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诗书:一本书读懂唯美中国艺术

枕上诗书:一本书读懂唯美中国艺术
作者: 文安
出版社: 台海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16.80
折扣购买: 枕上诗书:一本书读懂唯美中国艺术
ISBN: 9787516833674

作者简介

文安,畅销书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 知名985高校硕士,修读绘画鉴赏课业,在艺术鉴赏方面拥有深厚的功底。见解独到深邃,文笔优美雅致。 代表作《艺术治疗师》《情似故人来》等。

内容简介

《枕上诗书:一本书读懂唯美中国艺术》 《奉对帖》——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帖名:《奉对帖》 种类:行草 作者:王献之 创作年代:东晋 备注:收入宋《淳化阁帖》,真迹已佚 【释文】 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额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匹,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已,惟当绝气耳。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如果爱情有颜色,王献之的爱情便是一条色带,从温柔的红粉,到致命的黑暗。 东晋宁康元年(373年)的冬夜,幽深寂静,寒风裹着霰雪的颗粒,敲打着屋檐窗棂,也敲打着尘世中所有的凉薄。秦淮河畔乌衣巷的王氏大宅里,王献之斜坐在榻上,听着雪落下的声音,满眼忧伤。他与妻子郗道茂已离婚数月,不知道她近日怎样,这样寒冷的天气,可有厚实的衣物?万般惦念中,他提笔写下了一封信,大意是:虽然已相对多年,但快乐时光如白驹过隙太为短暂。那种额头相碰的幸福,总希望能更多一些。原想与姐姐比翼齐飞、白头偕老,怎么知道竟要分别,实在是深深的惆怅。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姐姐?思念蚀骨,哀痛难耐,无计消除,只有等我气绝魂归的那天,才能止住这份思念的痛苦吧。 这封信后来被收录到了《淳化阁帖》的第九卷中,因首行有“奉对积年”的字样,故得名《奉对帖》。《淳化阁帖》是热爱书法的宋太宗赵光义命令内府制作的,一部汇集了先秦到隋唐一千多年间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被誉为“法帖之祖”。所谓法帖,就是传统法式,将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装订成帖,供后人临摹学习。《淳化阁帖》共十卷,其中九、十卷都是王献之的书法作品,可见王献之在书法界的地位。 王献之的父亲是“书圣”王羲之,父子二人并称“二王”,王献之又被称为“小圣”。这是书法史上父子皆负有盛名的书法家中,实力最不相伯仲的。在东晋后的南朝齐、梁之间,王献之的书法最受推崇,名声甚至大过王羲之。到了唐代,因唐太宗偏爱王羲之书法,王羲之的光彩又渐渐盖过王献之。 王献之在幼时学的是父亲的书法,后来学习“草书之祖”张芝的笔法,并有了独创性的突破。王羲之精通真(楷)、草、隶、篆各体并融会贯通,而王献之虽不如父亲诸体皆精,却独辟蹊径,在草书方面远远超过父亲。草书在当时还是新兴不久的书体,他脱去了王羲之草书中的“隶意”,即古朴质厚的意味,更加婉转超逸。一般父子的书体基本处于同一时代,而他较父亲将草书推进了数代。他创草破正,打破楷书、草书的界限,在行书的基础上,独创行草书体,书法史称之为“破体”。字体流便简易,可草可行,随意而书,飘逸不羁。 王献之的字体秀丽媚趣,他的学生羊欣评价其书法“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即王献之的字体不如他父亲遒劲、风骨,但妍媚秀逸超过了他父亲,更加缠绵秀丽。此外,王献之的书法审美主张抒情艺术,他创造了“一笔书”,草书相邻两字上下相连,一笔连贯数字,一气呵成完成了一件书法作品。这幅作品是一个整体,每个字都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气韵一贯到底,是后代狂草浪漫主义书风的先锋。 《奉对帖》具有王献之书法的典型特点。行草字体,用笔外拓,圆转秀润。结体松散,骨力柔弱。