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为世界人的迷思(中国近现代留学生的表象史研究)/珞珈国学丛书研究系列

学为世界人的迷思(中国近现代留学生的表象史研究)/珞珈国学丛书研究系列
作者: 余婉卉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85.00
折扣价: 59.50
折扣购买: 学为世界人的迷思(中国近现代留学生的表象史研究)/珞珈国学丛书研究系列
ISBN: 9787100176859

作者简介

余婉卉,武汉大学文学博士,在清华大学哲学系完成博士后研究,2012年迄今任教于武汉大学国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诗学、域外中国学研究。已在《文学评论》《读书》《中国学术》等刊物上发表文章数篇;出版译著《文学体验导引》《温德先生》等;编选《清华国学书系?冯永轩文存》。

内容简介

留学,绝非单纯地“学”,它更意味着从故土移居异域,为求索新知,必得拓展新的自我,适应陌生空间,熏染别样风习。本书即聚焦于晚清至1949年之间的中国留学生形象。此处,“留学生”特指由中国去往异国获取学位、考察、访学、游学的中国人,他们所处的叙事空间可为中国,亦可在境外。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风东渐,留学生是中国与世界对话的重要载体;彼时人士对留学生的认知,涉及自我认同、民族国家建构、文化冲突等重大命题,其中有会通,亦有撕裂。因而,从表象社会史的层面而言,“时人眼中的留学生”这一话题相当值得探讨,以此为圆心,其半径可以覆盖至一系列思想概念的形成、变异和传播。 表象史,是新文化史(new cultural history)的一大研究领域。形成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新文化史注重考察历史中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层面,提出用文化的观念来解释历史,在方法上借用文化人类学、语言学、文化研究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文学、语言、符号、仪式等文化象征的分析,解释其中的文化内涵与意义。而表象史,则被英国学者、新文化史研究名家彼得?伯克(Peter Burke)界定为:对自我、民族及他人等的形象、想象及感知的历史或如法国人所称的“表象社会史”。表象史既注重视觉和文学的形象,亦关注头脑中的意象。无论在美国还是法国,对集体表象的研究都是新文化史的中心。 重塑晚清民国的留学生形象。 本书借助于形形色色的文本重现晚清民国的留学生情境。一方面,政府文件、新闻舆论、研究著作、游记、日记、书信等各类材料构成了有关留学生形象的“实录”与风评,可称为“非虚构”(non-fictional)文本。一方面,小说、戏剧等现代文体观念中的“虚构”(fictional)体裁也常注目于留学生,借助经验及想象,钩织出一幅幅留学生肖像甚至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