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实验教程](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0106/01/20220106013057724.jpg)
出版社: 科学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47.30
折扣购买: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程
ISBN: 9787030710215
第一篇绪论
第一章人体解剖学实验概论
一、人体解剖学实验的性质与任务
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体,关注的是人体的组成、系统构成、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位置功能,各部位层次结构、器官和结构的配布,断面形态结构,以及这些结构的临床联系。人体解剖学属于形态学范畴,即所有的结构是有几何形状的,有的结构比较宏观,肉眼就能很好分辨,有的结构比较微小,要借助放大镜甚至显微镜才能分辨。活体上的结构是变化的,即从出生到死亡的不同时期,甚至一天 24小时都在变化着,这就是态的概念。因此,学习和研究人体解剖学的主要方法就是要解剖人体(尸体),观察、测量人体各部分结构,探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随着技术的进步,还可以借助医学影像技术、三维成像技术进行人体的影像学研究,这样就可以以活体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到动态的结构。在对特殊结构进行研究时(如神经系统的神经传导通路的研究),常需要借助各种神经束路示踪技术来进行。由于人体标本受到材料和制作技术的限制,有些结构需要借助模型来显示,所以在人体解剖学实验中,模型观察和制作也很重要。
根据学习和研究的目的、方法不同,人体解剖学实验分为观察性实验(基础性实验)、尸体解剖和创新性实验。观察性实验是基础,是其余几类实验开展的前提。创新性实验即结合各种解剖研究技术(尸体解剖、影像解剖、血管铸型、神经束路示踪技术等),探究人体某些特殊结构,探讨其生理和临床意义。另外,断层、腧穴、功能解剖等属于综合性实验。
(一)观察性实验(基础性试验)
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来阐述人体构造、正常器官形态及发生发展的科学,是重要的基础医学学科(生物医学课程)。本课程有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脉管、感官、神经和内分泌九大系统。其目的和任务是通过观察人体标本和相关模型,认识和理解人体的系统组成,各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理解其主要功能,了解在发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各类畸形,并能联系性地思考临床相关问题。
观察性实验的基本要求是学会用解剖学的方法正确认识人体各系统结构,建立好形态学的思维方式以及相关临床问题分析方法,学会使用常规的人体解剖测量工具和方法,学会用简图解释人体结构和功能。
(二)尸体解剖
局部解剖学是在系统解剖学知识的基础上,阐述人体各局部区域结构和器官的位置、毗邻以及层次关系,并适当联系临床应用的科学。医学生学习局部解剖学的主要目的是在学习临床课之前,通过实地解剖而牢固掌握人体各部位解剖学层次,各部位和重要结构的毗邻关系,训练解剖操作技术,为手术技术的培养打下基础,培养用解剖学的观点、知识和技术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为临床主要课程的学习,尤其是外科手术学的学习打下比较坚实的解剖学基础。
(三)综合性实验
断层解剖学实验是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借助人体断层标本、影像图谱和视频,学习和研究人体结构在断面上的配布规律、变化规律,学会用影像解剖的方法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同时为医学影像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解剖学基础。
同理,腧穴解剖、功能解剖实验均是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研究和学习人体穴位规律、结构与功能,尤其是运动功能的关系。
(四)创新性实验
创新性实验指的是借助经典的、新型的解剖学技术和方法,对某一个解剖学课程进行设计并实施研究,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的对象是人体,研究的方法是解剖学方法或形态学方法,研究的目的是解决人体解剖学尚待解决的基本问题或解决临床来源的解剖学问题或为临床创新提供解剖学依据。