而全文一笔书写,似断似连,欲断还连,字与字之间牵丝映带相连,更显缠绵。 它的独特之处、价值所在,是它没有那么和谐完整。前面整齐,后面狂放,整体风格并非一以贯之。王献之在写这封信时,情绪哀伤痛苦,便难免流露于笔端。前边的字体柔媚娟秀,情绪尚能控制,但是在“以之偕老”之后,明显开始失控,宣泄之情喷薄而出,字迹也狂放游走起来。尤其最后“绝气耳”三字,字字啼血,“耳”字拖尾极长,几乎不能辨识,似乎能看到他耗尽最后一丝力气写罢后气殆痛苦的样子。(图1) 《奉对帖》把抒情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任情为书,笔随意动,让观者随着字体气韵而沉浸在伤痛中无法自拔。这样的感染力是一般书法作品难以企及的。 《奉对帖》寄到郗道茂手中后,随着她的离世,几经辗转,原信已不知所踪。只留下背后凄婉的故事,令人扼腕叹息。 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官奴,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东晋建元二年(344年),出生于乌衣巷的王氏大宅中。彼时正是王羲之卸任江州刺史后赋闲在家的时光,对于这个小儿子,王羲之多了几分老来得子的宠爱,也多了闲余的时间教导。 王献之自幼聪颖好学,却不喜谈笑,寡言持重。七八岁的时候,王羲之开始教他书法。一次,王羲之看到王献之正在练习写字,便悄悄走到他背后,出其不意地去夺他的笔,却没能夺下。小小的孩童将手中的笔抓得紧紧的。王羲之大喜,感叹:“此儿后当复有大名!”一语料中。王献之跟着两位哥哥王徽之、王操之去拜谒名士谢安,一番交谈寒暄离开后,其他人问谢安王氏兄弟孰优孰劣,谢安盛赞最小的王献之:“小者佳。” 永和七年(351年),王羲之任会稽内史,八岁的王献之随父赴任,来到了山明水秀的会稽郡。两年后,他跟随王羲之参加了那场古今瞩目的“兰亭雅集”,他是年龄最小的参与者,虽无诗作,却深受影响。 在会稽,王献之与大他一岁的表姐郗道茂相识。郗道茂是名臣郗鉴的二儿子、王献之的舅舅郗昙的女儿。她温婉聪慧,心思灵动,与王献之的稳重寡言恰好相反。两个对彼此好奇的孩子正是“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年纪,他们一起吃住玩闹,读书游戏。成人世界的烦恼还很遥远,他们在门阀望族的庇护下,如彩云包揽,霞光披身,流连在江南庭院琉璃幻彩的红粉绮梦中。 时光在烟雨青石里催红了樱桃,染绿了芭蕉,总角孩童转眼长成了落落少年。永和十二年(356年),十三岁的王献之出仕做官为州主簿,第二年入京建康,为秘书郎,做了与父亲当年同样的官职,却更加游刃有余。 王献之成为王羲之七个儿子中最出色的那个,兰亭余韵将风雅镌入他的骨中。他的书法已声名在外,坊间流传着他练字用了十八缸水的励志故事,他在寺庙墙壁上用扫帚蘸墨随意题写的字,被住持拓印珍藏,观者如云。他的品性依然寡言少语,淡然飘逸,他和哥哥王徽之同处一室,家中着火,王徽之跑得鞋都掉了,而他缓缓由仆人搀扶出来,风度不改。他的容貌优雅俊美,清瘦白皙,喜欢穿宽袍大袖的衣服,风吹来衣袂飘飘,仿佛画里走来的神仙。史书说他“风流蕴藉,乃一时之冠”。 这样清贵的世家公子,自然引得众多高门大户求取婚配,但王献之心有所属。早在会稽时,他已明白了世间的温柔美好所在。高平郗氏也是名门望族,而王献之的母亲郗璿正是郗道茂的姑母。亲上加亲,青梅竹马,门当户对,没有比这更完美的姻缘了。王羲之亲自书写《与郗家论婚书》,赞美郗道茂“淑质直亮,确懿纯美”,恳请郗家同意“使子敬为门闾之宾”,结成秦晋之好。 升平四年(360年),十七岁的王献之与十八岁的郗道茂成婚。“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他们祈愿白首偕老,一生相随。 一年之后,他们的女儿玉润出生了,王羲之对其极为疼爱。在她生病的时候,王羲之写了《官奴帖》(又名《玉润帖》)提及她的病情,并且反省孙女生病皆是因为自己的过错,焦急、自责之情溢于笔端。然而,就在《官奴帖》写完没多久,孩子还是夭折了。而郗道茂的父亲郗昙与王羲之也相继离世。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王献之、郗道茂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命运的无常,他们更加珍惜彼此,相互扶持,相互慰藉,在悲痛中逐渐蜕变成长,成为夫妻间最好的模样。 按规制,王献之要为父亲守丧三年,不得外出做官。他在会稽的云门山购置了一处宅院,一边守制,一边过着半隐居的读书生活。那里青山环抱,翠谷幽静,门前正对着若耶溪。