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兽到底有多野/爱科学学科学系列丛书](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10319/00/20210319003041838.jpg)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原售价: 19.80
折扣价: 11.10
折扣购买: 野兽到底有多野/爱科学学科学系列丛书
ISBN: 9787553432397
兴风作浪的海蛇 多次发现海蛇 1947年12月,一艘从纽约开往卡塔赫纳的希腊定 期远洋轮传来一惊人的消息:“撞死了一条不为人知 的海洋动物。”初步估计可能是海蛇。 该远洋轮的船长在纽约说:“当怪物还在视线以 内的时候它就被撞死了,周围的海水被染成了红色。 怪物的头宽0.76米,粗0.66米,长约1.52米。圆柱形 的身体的直径达1.52米;颈直径有0.43米;外皮呈褐 色,无毛。 以后,在肯尼亚、朝鲜、加拉帕戈斯群岛、地中 海等水域,先后都出现过这种目击奇闻。 1959年12月1日,德班的一群渔民突然扔下渔网 中断了捕鱼,张皇失措地将船驶向岸边。原来,他们 在海里遇到了一群从未见过的海洋动物。有一条船上 的目击者后来说,约有20条10米至15米长的怪物,他 一生中从未见过类似的动物。 1964年5月14日,“新贝德福号”捕鱼船的渔民 ,在马萨诸塞海湾又遇到了同样的事情。准备捕鲸的 渔民惊奇地发现,他们见到的不是鲸,而是一条15米 长为人所不知的动物。该动物把鳄鱼般的头抬离水面 4米至5米。 1966年7月,美国人布莱特和里奇埃为创造新纪 录划船穿过大西洋。当他们划到大西洋中心时,发生 了一起奇异的遭遇。夜里2时左右,只见波光粼粼的 海浪中出现了一个发亮的长带,这条长带冲开浪峰从 水里抬起一个从未见过的动物的头,一双突出的眼睛 闪烁着绿光,冷冷地盯着发呆的两个人,它慢慢地游 动着,转动着长颈上的头。 海底藏怪物之因 海洋较少地经受非生物因素的交替,不仅对季节 的变化不敏感,而且在几个地质时代内,温度、含盐 度、溶解在水中的各种物质的含量的变化同陆地上发 生的变化相比较是极其微弱的。 无怪乎在上一个世纪中叶就出现过这样一种观点 :认为海洋是一切生物避难所中最安全的处所,那里 可能躲藏着前几个地质时代的有代表性的动物。 1864年,人们从540米深处捕获到活的海百合, 过几年又抓到鲜红色的海胆。可在那时以前,人们只 见到过这些生物的化石,其年龄已有15000万年。 1939年,人们又发现了矛尾鱼活化石。 科学家们的猜测 人们目击的这些动物,究竟是一种还是几种呢? 根据古生物资料对长颈动物的描述来判断,让人首先 想到的就是15米长的蛇颈龙。蛇颈龙是已灭绝的蛇颈 龙属海生爬行类的统称,它们由陆上生物演化而来, 再回到海洋中生活。 蛇颈龙生活在三叠纪到白垩纪晚期,于白垩纪末 灭绝。 蛇颈龙的外形像一条蛇穿着一个乌龟壳,头小, 颈长,躯干像乌龟,尾巴短。蛇颈龙的头虽然很小, 但口很大,口内长有很多细长的锥形牙齿,它们以捕 鱼为生。白垩纪时代的蛇颈龙身体非常庞大,一般长 达11米至15米,有的还达到18米以上。它们的四肢已 演化为适于划水的肉质鳍脚,这种鳍脚使蛇颈龙既能 在水中自如往来,又能爬上岸来休息或产卵繁殖后代 。长颈型蛇颈龙主要生活在海洋中,脖子极长,像一 条蛇,身体宽扁,鳍脚犹如4支很大的划船的桨,长 颈伸缩自如,可以攫取较远处的食物。 科学家猜测,假若它们是早已灭绝的蛇颈龙,那 么,它们即使还有少量活着,数量也不会太多,而且 ,它们只能生活在深海区或不是经常用网捕鱼的海域 ,突然在这里出现一定是偶然。 科学家认为,由于它们的听觉和视觉都很发达, 行动显得非常小心,所以,它们善于夜间活动,并能 避开船只和捕捞工具,被人们所看到的,可能是其中 年老或体弱的。它们在习性上已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生理上也变得迟钝,再加上已有部分功能丧失,才被 人们发现。这也是科学家认为蛇颈龙可能有少量能够 活到现在的主要依据。 拓展阅读 海蛇也称“青环海蛇”和“斑海蛇”,是生活在 海洋里的爬行动物,有毒。一般长1.5米至2米。其躯 干略呈圆筒形,体细长,后端及尾侧扁。背部深灰色 ,腹部黄色或橄榄色。全身具黑色环带,暖水性海洋 都有分布。 P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