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拾遗(精)

古城拾遗(精)
作者: 李善雨
出版社: 安徽文艺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2.20
折扣购买: 古城拾遗(精)
ISBN: 978753966342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泰和县城时期,城池是四门四关(即东门东关、北门 北关、西门西关、南门南关),后因沙颍河河水泛滥和河 身拓宽,大南门和南关陆续塌陷,后开建小南门、小南关 ,人们习惯称五门五关。后来,还只有四门四关(即东门 东关、北门北关、西门西关、小南门小南关)。 古代建城池讲究风水,相传旧县的风水是风口西北, 水口东南,即风从西北进,水从东南出。城池原设五关五 门,又建有五座庙。东门有火神庙,建于明朝。北关外建 有奶奶庙(娘娘庙)。西关外有三官庙(道教),建于清 代,后系李氏家庙。南关有龙王庙,始建不详。小东关外 有东岳庙。 东岳庙规模很大,有山门(庙门)、厢房、大殿房屋 百余间,僧侣近百人,庙地几百亩。东岳庙香火兴旺,庙 内还设有阎王殿。栩栩如生的小鬼小判,对生前打公骂婆 、不孝敬父母的儿女和媳妇,下油锅,过奈河桥等,并暗 设机关(暗器),进门一不小心动着机关,将被绳索套头 ,特别阴森可怕。以前老人经常警示人说:一人不进庙, 怕触动机关;二人不观井,怕被人推入井中杀害。东岳王 为铜像,内藏金心。 在龙王庙东南角有小(花)玉皇庙,后塌河中。东门 外有小关帝庙,镇西北角有大玉皇庙,建于明代,庙院内 有一人合抱粗的松柏。海子沿街有小铁佛寺。旧县河南岸 王湾的奶奶庙,建期不详。 旧县古称五门五关十大庙,实际有十一座庙:龙王庙 、花玉皇庙、关帝庙、东岳庙、火神庙、小关帝庙、奶奶 庙、玉皇庙、铁佛寺、三官庙、王湾奶奶庙。全年有四大 庙会,分别是正月二十二东岳庙,三月三沙河南岸王湾奶 奶庙会,三月二十八关帝庙会,十月二十二东岳庙会。除 王湾奶奶庙会外,由于东岳庙、关帝庙的消失,逢会时, 人们都到白果树烧香祭神,统称白果树会。龙王庙对岸还 有山陕会馆。北关内有清朝康熙十六年(1677)建的清真 寺,已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保存完好。火神庙街南头 建有朱氏祠堂,后花园内有一“同善社”。 传说辖口是一块风水宝地,系龙头凤尾之象,龙头就 在龙王庙后(即原先的大街口处),凤尾在西关外三官庙 前,龙头吸东海水,凤尾摇摆昆仑山。它的风水之处在龙 头与凤尾,即龙王庙到三官庙,中间是顺河街,地程相悬 近丈高。别的地方都是西高东低,唯有旧县这段东高西低 ,只有一里之遥,就悬殊丈余。另外此地北有凤凰台(即 后有山),南有沙河(即前有水),古人讲它是块风水宝 地。 1933年农历六月二十三日土匪火烧旧县集后,由李正 坤当“寨长”,重建城墙、城楼和护城河(也叫寨海子) 。并在城墙的西北角北城墙、东北角及朱祠堂后建四座炮 楼,炮楼高达20余米,二层砖木结构,四方形,可容纳二 十余人。城门楼石基砖墙,高10余米,宽7余米,拱形,外 有吊桥,两扇大木门。升起吊桥关住大门,行人难入。城 门楼和炮楼都设有大炮(本地叫火冲子,是一个1米多长, 直径约40厘米,生铁铸成的圆筒,里边装有火药及铁渣等 ,能射到20米以外,有一定的杀伤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