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了时光·汉代文物里的故事
作者简介
金陵小岱,江苏南京人,专栏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三级,擅长文学、历史文化类作品的创作,在各种报纸、杂志发表作品上百万字,数十篇作品被广泛转载,长期为国内多家知名媒体供稿,深受读者欢迎。
内容简介
古代帝王在传达命令或者调动军队时,为避免出错,通常需要借助 一种信物,这种信物被称为“兵符”。因为古人以虎为百兽之王,为 了鼓舞士气,兵符被刻制成了老虎的模样,因此,兵符又被称为“虎 符”。比较有趣的是,“虎符”倒过来念就是“伏虎”,恰好就是虎符 的形状。虎符是中国历史上调兵遣将的凭证,盛行于战国、秦、汉。 虎符大多是用青铜所铸,也有用金、玉和竹做材料制成的。虎符纵 剖为二,由帝王和将帅分别保管。以右为尊,右半由帝王保存,左半则 交给统兵的将帅。据《汉书·孝文本纪》载:“铜虎符,第一至第五, 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在一位将军准备征 战沙场之前,他必会收到帝王的诏书以及另一半虎符。只有当左右两半 虎符先“合符”,并严丝合缝后,才能称为 “符合”,将军便可以带着士兵浩浩荡荡地 出征。我们现在表示切合、相符、匹配时, 所用的“符合”一词,就来源于此。而 在 这里,我们要向大家重点介绍的便是西汉 时期的齐郡太守虎符。 难得一见的完整虎符 齐郡太守虎符成合出土,保存完好。它 长 5.8 厘米,宽 2.2 厘米,高 2.4 厘米,是 一只呈伏卧状的迷你小老虎,只有巴掌大, 与我们现在拆的盲盒娃娃差不多。它的耳朵 圆圆的,鼻梁有点宽,嘴巴微微张开,怒目 圆睁,短短的尾巴蜷缩在身后,形象十分生 动。 核心价值点: 1.享文物盛宴,增历史见识。 2.文物启蒙书,让你在认识文物的同时,轻松掌握历史知识! 3.沉浸式互动阅读,足不出户即可身临其境地逛博物馆! 特色: 专为6—14岁青少年打造的文物启蒙书。 各地博物馆文物60件,精美文物图片600余幅,不仅有每个朝代不为人知的有趣文物冷知识,还可以让读者亲手临摹文物。另外,每本书附赠历史大事年表,使读者三分钟了解朝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