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大学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8.50
折扣购买: 认知语义学基础理论十讲
ISBN: 9787301331316
李福印,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外国语大学兼职教授,河南大学讲座教授。2003年北航文科高端引进人才,2008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称号。研究方向:认知语义学、事件语法、因果关系、语言类型学等。代表作:著有《认知语言学概论》(2008,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语义学概论》(2006,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语义类型学》(2019, 北京大学出版社)。认知语义学奠基性著作翻译,《认知语义学》(卷Ⅰ、卷Ⅱ)(译著)(100万字),2017, 2019, 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娜(1991-):博士在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方向为认知语义学和汉语语法。
《认知语义学基础理论十讲》诠释了Leonard Talmy认知语义学奠基性著作《认知语义学》(卷I、卷II)中的核心思想,并使之与研究前沿接轨。同时,笔者结合几十年课堂教学以及研究生指导,力图在本书中阐述Talmy的核心思想和最有影响力的理论。笔者简要概括了十讲内容。主要包括: 1.Talmy所持的语言哲学观为语言是一种认知系统。 2.区分形式与意义是Talmy认知语义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论基础,他提出了35个语义元素;等等理论。 3.语言系统从宏观上可以划分为开放类与封闭类,大致和词汇类与语法类相对应。 4.从人的感知视角,我们可以把看到的场景划分为焦点和背景,这种认知结构反映 在语言的概念结构中。 5.时间和空间这对语义域是我们感知世界以形成概念结构的基础。 6.人类对空间的认知形成一定的图式,进而利用这些图式组织更为抽象的概念结构。 7.力动态是对自然界中的力反映到概念结构中的规律性概括,是Talmy理论皇冠上 的一颗明珠。 8.与力动态相一致,因果关系也反映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规律。 9.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是一种时空融合。 10.基于运动事件提出的语言类型两分法是Talmy最具有影响力的理论。 《认知语义学基础理论十讲》的出版,对普及认知语义学理论,深化认知语义学在中国大陆的本土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是此类教材中的第一种,将会成为语言类高年级本科生以及研究生的必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