他们如世外桃源的神仙眷侣,烹茶弹琴,读书写字,云门山至今仍留有王献之的洗砚池。他们也时常在莲花盛开的若耶溪泛舟,荷风送来香气,他们像孩提时那样额头相碰,相视一笑。那片清清溪上的荷粉,是王献之一生中最温柔的旖旎。 三年服丧期满,兴宁三年(365年),王献之回到朝中复职,与郗道茂住回乌衣巷的王氏大宅。受父亲王羲之的影响,王献之对官场功名十分淡泊。每日写字、会友之余,便是与郗道茂伉俪情深,携手相游。 他们的琴瑟和鸣为人称道,却引人垂涎,其中就包括新安公主司马道福。司马道福是简文帝司马昱的第三个女儿,初封余姚公主。她的生母是以贤德闻名、备受宠爱的徐贵人,故而司马道福从小深得父皇喜爱,养成了骄纵跋扈的性格。她早已对如芝兰玉树般的王献之一见倾心,只是当时使君有妇,罗敷有夫,她已嫁给了谯郡桓氏大司马桓温的次子桓济,纵然神女有情,也只能暗暗放在心底。 咸安三年(373年),桓温病重,知道几个儿子不堪重任,便将兵权交给了弟弟桓冲。桓温的儿子桓济和桓熙不服,意图谋杀桓冲夺权。事情败露后,桓熙、桓济兄弟被流放到了长沙。司马道福与桓济和离,之后,她对王献之重新起了争夺之意。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她对王献之仰慕许多年,而彼时的高平郗氏,随着郗鉴、郗昙等人的去世,已没落失势,因此司马道福肆无忌惮。 于是,朝廷一道诏令,命王献之尚 新安公主。 犹如晴天霹雳,王献之和郗道茂措手不及。东晋以至南朝的宋,很多世家子弟并不愿尚公主,因为公主往往依仗皇家权势,对驸马颐指气使,倨傲不恭。王献之的从祖父王敦杀人不眨眼,甚至胆敢起兵叛乱,可即使是他,在妻子——晋武帝的女儿襄城公主面前也不敢大声喘气。而桓温尚的晋明帝的女儿南康公主司马兴男,更是极其专制。在那个纳妾成风的年代,桓温纳妾李氏,却不敢带回家,只能偷偷养在外面。后来司马兴南知道了,提刀奔向李氏的住处,不过当她看到姿容绝美的李氏后,扔下刀说道:“我见汝亦怜,况老匹夫乎。”这也是成语“我见犹怜”的来历。 王献之淡泊仕宦,又与郗道茂情深意笃,决不愿意离婚尚公主,多次拒绝。然而郗家衰败,呈现颓势的王氏自然愿意王献之尚公主为宗族借势。王献之无力抗衡,只能破釜沉舟。他用艾草烧伤自己的双脚拒婚,称“跛足,不堪匹配公主”。他原以为公主不过是爱上他的皮相,他自毁“美玉”,公主必会厌弃。 然而司马道福决不罢手,她直言:“就是瘸了,我也嫁定了。”事到如今,还有 分是爱情的执着已不知晓,也许更多的是金枝玉叶的自尊和皇室的脸面。前半生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司马道福怎能输给一个落魄的世家之女?她完全不懂,强扭的婚姻是她的生命无法承受之重。 君命难违,一封和离书结束了王献之和郗道茂十几年的婚姻。郗道茂的父亲郗昙早已去世,无家可归的她只能去投奔会稽的伯父郗愔。 烟雨凄迷的秋晨,王献之拖着受伤的脚,一瘸一拐为郗道茂送行。两人挥泪作别,无语凝噎。他从秦淮河畔送到城门,又送到郊外,送了一程又一程,不愿分离。明代书画家唐寅根据这段故事绘制了画作《王献之休郗道茂续娶新安公主图》(图2),画中传达了王献之夫妻郁郁悲凉的情怀。怎么会不悲凉呢?从亲密的额头相碰,到如后世人所言“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当初许诺的白首偕老,还是落了空。 司马道福终于如愿嫁给了王献之。没有任何资料记载他们的婚后生活,留下的只有王献之不断写给郗道茂的信。《奉对帖》《姊性缠绵帖》(图3)《思恋帖》,一封封不绝如缕。对郗道茂的挂怀,成了王献之灰暗的日子里唯一的信仰和光。 在《姊性缠绵帖》中,他写道: 姊性缠绵,触事殊当不可。献之方当长愁耳。 大意是,姐姐的性格多愁善感、敏感多思,遇到事情不可这样。献之为此也很发愁。 王献之明白郗道茂的处境,在那个年代,虽为和离,也与被休的弃妇差别无二,周围一定有诸多闲言碎语、嘲讽冷眼。她又在伯父家寄人篱下,只怕婢女仆从,都不惮释放自己的恶意。七百多年后与她处境相似的唐婉,用一首《钗头凤》诉尽了被丈夫陆游休弃回家后的凄惶: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王献之在《姊性缠绵帖》中开解着郗道茂,劝她凡事不要郁结于心,最终只会伤害自己。 而在另一幅《思恋帖》(图4)中,他更加狂热地表白着自己的情感: 思恋,无往不至。省告,对之悲塞!未知何日复得奉见。何以喻此心!惟愿尽珍重理。迟此信反,复知动静。 大意是:思恋无时无刻不在弥漫,反省令悲哀充塞,不知何日才能相见,怎样才能让你明白我的心。唯愿你能多保重,无论早晚,好歹回复一封信,让我知道你的近况。这封信更加没有任何含蓄,情感直白,如爆发的火山一样炽烈,他的后悔,他的爱恋,都在每个字里发烫到融化。