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弘一大师讲佛

听弘一大师讲佛
作者: 郭林生
出版社: 中央编译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14.84
折扣购买: 听弘一大师讲佛
ISBN: 9787802117174

作者简介

郭林生,国家注册培训师、助理经济师,现任深圳华商世纪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聚成集团河南、郑州、兰州分公司执行董事,聚成华商书院总经理。作者深谙学之道,其所领导的华商书院是国内最知名的国学高端学院,以“育商海领袖,铸中华商魂”为宗旨,以“尊德问学,修己安人”为院训,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提供学术支持,课程融合了国学、帝王学、现代企业管理学、素质管理学等学术精华,更重于“博学”,赢得了众多企业家学员的好评。

内容简介

取法天地间 取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功。 ——弘一法师 佛法以其自身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阐释对世界和人生的各 种看法,从而让我们更加清晰而正确地认识到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 之间的关系,进而达到和谐统一的圆融境界。在佛法中,一直都在强调众生 平等,而且指出世间的万物皆有佛性,这样就不是将人与自然隔裂开来,而 是使之融合在了一起。释迦牟尼普度众生的苦心在于希望所有的人都可以从 与自然界的各种现象的接触之中学习并且领悟到佛法。 自然界本身就是有规律的,而这其中也蕴含了无限的禅机。所谓春有百 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自然界本身就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着,而人作 为自然界中的一分子,更是应该了解并且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并且最终达到与 自然的和谐、圆融。而佛法中的圆融思想正好可以帮助我们处理当今和未来 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心灵等的各种的矛盾冲突,从而达到了人与自然 和谐而圆融的人生境界。 而和谐必不可少的内涵,首先表现于人天的和谐。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 自然,同时也影响自然;自然也制约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人与自然唇齿相依 、血肉相连的依存关系,正为人类科学的高度发达、人类随心所欲驾御自然 能力的畸形发展所稀释。但是,就人而言,地球是我们的立根之本,谁都有 权来保护它的生态平衡,要是破坏它的生态平衡,就是自掘坟墓。几千年来 ,我们都遵循着古训,在这片沃土上休养生息,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但有些 人却忘记了先贤的格言,丧心病狂地无休止破坏这和谐的环境,大开杀戮, 乱采乱伐,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从而引发了天灾人祸,这是大自然对 人类的一种回敬,这是告诉人类——住手!否则人类将被自然界这无法抗拒 的力量吞没。 因此,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陈兵教授认为, 关键在于治好人心,所谓“心净则国土净”。佛法圆融观教导人类:自然界 作为人类主体(正报)之“依报”,与人类息息相关,乃人类自身的一部分 ,并非只是征服的对象。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发及破坏,必然导致人类主体 自身的不和谐,产生水旱地震等自然灾害,滋生各种疾病。经济建设应从整 体思维出发,进行集约式综合资源开发,兼顾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可持续发 展。 陈兵教授特别提到,“全人类如若能掌握圆融的智慧,指导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人与自心等关系的处理,则一个和平、和谐、发展、生态良好的 新世纪之创造,殆非难事”。 所谓“取法于天地间”,自然界本身就是时时处处都充满着智慧。一切 自然现象存在的背后都隐藏着一双规律的手。因此,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并领 悟到自然界的诸多智慧,那么,这必将能增加我们在生活中的智慧,从而过 得更好。而在佛的世界里,哪怕是一棵毫不起眼的树苗,它其中也蕴含着无 限的禅机。 有一位信徒在佛殿礼好佛后,便信步到花园散步,碰巧看到园头(负责 园艺的僧众)正埋首整理花草,只见他一把剪刀在手中此起彼落,将枝叶剪 去,或将花草连根拔起,移植另一盆中,或对一些枯枝浇水施肥,给予特别 照顾。信徒不解地问道:“园头禅师,你照顾花草时,为什么将好的枝叶剪 去?枯的枝干反而浇水施肥,而且从这一盆搬到另一盆中,没有植物的土地 ,何必锄来锄去?有必要这么麻烦吗?” 园头禅师道:“照顾花草,等于教育你的子弟一样,人要怎么教育,花 草也是。” 信徒听后不以为然道:“花草树木,怎能和人相比呢?” 园头禅师头也不抬地说道:“照顾花草,第一,对于那些看似繁茂,却 生长错乱,不合规矩的花,一定要去其枝蔓,摘其杂叶,免得它们浪费养分 ,将来才能发育良好;就如收敛年轻人的气焰,去其恶习,使其纳入正轨一 样。第二,将花连根拔起植入另一盆中,目的是使植物离开贫瘠,接触沃壤 ;就如使年轻人离开不良环境到另外的地方接触良师益友,求取更高学问一 般。第三,特别浇以枯枝,实在是因为那些植物的枯枝看来已死,内中却蕴 有无限生机;不要以为不良子弟都是不可救药,对他灰心放弃,要知道人性 本善,只要悉心爱护,照顾得法,终能使其重生。第四,松动旷土,实因泥 土中更有种子等待发芽;就如那些贫苦而有心的学生,助其一臂之力使他们 有新机会成长茁壮!” 信徒听后非常欣喜地说道:“园头禅师,谢谢您替我上了一课育才之道 !” 育花如同育人,自然界就是这样的巧妙,将一个个深刻的道理寓意于一 草一木之中。不仅是佛教,在中国的道教和儒家学说都十分讲究天人合一的 观点,十分注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都从自然界中提炼出不少的真理 来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每个个体的心灵纯洁与否、与人间的和谐,以 及世间天地人的和谐相应,有着莫大的关联,佛法特别注重心灵涵养给予社 会、自然那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力。因此,我们在日常繁忙的生活和工作中 不妨抽空多多加强心灵的涵养,并同时亲近自然,让自己保持一种与自然和 谐的身心平衡的状态。 P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