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真诗文全集(02)

汪国真诗文全集(02)
作者: 汪国真
出版社: 广东旅游
原售价: 19.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汪国真诗文全集(02)
ISBN: 978780653976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命运常常是一种折磨。 不论是谁,在人生中有时总难免身陷逆境。身陷逆境,一时又无力扭转 面临的颓势,那么*好的选择就是暂且忍耐。事物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 ,在忍耐中等待命运转折的时机。 不能忍耐的结果,往往是不得不*长久地忍耐。 即使面对别人的侮辱和伤害,有时也需要忍耐。何必急急忙忙以一种对 抗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并非软弱可欺呢? 你不是好欺负的,并不能证明你是强大的,当你使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你自己就不是好欺负的。…… 学会忍耐,就是学会不做蠢事,就是学会不做那些一时痛快,后来又终 身懊悔不已的事。 忍耐,不应该成为逃避的托词。 逃避是意志的**和对信念的背叛,忍耐不是。忍耐是意志的升华和为 了使追求成为永恒。 两者的区别是:忍耐在心灵上是从容的,逃避在心灵上是仓皇的;忍耐 从不忘记责任和使命,逃避早已不知责任和使命为何物了;忍耐并不畏惧死 ,逃避则是对死的一种恐惧的反应。 忍耐,很容易被人视为怯懦,有些人畏惧人言,所以从来不愿忍耐。殊 不知,畏惧人言本身就是一种怯懦。 在*事上,防御和退却就是一种忍耐。一个只知道进*的指挥官,除了 以极大的热忱迅速给进*打上句号并证明自己是一个十足的笨蛋外,并不能 *多地说明什么。 忍耐是身处逆境时的一种选择,这是忍耐的性质。“不能忍耐的结果, 往往是不得不*长久地忍耐。”从反面证明忍耐是必需的。对抗并不能证明 自己不是软弱可欺的,从正面证实了忍耐也是必需的。忍耐与逃避的区别应 该说是精彩的,然而*为精彩的是从责任和使命感的角度来区别忍耐与逃避 。将忍耐又从相近的怯懦中加以区别,从而使忍耐的含义丰富准确了起来, 自然,也为人们对生活逆境中的选择提供了有说服力的参考。像《忍耐》这 样的短语,汪国真写有30多篇,而至今还在不断地涌出,我相信这也许将比 他的诗歌*多地拥有读者。从先秦诸子百家的语录体的箴言到中国历**的 家教诫子书直到张申府的“所思”不可谓不丰富不深刻,而汪国真的短语的 清晰准确层次分明无疑是对这一传统的发展;从柏拉图的对话录、蒙台涅的 散文、帕拉卡尔的箴言和培根的论说文集、富兰克林的格言*历、爱默生的 文集也不可谓不源远流长,但汪国真的这区区三十几篇短语汇人这先贤的大 海中也毫不逊色。 如果说诗人角色的感觉和规定是汪国真作品价值取向的基础,那么诗的 功能的回归则是这一价值取向的途径,而汪国真作品价值观的两极综合才是 汪国真作品价值的真正体现,也是汪国真创作的*大特色。有人认为汪国真 创作的*大特点是他的人生态度,并认为汪国真的人生态度超然、豁达、平 易、恬淡,是宋元以来诗韵中的豁达、飘逸、潇洒、超脱的人生哲学的转化 。笔者认为,这并没有把握汪国真创作的真谛,比如汪国真的作品中透出的 执著和自强就是他创作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豁达和超脱在中国古代诗人那里 是直觉的表现,往往缺乏对生活的理性分析,而汪国真的豁达和超脱是建立 在对生活理性透悟之后的艺术的把握。汪国真式的把握,不像以往的文人将 生活和感情的某个角度某个层次尽情宣泄发挥以至于**,或赞美、张扬, 或批驳、排斥,他是将这一诗人视角的指向的两极都去品尝,然后以一种理 性的头脑在这两极中间开拓出一个很大的空间,制造一个尽可能大的张力场 ,从而使每个读者都似乎从中得到很深的教益。 两极综合的方法是中国传统的产物,只是由于近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 产*的胜利使人们过于崇尚人的主体性的成功而忽略了人对历史、社会的被 动一面。孔子就强调“中庸”“和合”,这一思想方法又是来自中国的阴阳 两极观念,孔子将其发展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孟子则“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这一思想方法发展为一思维模式,构成了几千年的中华民 族的圆圈式的思维模式。这一思维模式限制了人生的范围,以束缚人生体险 的深度和广度求得生活的安稳与平静;也限制了在这两极之间范围内的内容 品味,使得对外失去了锋芒,对内则又是一个混沌态。 人类经历了分析的时代以后自然进入综合的时代。这种综合不同于古典 的混沌的直觉的综合,而是理智的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它包括我们对待外部 世界的分析和综合,也包括我们对待自我内心世界的分析和综合,汪国真价 值观的两极综合仿佛回到了古典中去,然后它却是在艺术的触角经过了几千 年的四处探求之后的收拢,内涵已俨然不同了。这是一个圆圈,一个上升的 圆圈。 价值的两极在历**已经由艺术家们尽情地去体验和发挥了,从王冠得 主到乞丐的忧郁,从亿万富翁的烦恼到一文不名的尴尬,从荣誉的**到人 格的谷底无一不被涉猎。然而两极问的广大空间和张力才是千千万万大众们 生息、回旋、发生发展的舞台,因此赋予这空间、张力场以丰富的层次和选 择的余地则是当代诗人的责任了,汪国真无疑是这方面的成功者。 前面已经提过,汪国真的价值取向是从手段上而不是从目的上来选择, 是具有*作性而不是形而上学的理念,而这些范畴的选择都体现了汪国真的 这一价值准则。在这里,平凡与伟大变成一个过程,成功与失败也是一种方 式。整个的价值范畴都是动词性,是行为的一种方式而不是追求的一个目标 。而他对每一对范畴的理解**是在相互比较中达到了一种**。虽然他没 有在每一对范畴之上提出新的范畴,但是他在拓展了两极之间的张力场中得 到了一个驰骋的空间,从而为我们、为读者的选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我们从汪国真的诗文中可以找到这样一些价值范畴:①像平凡与伟大, ②成功与失败,③顺境与逆境,④恋爱与失恋,⑤潇洒与执著,⑥荣誉与淡 泊,⑦宽容与刻薄,⑧真诚与虚伪,⑨深刻与肤浅,⑩秘密与坦诚,⑩孤独 与无聊;像《不要赞美我》中:总是觉得/愧对那些期待的眼睛/过去的一 切/仿佛是一个/极易破碎的梦。把自己的平凡理解为安宁,而将自己的成 就理解为“极易破碎的梦”。伟大是什么?“如果,你是湖水/我乐意是堤 岸环绕/如果,你是山岭/我乐意是装点你姿容的青*/人,“不一定能使 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我不期望回报》)。在汪国真这里 ,平凡就是伟大而伟大也就是平凡。“没有比脚*长的路/没有比人*高的 山”(《山高路远》)。“总有许多梦不能圆/在心中留下深深的遗憾/当喜 鹊落在别人的枝头/那也该是我们深深的祝愿/是欢乐就与友人共享/是痛 苦就独自默默承担/任愁云飘上安静的脸庞/人心永远向着善/生命可以没 有灿烂/不能失去的是平凡”(《不能失去的是平凡》)。P267-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