也许郗道茂已很久没有给他回信了,他的盼复带着几许哀求。 《奉对帖》比这两封更加痛彻心扉,感怀至深。王献之用最深情的笔触追忆了过往,也用最缠绵的笔法诉说自己的懊悔和相思,成为流传至今的宝帖。 这些书信郗道茂应当视为珍宝,看完也不舍得丢弃,妥为收藏,否则不会在后世得以流传。那是她在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生活中,仅有的支撑和温暖。可她无法向王献之回信倾诉,一则无用,徒增情感牵绊;二则若藕断丝连惹恼了公主,后果也不堪设想。这场巨大的变故,给她造成的伤害比王献之更深,但她也更清醒。她早已明白,从离开乌衣巷的那天起,她就没有了生机,只是在熬日子。没过几年,郗道茂郁郁而终。 郗道茂的离世,令王献之的世界变成了黑色,再无快乐,只剩病痛。如留下的《肾气丸帖》《消息帖》及《江州帖》等诸多法帖中,记载着王献之腰痛腿软、头痛、胛痛等病症。就连他唯一流传下来的笔墨真迹《鸭头丸帖》(也有说为唐摹本),也是因为鸭头丸治疗水肿效果不好导致他极其苦闷而写的。 王献之的脚,在“炙脚抗婚”后留下了终身的后遗症,反复发作,行动不便。他经常在书信中提起足疾,这是他终生难以愈合的伤,也是他心头的伤痕。它如一道鸿沟,横亘在他与司马道福的婚姻中,永难逾越,提醒着他逝去的美好,逝去的表姐郗道茂。 对于司马道福而言,这样的婚姻终究不是她想要的那么温柔多情。她想要他的温柔,却不知他并不是对谁都温柔。她张牙舞爪地掠夺,早已摧毁了温柔的可能。 十年过去,光阴冲淡了爱恨情仇。太元九年(384年),王献之与司马道福有了一个女儿,得名王神爱,后来嫁给了寒暑饥饱都不能辨的白痴皇帝司马德宗,那是另一个悲剧的开始。之后史书再无司马道福的记载。史学家根据她的谥号“愍”——含义是忧患痛心——推测她死于难产。她得偿所愿,为所爱之人生了孩子,用性命圆满了这场蚀骨纠缠。只是不知道她临终时,是否觉得冰冷的婚姻值得? 司马道福去世后,王献之纳了一名叫桃叶的女子为妾室。传说她长得很像郗道茂。她的娘家在秦淮河对岸,每次回去,王献之都会送她到渡口。那个渡口被后来的文人骚客称为“桃叶渡”,至今仍是秦淮古渡。桃叶害怕水流湍急,王献之便作诗安慰: 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 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待橹。风波了无常,没命江南渡。 目送她的船渐行渐远,他仿佛看到了当年郗道茂离去的凄凉身影。桃叶像郗道茂,但终究不是郗道茂。王献之 世界依然灰暗。 太元十一年(386年),病痛交织的王献之进入了弥留之际。按照道家的风俗,家人请来道士上表文祷告,让他忏悔自己所犯的过错。他想了许久,缓缓说出:“不觉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在他人生的最后,牵挂的只有他唯一的爱人。带着对郗道茂的思念与内疚,他合上了双眼,年仅四十三岁。 三个人的爱情太拥挤。爱情固然美好,遗憾的是总有先来后到。一纸婚书的承诺不容亵渎,更不容巧取豪夺。当爱而不得,体面地退出,成就对方,也许是对爱情最好的诠释。 患难可与共,富贵难相守 ——先秦·无名氏《诗经·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仇。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1) 天阴沉沉的,云朵聚积得越来越厚,就快要压到头顶。 踏出房门的那一刻,山谷里席卷而来的大风裹挟着冷雨劈头盖脸砸了过来,瞬间便将我吞噬于苍茫大地间。 目光所及的一切都变得扭曲而模糊,山野中的树木拼命甩着头,像是要把脖子扭断般狂暴,黄豆大的雨点朝着四面八方砸去,肆意地、癫狂地、无意识地发泄着。 我不由得浑身一颤,夫君如天,我与这自然山川互为见证。 从他的心远离的那刻起,我又何尝不是在暴风雨中艰难地活着? 往昔岁月的付出都白费了,一切恩情苦日都被抛在脑后,只留下这一具躯壳在身边晃来晃去,又怎么会不令人生厌?责备和辱骂声越来越多,那张熟悉的脸庞上流露出嫌恶的神情,仿佛面对的不是共度患难的妻子,而是一只毒虫,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哪里是我做的饭菜不好吃、打扫的屋子不够干净,是我这个人已经无法让他满意了啊! 脚下湿漉漉的石板旁又有杂草冒头了,弱小的身影在寒风中颤抖着。 身后,是暖意融融的烛光,但我不敢回头去看,只怕多看一眼,更要肝肠寸断。 眼前是凄风厉雨,漫漫长夜不归路;背后却是他洞房花烛,抱得新人归。 