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 至暗黎明
作者简介
黄孝阳(1974—2020)著有长篇小说《人间值得》《众生:迷宫》《众生:设计师》《旅人书》《乱世》《人间世》等,小说集《我永远忘不掉那个夜晚》《蜻蜓》等。提出“量子文学观”。曾获紫金山文学奖、钟山文学奖等。有作品入围“腾讯探照灯书评人图书奖年度好书榜(年度长篇小说10种)”“深圳晶报年度十大文学好书”“凤凰网网友票选年度十大好书”等。
陶林1982年生。著有长篇小说《少年幸之旅》系列、《丁香岛之恋》、《红结忆》,小说集《一场世界性争论》,文学评传《莫言的故事》等。曾获紫金文艺评论奖、长江文艺评论奖等。曾为《凤凰周刊》《新京报》《中国新闻周刊》专栏作家。为江苏省作协第七届签约作家。
内容简介
第一章吴家桥
1
莲河镇北,王文举和何辅汉两人带着各自人马,呈“品”字阵形拦在大路上,阻住了新四军的去路。已经构筑好了防御工事,鹿角、铁丝网、轻重机枪、掷弹筒、手榴弹、迫击炮都摆好就位,只等上面一个命令。双方荷枪实弹地对峙着。
静默无声,只有群鸟在聒噪。
“你们是新四军哪个部分的?我们卫司令有话,友军到此,恕不接待。”何辅汉举着铁皮喇叭喊话,打破了平静,“请你们从哪边来回哪边去!否则因误会而产生摩擦,破坏统一抗战大事,全由你方负责!”
管蔚然就出面喊话:“我方是新四军北上先遣纵队。根据我军军部与战区司令长官的商议结果,全军移防盐州敌后,请给我军移师的方便。”
何辅汉说:“对不起,鄙人没有收到上面任何关于贵军移动的消息,不能放行!”
王文举这时候就笑眯眯地站出来调和了:“对面应该是鼎鼎大名的管队长吧,大家都是自己人,兄弟我绝对不会为难你们的。烦你找找上面,从上面撂一句话下来,我跟何团长,一定会礼送贵军过境的。”
“王文举你这个王八蛋,你他娘的又回来守莲河啦!”丁聚元从新四军这边站了出来,气呼呼地骂,“耍了老子一把,你拍拍屁股走人,怎么今天还有脸做拦路狗!”
“丁大当家的!吕司令让你滚蛋,没想到你这个土匪,丧家之犬,居然去投了共。有你在,我想这个莲河,你们更过不去了!”
何辅汉举着铁皮喇叭嚷嚷,把自己的轻蔑也毫无掩饰地传了
过去。
“何辅汉,你这个打黑枪都没能耐的货!老子今天就在这儿,有能耐再来啊。你敢不敢让我向我的兄弟们喊话,看他们是愿意跟我走,还是跟你干!”丁聚元底气很足。
果然如丁聚元所说,王文举和何辅汉麾下很多士兵,听到了丁聚元的声音,纷纷互相转告:“丁大当家的回来了,他去了新
四军!”
何辅汉转身看着这些人,大声叱责:“丁聚元是匪,是共匪,不许瞎传!违令者以乱军心论,立刻枪毙!”
双方骂战归骂战,仅仅只是在对峙。
王文举、何辅汉的人没人敢放一枪,管蔚然的新四军也没有再向前半步。直到中午,新四军两千人的先头部队悄无声息地集结完毕,士兵们利用树木、芦丛和草丛作为掩护,吃着干粮。
管蔚然的电台收到了上级的命令,后续第一批五千人的部队已经在下游的江都全部渡江完毕,两位老总也已经安全过了江,新四军东进的三分之一主力已经到达江北,江南军部也在皖南向东慢慢移动,如果先锋开路部队走得顺利,后续的人马按计划也会走这条路北上。
管蔚然顿时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不过,有七千人的精兵强将做后盾,他还是自信满满的。上级来电还说,韩光义部已经和日本小野部交火,立足江北,首当放下成见,驰援韩部。
电文说得明白,可是莲河被吕、黎的人硬生生地拦着,怎么过?
总不至于硬闯吧。管蔚然踌躇不前。
王文举又举着铁皮喇叭出来喊话:“新四军的兄弟们,我们吕司令传来话了,你们可以过平州了。不过,要按照我们指定的路线走,如果你们同意,我即刻给你们放行指路!”
管蔚然一时不知底细,忙找老余、丁聚元来商议,会不会是吕天平给自己下套。
丁聚元的意见很明确:“平州的底子不过五六千人,以我们新四军的实力,他们要十倍于我们才能吃得下。况且,我们后续还有五千精兵,怕他们个鸟!再说,还有那么多我的老部下。老管,向前冲,不怕!”
有了丁聚元的这番话,管蔚然吃了个大定心丸。他一推自己鼻梁上厚重的眼镜,下定决心,道:“不耗在这儿了,走!”
王文举让人把铁丝网和鹿角给搬开,让出一条道来。
管蔚然令人吹集结号。很快,他的先遣纵队就集结完毕,各部按照两人队形,背着枪械行囊向莲河镇开拔。
王文举握着管蔚然的手,讪笑道:“管指挥,一路走来,辛苦了。你们真厉害啊,就这么不声不响地过了江,到了莲河。要不是你们主动派联络官来找我们,可能过了莲河,我们才发现。”
管蔚然笑笑说:“行脚四方,过贵宝地。化个缘,唱个喏,也是必须的!”
王文举解释:“我真不是刻意为难管兄,实在是守土一方,责任在肩。吕司令派罗耀宗飞马驰来,让我们放行,你看,我一刻都不会耽搁。还有,既然你来了,老丁也在,大军先开到五里铺去休整一天,你老管一定给我面子,晚上到望江楼,嘿,兄弟们好好喝一顿。那里,可是咱黎司令开第一枪杀鬼子的地方。咱们一杯酒尽释前嫌,酒足饭饱,明天继续上阵杀小日本!”
管蔚然被王文举这番热情搞得有点头大,推辞不好,不推也难办。何辅汉则在一边冷着脸,不愿与新四军的任何人搭一句腔。
◇黄孝阳、陶林长篇抗战力作庆祝建党100周年真诚献礼之作
◇在大军压境和谍影憧憧中保卫孤城,一决生死;一次次的浴血奋战都是为了重整河山,奔赴光明
◇每个春天,为这片土地热血牺牲的人们从土壤里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