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未解之谜/探索发现阅读系列](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191101/22/20191101224955582.jpg)
出版社: 黑龙江美术
原售价: 19.80
折扣价: 11.10
折扣购买: 宇宙未解之谜/探索发现阅读系列
ISBN: 9787531845461
生物进化的过程如此漫长,把它和恒星演化的时 间去对比没有什么不恰 当。我们知道,天上有的恒星那样年轻,甚至爪哇猿 人曾经是它们诞生的见证 人。在这种恒星周围的行星上,目前**生物还来不 及形成。我们也知道,大 质量恒星发光发热只有几百万年,这对于生物进化实 在太短暂了。看来合适 的对象只有从质量相当于或小于太阳的恒星中去找。 银河系大约共有恒星千 亿,其中*大多数的质量都算“合格”,这是因为质 量较大的恒星终究甚少。 除了百分之几的少数例 外,银河系中恒星的发热年代 都很长,足以使智慧生物渐 渐形成。但尚不清楚的 是这些恒星有没有行星 围绕着它们转,因为只 有在围绕恒星公转的 天体上才能具备液态 水所需的温度。可惜 天文学家对别的恒星 周围的行星还一无所 知。由于它们实在太遥远,即 使离我们*近的一些恒星确 有这种伴侣天体绕它们转,人 们也还来不及做到用望远镜 直接观测这些微乎其微的对 象。可是话又说回来,别的恒 星周围也有行星绕着转,这是 极有可能的;首先,人们要打 破生活在一个独特太阳系中这 样一种概念的束缚。科学发展史 曾一次又一次地表明,那种把人类 放在宇宙中特优地位的想法,都是错 误的信念。 我们已经了解,宇宙物质的角动 量很可能使单星周围形成行星系。人 类自己所处的行星系也支持这种观点。 巨大行星木星和土星甚至以它们的卫 星群在周围组成了具体而微的“行星 系”,看来这也要归因于角动量。因此, 单星周围都有行星系在运转的假想是 合理的。 如果在恒星形成的过程中由于角 动量因素而产生了一对双星,那么即 使在此以前行星曾经出现过,它们也 应该在不长的宇宙演变岁月中不是落 到其中的一颗星上,就是被甩到宇宙 空间。因为认真观测表明半数以上的 恒星是双星,所以银河系整个算下来 还剩大约400亿颗恒星伴有行星。 问题又来了:这些行星与各自恒 星的距离是否合适呢?一个 行星至少应该满足的条 件是它与所属恒星的 距离使得辐射在 它表面造成液态 水所需的温度。在 太阳系中,水星极 靠近太阳,而离太 阳比火星*远的所有外行星则*阳光 照射太弱,不够温暖。别的恒星周围 的行星我们始终还没有见到,怎样才 能知道它们之中有多少已经具备了距 离恒星恰到好处的条件呢?我们的办 法只有和自己所处的行星系类比。地 球无疑地处在太阳系生命带内 部,火星和金星靠近此带 边缘。“水手”号探测器拍 到的照片表明,火星表面 的荒凉程度和月球表面类 似。尽管火星有大气并且 含有水分,但是从在它表 面上着陆的一系列“海盗” 号探测器经过取土分析后 并没有发现生物细胞的任 何迹象。苏联的一批探测 器测到的金星表面温度超过450 摄氏度,所以金星也不是生物 栖息的场所。在太阳系中 我们似乎是独此一家。 只要仔细想想,一个行 星必须同时满足多少条件 才能栖息生物,我们就会明 白,天体具备适于生物的气 候是多么稀罕的巧合。1977 年,在美国航空航天局工作 的科学家迈克尔·H·哈特 指出,只要把我们对太阳的距 离缩短5%,地球上的生物就会因热不 可耐而不能生存;这段距离只要加长 1%,地球就要被冰川覆盖。我们所居 住的行星伸缩余地是不大的,因此他 认为,外部条件合适,使生物能进化到 较**阶段的行星,在银河系中*多 只有100万个。 在某个行星上如果适宜的气候能 维持足够长的年代,生命确实会形成 吗?这个问题应该去问生物学家,而 不是天文学家。不过天文学家也能帮 一点忙,他了解,除了少数例外,整 个宇宙中化学元素的分布大体 上是相同的,银河系中离我 们*遥远的恒星,甚至别的 星系中的恒星,它们的化学 组成和太阳一样。没有由硫 组成的恒星,也没有由汞组 成的云团。压倒多数的情况下 宇宙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氢,其 次是氦,再次才是其他的化学元 素。我们可以向生物学家保证,即使 是在一个遥远的,但气候适宜的行星 上,他也能找到构成一切有机分子所 需的各种物质。射电天文学家在气体 云发现了名目繁多的各种有机分 子,其中有乙醇和甲酸,有氰化 氢和甲醚。当然,从这类简单 有机化合物向那些构成生命. 基础的复杂分子演变,是一条 漫长的道路。让我们假想。凡 是可能孕育生命的场所,生物实际 上都已出现,那么银河系中可能有着 100万个居住生物的行星,这些生物也 许各自都已演变了40亿年,只不过它 们理应处在各自不尽相同的进化阶段 罢了,甚至有些行星上的生物已达到 智能生物阶段了。 P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