旧时誓言尚在耳边:“德音莫违,及尔同死。”哪里知道这世事难料,人心易变。 离开的脚步走得很慢、很慢,不敢奢求他能将我远送,只是彼此扶持走过的岁月还历历在目,我内心里仍旧放不下期待。却不料,这一厢情愿,最是可笑啊!正沉浸在新婚的甜蜜之中的两人,你侬我侬,情意绵绵,哪里顾得上担心我离开之后的事? 刚走至门边,他便砰的一声关上房门,干脆利落,如一声响雷将我的心砸进了深不见底的冰窟窿里,那里只有很黑、很冷的绝望。 是我太过软弱,无数次的隐忍换来了无穷的哀伤。是他太过愚蠢,才会拔出萝卜后扔掉根。一片痴情付诸流水,往昔深情全被弃。 (2) 这些年,多少辛酸无人可说,我的脑海中不断闪回过往人生。 想到初为人妇时,家中一贫如洗,艰难度日。可那时,两人相互扶持,哪怕家中无米下锅,就着一锅清汤野菜,也吃得很满足。 本着最质朴的热心肠,每逢左邻右舍有困难,我都一定赶去极尽所能提供帮助,邻里之间相处得融洽和睦。 记得有次,丈夫进山打猎时不小心伤了腿,我四处奔走,向邻居求药方,独自爬上陡峭的崖壁,采药回来为他疗伤。那段时间,丈夫躺在床上无法动弹,家里的米缸空荡荡的,我每天跑到溪水边咕嘟咕嘟灌凉水填肚子,都不曾落过一滴泪。 那些忙里忙外的日子,尽管艰难,我内心里却始终充盈着希望。 我们都出生于贫苦人家,勤俭持家,不怕辛苦,家境眼看着一天天好转起来。 一年又一年过去,家中逐渐有了些积蓄,再也不用为揭不开锅而发愁。打回来的鱼,我腌制了满满几坛腊鱼肉;晾干的萝卜白菜,做成咸菜储藏起来。这一切都让我满心欢喜,就算寒冷的冬季再漫长,我们也不必再为了食物而焦虑。 我满以为,守得云开见月明,可以过些好日子了,哪里曾想到,他的不满越来越多,对我的态度更是日渐恶劣。 我在清晨涉足冰冷的溪水,只为捕捉当季最肥美的活鱼,仔细剔除鱼刺后,清蒸的鱼肉鲜美无比;趁着露水未干,我摘下最嫩的蔬菜,用泉水洗净后拌着香料,满屋都是春天的气息。可是,再精心的准备也无法换来一丝让人安慰的笑容,当他心中不再有你时,无论做什么,在他看来都不过是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罢了。 那些没米下锅的日子再难,也不如丈夫冷眼对待那般内心艰难;起早贪黑在地里劳作再累,也不如丈夫移情别恋带来的伤害那般痛。 离开的脚步走得很慢、很慢,苦心经营的家就在身后,我却没有回头看一眼的力量。 “不念昔者,伊余来塈。”屋内是红烛鸳鸯帐,暖意温柔乡,曾经相濡以沫的丈夫,如今抱得新人归,而我如同一粒尘埃,置身于茫茫天地间。 (3)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内容丰富庞杂,涉及周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反映社会风貌的一部经典著作。《诗经·谷风》是其中一首描写弃妇的诗。 在当时,丈夫变心抛弃妻子的事情并不少见,算得上是社会问题,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反映。但这首诗让人揪心与动容的,是故事发生在丈夫迎娶他人之日。这对于一直勤劳持家的妻子而言,本就是彻骨的伤害,更为致命的一击是,丈夫迎娶新妇的洞房花烛夜,也是绝情地将原配妻子扫地出门的时刻。 境遇的强烈对比,为全诗赋予了一种情感的张力。开篇以狂风大雨比作丈夫对待糟糠之妻的暴怒情绪,面对丈夫的变心,妻子似乎从头到尾都没有直接对抗,她按捺着心痛,不改初衷地一心为家操劳。这种性格上的温婉、隐忍,是中国传统妇女的本色。 随着全诗的讲述,我们得知,这对夫妇原本出身贫寒,而妻子无怨无悔,张罗着家里家外的大小事务,照顾丈夫,也与邻居互相帮助、和睦相处。那时候,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不曾让她对生活失望。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家境才终于有了好转。 妻子的痴情一片,换来的却是丈夫的负心绝情。结发盟誓被抛之脑后,他对待妻子的态度日渐恶劣,不仅有事没事找碴发火,甚至嫌恶到如同眼中钉、肉中刺,全然不顾念曾经的患难与共。 妻子不断回忆起那些旧情往事,又一次次被拉回残酷的现实之中,反复咏唱道“宴尔新昏,如兄如弟”“宴尔新昏,不我屑以”“宴尔新昏,以我御穷”,她是无论如何,也无法逃脱丈夫迎娶新妇所造成的刺激与刻骨铭心的伤痛。尽管经历了如此多的苦难,可是,直至被赶出家门的这天,妻子都没有放下对丈夫的情感。 几千年过去,爱情中的悲欢离合一直在生活中不断上演。 诗中女子的凄凉遭遇,从侧面体现了古代妇女在爱情和家庭生活中的卑微。男权社会下,妇女犹如风中芦苇,常常沦落为牺牲品。 