附文, 也是诗人对木兰的赞词。其主旨仍是在肯定木兰的孝心,即代父从*,驰骋疆场孝敬父母,不仅男儿能做到,女儿也一 样能做到。在这一点上是“安能辨我是雄雌”的。这既是对 木兰孝心的深化,又暗含了要求男女平等的思想倾向。 综上所述,《木兰诗》的情节设计**是为了塑造木兰 这位孝女的形象而构建的。只有木兰以一个孝女的形象出现 的时候,换言之,只有把木兰理解成一个孝女形象,作品中 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尾才会有依附、有凭借、有着落,对 本诗的理解也才能做到顺理成章。如果我们认定木兰是一位 “爱国英雄”,不仅在作品中找不到可靠的依据,而且也不 符合实事求是的评点原则,这一点不应忽视。 浓缩《名作欣赏》杂志40年精华 含英咀华,尽享古今中外文学盛宴 名家云集,群星璀璨,泽被几代读者 作者阵容强大:萧乾、周汝昌、施蛰存、萧涤非、沈祖棻、李健吾、程千帆、袁行霈、吴小如、叶嘉莹、余光中、谢冕、柳鸣九、陈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