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如此爱你
作者简介
陈之遥,网名GIB,girl in **ack的首字缩写。1980年9月生于上海,法律专业,现居美国,从事金融风险控制。2008年10月,在黑色T61电脑上写下人生中**个既非作业又无关工作的句子:“事情的本质从来不是它看上去的那个样子。”所有的故事都从即可开始。 已出版作品:《白天&黑夜》《这是一支离别的歌》《记忆之莲》《逐爱世界》。
内容简介
Ward打断她,直截了当地说:“你把你*可贵的 品质丢哪儿去了?” 李孜一时语塞,她至今记得那一瞬间的感觉,就 像行骗被识破,又像是被人戏弄。她带着些羞恼,干 脆放弃了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照实回答:“因为这 是个好职业,收入也不坏,所有人都希望我这样选择 。要是我不晕血,也可能去做医生。” Ward大:笑,又问了些不相干的问题,然后站起 来和她握手告别。 那个时候,李孜觉得自己原本前程似锦的人生突 然退去光华,显出如同敝屣的本色。不是因为眼前这 个傲慢的胖子,而是因为不管是说英语,还是执业做 律师,她都说不上喜欢,除了谋生,她找不出一个理 由来说服自己、说服旁人。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的“诚实”,她终究还是得 到那份工作了,在同一间办公室、同一张桌子上,一 干就是三年。 在这三年里面,她鲜有机会和ward共事。整个事 务所上下都知道,Ward对刑事重罪诉讼有种近乎病态 的迷恋,这样的案子的确能带来名声(好的,或者坏 的),却没有多少油水。作为**合伙人,他有这份 资历和实力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案子,而李孜则没有, 人家塞给她什么便是什么,时年二十七岁的她在“食 物链”的*底层埋头苦干,做着那些大同小异的事务 性工作,那些没有**、不善言辞的律师*擅长做的 烦琐事情。 而作为那段回忆的副产品,李孜也连带着想起一 些私人的事情。那个时候她跟Terence(特伦斯)交往 半年有余,她从学校毕业,搬来纽约,和他一起住… …现在他们就要结婚了,回想当时,仿佛还是昨天似 的。 一刻钟过去,车子只前进了不过十米,Ward打开 车门下车,抛下一句:“走过去吧。” 李孜赶紧付了车钱,想问司机那段音乐的名字, 收据却已经递过来了。她下车,追上在前面路口等红 绿灯的Ward,耳朵里却还带着那段音乐,嘴里还含着 那个未曾发出的问句。 “我听说你干得很不错,所有人都说你干得很好 。”Ward边走边说,“但我也听说你提出辞职了。” “不必为此自责,不是因为你。”李孜回答。 Ward大声笑起来:“你倒还有些冷幽默,不过, 别搞得好像我逼你做什么事,我只想让你帮我看一个 人。” “你不是看人很准吗?”李孜冲了他一句。 Ward倒是无所谓,回头对她狡黠地笑了笑,说: “没错,但我也需要其他人的意见,尽管只是偶尔。 ” “可你还没给过我任何跟这案子有关的资料。” 李孜提醒道。 “我不想影响你的独立意见。你只需要知道他被 控杀人。等一下我跟你一起进去,然后我离开,你跟 他单独待一会儿,试着跟他聊聊,然后告诉我,你觉 得他是有罪的还是无辜的。” “我以为破案是警察的事。” “我这人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但我不为有罪的人 做无罪辩护,也不想让无辜的人在疯人院度过余生。 这无关道德,只是个原则罢了。” 李孜想要嘲笑他几句,*后却只是说:“二月十 五*是我在这儿*后**上班,在那之前,我会尽力 帮你。” “倒不用那么久。”Ward笑道,“这案子月底就 要上庭,如果到时候还是没有发现有利的证据,应该 很快就会宣判的,你只需要忍*我不到两周而已。” 在“坟墓”,他们被带到一间灰地白墙的房间里 等候。那是一间约十五平方米大小的屋子,摆着一张 桌子、四把折椅,桌上有个刻着“City of New York Department of Correction”字样的金属烟灰缸, 电暖气的热流扑面而来,叫人昏昏欲睡。 Ward问李孜:“你喜欢芭蕾吗?” 她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十几岁的时候,她经常 听着柴可夫斯基、斯特拉文斯基或者莫里斯-拉维尔 的曲子做白*梦。她喜欢那种简单、澎湃、戏剧化的 音乐,这样的人应该也是喜欢芭蕾的。但是,阴错阳 差,她从没有走进剧场去看过一场真正的表演,时至 **甚至连电影都很少看。 P8-10
陈之遥的《我曾如此爱你》是一本中国当代爱情
小说,主人公李孜是个律师,正面临着婚姻和事业的
双重抉择,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介入了一件陷入尴尬
的刑事讼诉,在她走访证人的过程中,来自于不同的
人的记忆片段逐渐拼凑在一起,真相即将浮出水面,
李孜也开始思考情感、婚姻、人与人之间的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