我们不得不承认,爱情可能存在很多变数,但家却是交织着爱与共同经历的一个新的生命体,需要两人一起用情感和生活去浇灌。在爱情和婚姻之中,一味地委曲求全兴许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感情中的双方应该有着平等、自由的灵魂。 诗中女子的遭遇让人感到悲痛和同情,与此同时,也不由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能够拥有独立人格的年代。希望天下患难与共的有情人,终有一日能同享安宁美好的生活,假若遇人不淑,也请照顾好自己啊! 一生坎坷为“大道” ——先秦·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 他是小妾之子。 在父亲叔梁纥病逝后,他和母亲不受待见,被叔梁纥的正妻视若眼中钉,驱逐出家门。母子俩只得回到曲阜,干着粗活、累活,勉强维生。 自幼,他便过着清贫的生活,却并没有沉沦于生活的艰难。时至十五岁,他已下定决心要做学问,不仅学生活的本领,也思索国家及自己小家的一系列问题。 二十岁后,他非常关注天下大事,开始有着自己的见解和认知,形成为人处世的哲思与治国安民的主张,并开创了私塾进行教学,一生之中,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三十岁左右,他已有所成就。公元前522年,齐景公到鲁国访问,两人有缘结识。 他,就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 尽管孔子在后世被奉为至圣先师,他的一生却非常曲折。 在鲁国发生内乱时,他曾逃离到齐国。当时,齐景公将他奉为上宾,经常向他问政。可是,没过几年,孔子便遭人加害,齐景公无法护佑,他只得匆匆逃返鲁国。 直至四十岁之后,孔子才走上仕途。在鲁国从政期间,孔子为改变朝廷政权的黑暗局面,想要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的权势,在交锋的过程中,积聚起越来越多的矛盾。 后来,季桓子沉迷声色歌舞,不理国事,让孔子非常失望,两人出现不合。孔子的治国理念在鲁国无法进行,不得已之下,他开始带领众弟子周游列国。 从鲁国到卫国,历经曹国、宋国、郑国至陈国,孔子与弟子的行程中一路充满艰险,既遭受过谗言迫害,也遇到过叛乱围困,曹国并不待见他,宋国司马更是公开扬言对孔子的讨厌之心,他几次被困,几近丧生。 六十岁之后,孔子依然在路上。他从陈国到蔡国再到叶国,颠沛流离,形容枯槁,与弟子失散时,被嘲笑颓丧之模样如同丧家犬。 他与叶国君主叶公论政,讨论正直与道德;在卫国提出主张,治国理政要先正名。直到六十八岁,才在弟子冉求的帮助下回到鲁国,结束十四年的周游历程。 (2) 长路漫漫,道难且阻。 公元前496年,孔子带领学生离开鲁国来到卫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游 之旅。他们经过一座又一座城镇、村庄,四处奔波,宣传救世主张。 这天,走出村子后,太阳已经升起,明晃晃地在头顶发出一片白光。面对阡陌交错的田地,孔子与子路一时无法辨别方向。 不远处,一个高个子和一个身材健壮的人正在并肩耕田,他们的小腿浸在潮湿的泥沼之中,忙碌着农事。 孔子停下马车,对子路说道:“你去问问那两人,看渡口是在哪个方向?” 子路应声而去,立足田边作揖行礼后,向二人问路。 高个子的人抬头看了看,指着马车反问道:“那个手持缰绳的驾车之人是谁?” 子路答道:“是孔丘。” 高个子又问:“是鲁国的孔丘吗?” 子路点头称是。 不料,高个子却发出一声嗤笑,说道:“既然是鼎鼎有名的孔丘,周游列国之士,有大学问之人,他自然知道渡口在哪里,还需要问人吗?” 子路无奈,只得转身问旁边那位健壮的男子。 健壮男子反问道:“你是谁?” 子路答道:“我是仲由。” 健壮男子又问:“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吗?” 子路点头称是。 结果,健壮男子摇了摇头,说:“孔丘不是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吗?而今天下混乱纷争,如滔滔洪水,谁能够改变这样的时局?你啊,与其跟随他这种‘辟人之士’,倒不如跟随我们这些逃避乱世的隐居之人,倒还能自得其乐,不必烦心。” 说完,接着继续耕田,不再搭理子路。 问路未果,子路只好返回马车旁,将方才的对话告诉孔子。 孔子听罢,怅然长叹道:“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我们法隐居山林跟鸟兽为伴,若是不与天下人共处,又能和谁同病相连呢?