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想象

拒绝想象
作者: 徐兆正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1.20
折扣购买: 拒绝想象
ISBN: 9787521216349

作者简介

徐兆正,哲学硕士,文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任教于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艺批评研究院。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评论,兼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研究。文章散见《读书》《今天》《文艺争鸣》《当代作家评论》《当代外国文学》《小说评论》等刊物。

内容简介

现实主义语境中的先锋写作可能 1932年,周作人应沈兼士之邀在辅仁大学做过八次讲演,时于2月25日至4月28日之间。这一系列讲演,后来据邓恭三(广铭)的记录编为一册《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收在周作人的自编集里。此书基本上是作者以自身对文学的理解,系统讲述中国文学史的一次尝试,叙述的主线在“诗言志”与“文载道”两端。在周氏的语境,“言志派”是出于个人情感而发的文学表达,“载道派”是系于社会目的而做的道统工作;“言志派”的关键词是性灵,“载道派”的关键词是教训。一言以蔽之,“这两种潮流的起伏,便造成了中国的文学史”① 。今天我们纯粹地看待这种文学的分类,毋论其背后的思想动机或在场的历史语境,大抵也可解释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的发生学问题。 如若根据周作人此后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导言里的说法:“言他人之志即是载道,载自己的道亦是言志。”② 那么在先锋小说以前,诸如“朦胧诗”“伤痕文学”等艺术思潮,虽然看似“言志”,实则一概可以归入“载道派”的文学中去。陈思和先生提出过“共名与无名”的说法,认为当知识分子思考的问题仍然由社会提供,且仅仅是时代的议题时,就说明他还处在一个共名的时代。这种思考与周作人的分类不谋而合。在新时期文学中,真正开启一个作家独立思索由文学自身提出的问题,应当始于先锋小说。从马原的《拉萨河女神》(《西藏文学》1984年第8期)开始的这一批作品,都是文学在特定时期趋向“言志”的体现。当然,所谓“言志”的说法可能也并不十分准确。《迷舟》里有什么个人感情吗?《访问梦境》的文本意义又在哪里?至于《有关大雁塔》,恐怕更是对意义本身的消解。这里便关系到先锋文学中的“言志”问题。现在来看,叙述先锋小说的特色,用区别于“目的”的“审美”去代替“言志”,要更为准确。 文学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先锋作家正是根据这种艺术自觉,将文学切近地引向自身;从文学史的演进逻辑来看,返向自身的欲望,实际也是对此前诸种文学思潮(无论是80年代以前的现实主义文学,还是70年代末以降的“伤痕文学”)的根本拒绝,而它与西方文学史上现代主义对现实主义的反动如出一辙。现实主义是历史本体论,现代主义则是作家本体论,后者借此实现了对线性叙事的克服以及向文本提供自足性的保障。然而,倘若以此看待,问题便愈加复杂了。当我们明确地将先锋文学的起始之处限定在马原于《虚构》中的那句宣言:“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而非刘索拉或徐星等新潮小说中处处表露的偏离与反讽姿态,进而坚持“偏离亦是时代的共名;只有在无名之处,文学才能达到反身的自觉(开始关注文本以内的元素:语言、叙述、声音、距离……)”等想法之际,那么针对先锋文学的历史分期,便又从肯定性的现代主义过渡到了否定性的后现代主义了。 如马原早期的一系列作品,他真正关注的事情便既非故事的内容(写什么),亦非纯粹的形式(如何写),而是将写作这一过程引以为写作的对象(“叙述圈套”),由此公开凿穿了虚构同现实的壁垒。这一点已然接续了芭芭拉·威利对后现代文本特征的总结:向读者宣战,向自我意识宣战,梦想非历史文学,对意义交流不感兴趣。因此,广义的先锋文学固然属于一种“言志派”文学,却同时涵盖了“有所言”的现代主义作品,以及“无所言”的后现代风格的文本。前者以刘索拉、徐星、残雪的小说为代表,后者则以马原、格非、孙甘露的小说为典范。以徐星的《剩下的都属于你》为例,它是那种一望即知的80年代文学,遍布全书的插科打诨则是对以往文学建制的自觉抵制。朱大可称其为“八十年代流氓叙事的范本”,也无妨说它的反英雄、反崇高、反道德,都不是在反对英雄、崇高或道德本身,而是在有意识地用被提至空前高度的幽默来重新恢复人的主体地位。在“有所言”这一脉里,作品或者有作者自述低回的影子,或者被写成一份惊心动魄的生存寓言,但不论怎样,文学与生活的敌意都或隐或显地存在着,而在后一脉“无所言”的作品里,对峙的情形便不存在。 清醒、觉悟的目光,在徐兆正的《拒绝想象》中看到了。 ——刘震云 这些评论文字,犀利却有理,扎实又实在,基于现状而不忘梦想。我很愿意,向热爱文学和文学批评的读者朋友,郑重推荐这位优秀的青年批评家。 ——李洱 哲学的素养和中西文学的熏陶,让他的评论有极强的内在张力、宽阔的视野和很好的可读性。一部高水准的评论集。 ——洪治纲 机敏、凌厉、有如寒光四射的刀锋。徐兆正这些充满思辨和雄辩气息的文字,让我想到,真正的批评不仅仅是文学解读和文学阐释,更是一场和读者共同进行探险的文学旅途。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