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万四千问

八万四千问
作者: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译者:严望佳//戚淑萍
出版社: 深圳报业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8.40
折扣购买: 八万四千问
ISBN: 9787807097396

作者简介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当今具有影响力的佛教上师之一, 公认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仁波切。 秉持不丹藏传佛教优良传承,倡导无宗派运动。 著作《正见》引发中国知识分子学佛热潮, 另著有《人间是剧场》《佛教的见地与修道》《不是为了快乐》等多部著作。 曾导演电影《高山上的世界杯》《旅行家与魔法师》。 建立“悉达多本愿佛学会”,全球设有十一处教学与修行中心; 创办“钦哲基金会”与“莲心基金会”两处公益机构; 发起“八万四千”公益计划,目标是将所有佛陀的教言翻译为现代语言,并免费与大众共享。

内容简介

1.为什么我在这里?我是怎么成为现在的我的?为 什么我对某些人和事物有强烈的好恶,而对其他的人 和事物却漠不关心?为什么我是中国人而不是阿拉伯 人,为什么我选择出生在北京而不是摩洛哥?为什么 我甚至有“心”?总之,佛教怎么解释,为什么事物 是现在这个样子? 佛教认为,我们以这样的形态存在,事物以这样 的形式呈现,是因为数以亿计的因和缘,每个因缘又 有其自己数以亿计的因和缘。所以即便我们诞生在同 样的家庭和环境中,也会有数以亿计不同的因和缘, 使得一些人害怕蜘蛛,可把龙虾腿塞进嘴里时却没有 任何不安:使得一些人看到鲜血就眩晕,却把生鱼片 视为无上美味。 但是有一个因我必须单独强调,那就是我们的心 识。这是最大的一个因。如果没有心识,就不会有生 命,也就无法体验其他因带来的负担与快乐。 2.仁波切,有些相信万能力量的人对佛教中因果 与缘起的概念持怀疑态度,您对此有何看法? 对于相信存在一种万能力量的人来讲,万能力量 本身就是因缘——虽然在究竟意义(胜义谛)上,那可 能是他们相信的唯一的因缘。当然,在相对意义(世 俗谛)上,我不认为他们的意思是,当煮蛋的时候, 在煮蛋这件事中存在一个上帝或万能的力量,如果真 是那样的话,只需要向上帝祈祷鸡蛋被煮熟就可以了 ,并不需要加水、点燃气,或者创造其他煮蛋的因和 缘。 不同的人总会信仰不同的对象,他们各有自己正 当的理由。不同的人也会对其他人的信仰抱有怀疑, 他们也有自己正当的理由。对于佛教徒来讲,相信万 能力量是一切事物发生的因,这种观点是非常可疑的 。佛教徒不愿意认为万能力量在背后操纵一切,因为 佛教徒会想,如果万能力量有那样的能力,那么他也 一定有慈悲。为什么他还让我们痛苦?他不是慈悲的 吗?因为有能力,他应该解决所有的问题,而不应该 坐视我们的痛苦。所以佛教徒更愿意相信,万能力量 不是导致一切的终极的因,事物的出现与消失是由于 无数的因和缘。 对于一个佛教徒来讲,万能力量的创造者是人自 己的心识——就是前面我提到的那个心识。因为我们 的心识相信万能的力量创造了我们,于是我们认为上 帝存在。所以其实是我们创造了上帝,然后再把创造 我们这件事归功于他。 3.没有宗教信仰或者崇尚物质主义的人也不相信 佛教中因果和缘起的概念,您对此有何看法? 没有宗教信仰或者崇尚物质主义的人并不是不相 信因缘,只是他们对于因缘的理解有限,因而只相信 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因缘。他们不能接受全部的因缘 ,那是小小的心识弄不懂、想象不到,也够不着的。 换句话说,他们或许能理解经历了家庭悲剧的儿童为 什么长大后会变得抑郁,但他们不会去想这个人最初 为何选择出生在那样的家庭。 再比如,父母送孩子去上最好的中学或大学,希 望最后孩子能找份好工作。父母们相信自己已经尽一 切可能来创造有利条件——有利的因缘,但很多时候 ,孩子依然没能找到好工作,或者第一天上班就被诊 断出胰腺癌。父母或许会认为这很不公平,他们会痛 苦,会怪罪他人,或许还会变得愤怒,尽管自己都不 知道为了什么而愤怒。这说明他们忘掉了隐性的因和 缘,那些因缘可能是在过去世中累积的。 所以,仅仅片面地而不是完整地理解因缘,使得 人们陷入各种各样的希望与恐惧之中,并最终引向痛 苦与悲伤。 P2-P5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四年来创作的作品 “佛法能够解决你们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