假若天下太平,社会大同,我也就不需要做这些试图改变现实的事情了。” 那时候,周王朝的统治已是名存实亡,各国诸侯战乱不断,孔子出生的鲁国有着深厚的西周宗法礼制传统,他见天下王道衰微、礼义废弃,各阶层的人都陷入了信念丧失的境地,内心感慨而悲伤。 有天,他与弟子南宫敬叔一起去拜见老子。 老子欣然,问孔子:“这些年下来,你已经得道了吧?” 孔子惆怅摇头,面目愁苦。 老子见状,哈哈大笑道:“道,如果是个器物,早被人拿着去进献君王,送给亲朋好友了;如果能说得清楚,早就被传给儿孙后代、亲人朋友了。” 孔子叹了口气,眼里全是无奈。他说:“我研究六艺和典籍,尧舜禹治国之道,周公、召公等先王经验,拜见了七十多个国君,讲述政治方略和治国理想,但却没有一个人采用我的主张。人们真的是各有心思,很难接受异见啊!” (3) 晚年时,孔子修订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成为儒家经典著作的《论语》却并非孔子所书,而是他去世之后,由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出他和弟子之间的言谈及思想,编写而成的。 他的道德学说以“仁”“礼”为核心,崇尚性善论。在做人方面,他提倡宽厚温和、真诚善良;在治国方面,他主张施行德政,礼义教化。这一思想成为后世社会代代相传的精神指导和建立礼制的基础。 2021年,央视出品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五期《论语》,以舞台剧演绎了孔子和弟子之间的故事,在穿越时空的对话中,让人几度潸然泪下。 大道隐没、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人人举贤推能,有着仁义礼信的伦理道德和完善的典章制度,是孔子一直追寻的社会。 在他的心里,描绘了一个理想邦的形象。那是能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是天下一家亲,彼此相爱、相互关怀,可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人人都能够得到良好成长,发挥自己的作用,是“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 然而,在追寻理想的过程中,他却时常遭遇讽刺与讥笑,举步维艰。 《论语》在后世被世界各国奉为经典,美国诗人、哲学家、思想家爱默生说:“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日本学者井上靖说:“孔子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先哲,而且是全人类的老师。”英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说:“孔子是无冕皇帝。”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的书房里一直挂着孔子的画像,他深受孔子思想的启发。 孔子一生“重义轻利”,视富贵如浮云;他“节用而爱人”,反对奢侈浪费;他“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让教育实现平等;他主张“学而优则仕”,认为教育应该培养治国理政的君子;他追求真实,反对没有根据的妄言;他推崇诗意修身,礼乐兼备,美善一体。 在《论语》中的小故事与简短的对话之中,我们可以读到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和理念,读到中华文化的智慧和气韵,从社会政治到教育原则,从道德伦理到价值观念,从文学哲学到立身处世,篇篇形象生动,语言浅近易懂,内在却用意深远。儒学的思想由此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财富。法隐居山林跟鸟兽为伴,若是不与天下人共处,又能和谁同病相连呢?假若天下太平,社会大同,我也就不需要做这些试图改变现实的事情了。” 那时候,周王朝的统治已是名存实亡,各国诸侯战乱不断,孔子出生的鲁国有着深厚的西周宗法礼制传统,他见天下王道衰微、礼义废弃,各阶层的人都陷入了信念丧失的境地,内心感慨而悲伤。 有天,他与弟子南宫敬叔一起去拜见老子。 老子欣然,问孔子:“这些年下来,你已经得道了吧?” 孔子惆怅摇头,面目愁苦。 老子见状,哈哈大笑道:“道,如果是个器物,早被人拿着去进献君王,送给亲朋好友了;如果能说得清楚,早就被传给儿孙后代、亲人朋友了。” 