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瓶塞/世界侦探推理名著文库

水晶瓶塞/世界侦探推理名著文库
作者: (法)莫里斯·勒布朗|译者:孙桂荣//逸风
出版社: 群众
原售价: 29.00
折扣价: 20.30
折扣购买: 水晶瓶塞/世界侦探推理名著文库
ISBN: 9787501449811

作者简介

莫里斯·勒布朗(Maurice Leblanc,1864—1941)出生于法国鲁昂,家境殷实,曾放弃升入大学学习法律的机会。移居巴黎后开始创作中、短篇犯罪小说,走向作家之路。他初期创作的小说很受好评,但在商业上的收益却不理想。 之后,他开始写推理小说,最终在1905年,创作了亚森·罗宾这个怪盗形象,一位极富魅力的绅士大盗。这个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催发了后来一系列的作品,如《怪盗亚森·罗宾》(1906)、《怪盗与名侦探》(1908)、《空心针》(1909)、《水晶》(1912)、《亚森·罗宾的自白》(1914)、《亚森·罗宾的三宗罪》(1917)、《黄金三角》(1918)、《恐怖事件》(1924)、《绿眼睛小姐》(1927)等。 “罗宾系列丛书”的人气暴涨,让莫里斯于1912年获得了法国最高勋章——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同时也给莫里斯带来了财富和名声。