孔子叹了口气,眼里全是无奈。他说:“我研究六艺和典籍,尧舜禹治国之道,周公、召公等先王经验,拜见了七十多个国君,讲述政治方略和治国理想,但却没有一个人采用我的主张。人们真的是各有心思,很难接受异见啊!” (3) 晚年时,孔子修订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成为儒家经典著作的《论语》却并非孔子所书,而是他去世之后,由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出他和弟子之间的言谈及思想,编写而成的。 他的道德学说以“仁”“礼”为核心,崇尚性善论。在做人方面,他提倡宽厚温和、真诚善良;在治国方面,他主张施行德政,礼义教化。这一思想成为后世社会代代相传的精神指导和建立礼制的基础。 2021年,央视出品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五期《论语》,以舞台剧演绎了孔子和弟子之间的故事,在穿越时空的对话中,让人几度潸然泪下。 大道隐没、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人人举贤推能,有着仁义礼信的伦理道德和完善的典章制度,是孔子一直追寻的社会。 在他的心里,描绘了一个理想邦的形象。那是能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是天下一家亲,彼此相爱、相互关怀,可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人人都能够得到良好成长,发挥自己的作用,是“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 然而,在追寻理想的过程中,他却时常遭遇讽刺与讥笑,举步维艰。 《论语》在后世被世界各国奉为经典,美国诗人、哲学家、思想家爱默生说:“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日本学者井上靖说:“孔子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先哲,而且是全人类的老师。”英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说:“孔子是无冕皇帝。”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的书房里一直挂着孔子的画像,他深受孔子思想的启发。 孔子一生“重义轻利”,视富贵如浮云;他“节用而爱人”,反对奢侈浪费;他“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让教育实现平等;他主张“学而优则仕”,认为教育应该培养治国理政的君子;他追求真实,反对没有根据的妄言;他推崇诗意修身,礼乐兼备,美善一体。 在《论语》中的小故事与简短的对话之中,我们可以读到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和理念,读到中华文化的智慧和气韵,从社会政治到教育原则,从道德伦理到价值观念,从文学哲学到立身处世,篇篇形象生动,语言浅近易懂,内在却用意深远。儒学的思想由此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财富。 ◆中国艺术是中国人才懂的浪漫与哀愁 中国艺术拥有独特的风格与魅力。 它是一种文化,是历史见证、是一种审美,是精神象征,更是我们民族的信仰。读懂中国艺术,是中国人的美学必修课。 读懂五千年中国艺术之美,就读懂了中国。 ◆用讲故事的方式,讲透5000年中国艺术史 18位艺术大师,55件传世之作,5000中国艺术史化成一个个或喜或悲的故事、一段段坎坷跌宕的人生、一个个不折不屈的灵魂。有忠臣良将的慷慨赴死,有贤人志士的忘死直谏,有国仇家恨的愤恨崩溃,有儿女情长的离愁销魂…… ◆精选上下五千年中国艺术ZUI具代表性传世之作:有趣、有料、有深度 王羲之、颜真卿、杜牧、苏东坡、唐伯虎……《平复帖》《兰亭集序》《祭侄文稿》《寒食帖》《瑞鹤图》《洛神赋图》《千里江山图》…… 18位艺术大师,55件传世之作,5000年中国艺术史。 深情讲述,分解标记,零基础读者也能轻松读懂。 ◆内外双封,精美装帧;锁线胶钉,可180度展开阅读;超长国画拉页,展开长达870MM;随书附赠精美明信片+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