内容简介

虽然我跟罗平关系极好,他也每每表示出对我极为信任,但是,他有 一个谜我始终没有揭开,这就是关于他那一伙人的组织状况。 组织肯定存在,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他们的很多行动,都是无数献 身精神、顽强毅力和有力合作的结晶。这表明他们大家都服从于一个独特 的和。非凡的人的意志。然而,这个人究竟是怎样来实现他的意志的?他 通过哪些渠道、哪些人来传达自己的意志呢?对此,我一无所知。罗平始 终对我保守这个秘密,而凡罗平要保守的秘密,都是不解之谜。 我所唯一能作的假设,就是这个在我看来人数有限,却因此而精干有 力的集团,肯定是由很多独立的或临时性的外围组织形成的,其成员来自 各个国家、各个阶层。他们执行着一个自己并不认识的人的命令。在他们 与头头之间有一些了解内情的人,即罗平的忠实伙伴充当联系人。这些人 在罗平的直接领导下,起着重要作用。 吉尔贝和沃什莱无疑都属于这类人。正因为如此,司法部门才对他们 格外严厉。这是当局第一次抓到罗平的同伙,并且是货真价实、确凿无疑 的同伙。尤其是,这些同伙还犯了杀人罪!若能证明凶杀是预谋,并且他 们两个人确实是杀人犯的话,那他们就肯定要上断头台了。对此,人们至 少掌握了一个确切的证据,那就是列奥纳尔死前一分钟的电话呼救:“救 命啊!快来抓凶手!他们要杀死我了……”这个绝望的呼救被两个人—— 值班电话员和他的同事听到了,他们两个人都作了明确的证明。而且,警 察局长是得到呼救情报才立即带着手下人和一群宪兵赶到玛丽一特莱丝别 墅来的。 罗平从一开始就明确地意识到了这件事的严重性。他向社会发动的这 场激烈挑战,如今已进入一个新的可怕的阶段。现在,八字倒转了。事情 关系到凶杀——对此,连他本人都坚决反对——而不再只是一次寻开心的 盗窃活动。过去,每当他耍弄那些财路不明的阔佬和为非作歹的金融家之 后,总能得到社会舆论的同情。但如今,他所能做的不再是进攻,而是防 守,还要拯救自己两个伙伴的性命。 .我从一本他经常用来记录和概述 自己所处困境的笔记本上抄录下来的这段话,足可以说明他当时的思想状 况: “首先,可以肯定,吉尔贝和沃什莱是欺骗了我。昂吉安行动表面上 是为了盗窃玛丽一特莱丝别墅,实际上还有一个暗藏的目的。而且,在整 个行动中,他们俩都是为这后一目的而忙碌着的。他们在家具下边和壁橱 里面要寻找的正是这个水晶瓶塞。因此,如果我要识破他们的秘密,首先 就必须弄清这个瓶塞是怎么回事。毫无疑问,由于某种我不知道的原因, 这个神秘的瓶塞在他们眼里是无价之宝……也许不仅在他们俩的眼里是如 此,因为昨天夜里,又有一个非常勇敢和机敏的人进入我的房间,偷走了 这个瓶塞。” 罗平对这次盗窃事件大惑不解。 有两个问题萦绕在他的脑际:首先,夜间进来的这位不速之客到底是 什么人?吉尔贝是自己的心腹,自己的私人秘书,也是唯一知道这座位于 玛蒂翁大街的据点的人。可是,吉尔贝现在被关在监狱里,难道可以设想 是吉尔贝出卖了自己,并把警察领来的?如果是这样,警察为什么不逮捕 他罗平,而只满足于拿走那个水晶瓶塞呢? 还有一件更奇怪的事,就算是有人撬开了他的房门——尽管没有任何 迹象可以证明这一点,但他还是接受了这种假设——那么,这个人是怎样 进入他卧室里来的呢?因为他昨晚依然按照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把卧室的 门上了锁,并且插上了插销。锁和插销都纹丝未动——这是不可否认的事 实——而水晶瓶塞却不翼而飞了。罗平本来总以耳朵尖、睡觉警惕为自豪 ,但这次竞没有听到一点儿声音! 他没有费力去寻找,因为他非常清楚,这类问题除非靠后来事情自身 的发展,否则是解决不了的。他的计划全被打乱了,心里很不安,因此决 定关闭这套位于玛蒂翁大街的夹层套房,并发誓永远不再迈进它的门槛。 在这以后,他便忙着设法跟吉尔贝和沃什莱建立联系了。 然而,在这个问题上,一个新的打击又在等待他。司法部门虽然没有 确凿的证据证明罗平参与了这一案件,但仍然决定把它纳入整个罗平案件 之中,并在巴黎,而不是在塞纳一瓦兹进行审理。因此,吉尔贝和沃什莱 就被关进了巴黎的桑台监狱。监狱和司法部门都非常警惕,严防罗平与犯 人之间发生任何联系。为此,警察局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专门派有经 验的警察日夜寸步不离地监视着吉尔贝和沃什莱,并且从不更换看守。 这时的亚森·罗平还没有晋升为保安处处长——他冒险生涯中的最高 荣誉——所以不能在司法部里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实现自己的计划。他进行 了半个月的无效努力之后,只好屈服了,心里却十分恼火,而且忧心忡忡 。他想: “做一件事最难的不是结束,而是开头。眼前这件事究竟从何着手? 应当走哪一条路呢?” 他想到水晶瓶塞的第一个主人德伯莱克,他肯定知道这个瓶塞的价值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吉尔贝究竟是怎样了解到德伯莱克议员的行 踪和活动规律的?他是用什么手段监视德伯莱克的呢?又是谁告诉他德伯 莱克当晚的去向的呢?有一连串类似的问题需要解答。 玛丽一特莱丝别墅被盗之后,德伯莱克便搬到巴黎他过冬的房子里去 了。他那座公馆坐落在拉马丁街心公园的左侧,公园朝着维克多·雨果大 街。 罗平化装成一个拄着手杖在街上闲逛的退休老头,开始在公馆附近活 动,常常在街心公园或维克多·雨果大街的长凳上闲坐。 他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一件事:有两个人在监视议员的公馆。尽管这两 个人都是工人打扮,但他们的行动足以说明他们的身份。德伯莱克议员一 出门,他们就跟上他;他回来时,这两个人也总是跟在他身后;晚上公馆 的灯光一灭,他们便“下班”了。 于是,罗平又跟踪起这两个人来,得知他们是保安处的侦探。 “啧,啧,”罗平心里想,“这可真是意想不到的事,难道德伯莱克 先生也受到怀疑了吗?” 到了第四天傍晚,又有六个人来到这两个人身边。他们一起在拉马丁 街心公园最昏暗的地方商谈了一阵。罗平从其中一个人的身材和动作上, 认出是那个大名鼎鼎的普拉斯维尔。这位原来的律师、体育明星和探险家 ,如今是总统府的宠儿,并且由于某种神秘的原因,被任命为警察局秘书 长。 突然,罗平想起来了:两年以前,在波旁宫广场,普拉斯维尔与德伯 莱克议员之间曾有过一场颇为轰动的未遂决斗。究竟是为了什么,无人知 晓。普拉斯维尔那天曾派了自己的证人去,可是德伯莱克却拒绝同他决斗 。 事过不久,普拉斯维尔就被任命为秘书长了。 “奇怪……真是奇怪……”罗平一边注视着普拉斯维尔的行动,一边 想着。 到了七点钟,跟普拉斯维尔一起来的那伙人朝亨利一马丹大街那边走 去了。这时,公馆右侧一座小花园的门开了,德伯莱克走了出来。于是, 那两个监视他的侦探马上跟上去,并尾随着他在泰布街登上了有轨电车。 这时,普拉斯维尔很快穿过街心公园,按了公馆的门铃。公馆和门房 之间有一道栅栏门。门房开了,看门的女人同警察之间一阵窃窃私语之后 ,普拉斯维尔和他的人被带了进去。 “这是一次非法的秘密搜查。”罗平心里想,“按照礼节,他们应当 邀请我参加才是,我的出席是必不可少的。”P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