二、人体解剖学实验课程学习形式与手段
(一)实践
学习解剖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最好的方法还是在实践中学习。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形态学科最大的特点是知识是有形的,人体的每一个结构、每一个器官都有其特有的形态、位置和毗邻关系。获得这种有形的知识,当然要眼见为实,通过自己的双手解剖尸体,获得对人体大体结构的认识。所以,解剖学实践不只是为了验证前人已经总结出来的知识,它本身就是一种获取解剖学知识的绝好方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
(二)实践的形式
1.观察与测量解剖标本、活体观察与测量、医学影像图片和视频的解剖观察与测量、虚拟人体解剖软件观察与测量。
2.尸体解剖按部位和层次解剖、解剖标本制作、特殊解剖标本制作。
3.人体结构图的绘制结合标本观察和制作,结合生理功能解读。
4.解剖和临床问题讨论。
5.参观临床手术。
6.必要的动物实验等。
三、人体解剖学实验课程学习目的
(一)知识和技能培养
通过人体解剖观察标本、模型、虚拟解剖软件和尸体解剖等多种手段的训练,培养扎实的解剖学理论基础,获得丰富的解剖学知识,锻炼基本的解剖和手术技能,初步了解人体解剖学研究的基本技术。
(二)素质培养
人体解剖学实验课需要面对人体标本,需观察、动手测量和解剖,分组讨论,通过多种实践环节,养成善于思考、讲究科学、勤于动手、事必躬亲、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科学作风;培养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创新精神。
(三)人文素质和医德医风培养
因为人体解剖学实验对象是人体,材料来源于遗体捐献,如果没有这些大爱无私者捐献遗体,解剖学的研究和我们的学习就无法完成,他们是大体老师,值得学习和景仰。在学习过程中,师生始终都要怀着谦卑之心、仁爱之心、崇敬之心。
在人体解剖学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前辈做出过非凡的贡献,正因为有前人的成就,才奠定了现代医学的进步。结合人体解剖学实验,这些功勋人物、感人的科学故事是激励我们学习的生动的素材。
人体解剖学实验课适当结合临床问题进行讨论,通过早期结合临床,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建立起为人类健康事业奉献终身的志愿。
第二章人体解剖学实验课程基本要求
第一节纪律要求
一、遵守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行为规范
1.进入解剖实验室要规范着装,轻步走路,小声说话。
2.面对标本和遗体,要肃穆、敬畏、尊重。
3.不能带食品及其他与学习无关的物品进入实验室。
4.实验课需提前
10分钟到达实验室,否则记迟到。
5.书包、雨伞等物件,应当放至室外指定场所,不要带入实验室内。
6.不要移动标本模型,不允许将标本模型搬至其他实验室或带出实验室。
7.爱护实验室一切设备设施,不允许学生调试空调、排风、送风设备。
8.未经教师许可,不准动用电脑。
(二)技术规范
1.观察标本时,需用无齿镊操作,不可直接用手或其他尖锐物品提捏、钳夹标本。
2.所借用模型,按期归还。
3.做到分组学习,各有分工,相互协作。
4.在每次解剖前、解剖结束时均需清点、记录局解手术器械。如有遗失,应仔细寻找,找到为止。解剖后器械需清洗、擦干,交由教师过目,放回原处。
5.保护好自己,解剖时戴好手套,解剖结束后用肥皂洗手。如有受伤,请教师及时处理。
(三)卫生规范
1.爱护实验室卫生,课后组织打扫。
2.不乱丢垃圾,生活废物和解剖废物要分别放置在指定的垃圾箱。
3.地面不允许留有水渍、污渍。
4.实验室定期检查卫生,如有违反,责令教师和学生重做。
二、其他要求
1.着工作服,不准穿拖鞋。
2.修剪好指甲。
3.服从教师安排。
第二节标本、模型观察与记录
一、观察
人体标本是经过甲醛固定的,其质地、颜色、外形都与活体有很大差异。观察标本时需要注意几个要点:
1.确定标本处于解剖位置和正确的方位(上、下、左、右、前腹、后背),必要时与活体进行比较。
2.确定标本类型。
3.按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
4.按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外到内的顺序进行。
5.必要时进行解剖学测量。
人体结构模型是为了帮助理解人体结构而设计制作的,主要用于理解人体某部分的结构和形态,一般都经过放大,需要结合标本来观察。
二、记录
(一)文字描述法
描述标本的名称、来源(有时候用动物内脏代替人体标本)、形态、分部、显示的主要结构名称、各结构之间的毗邻关系。注意方位术语的运用、解剖学名词的应用。
(二)简图法
用简图描述所观察标本的位置、形态、结构。绘图用铅笔,必要时在坐标纸上绘制以确保比例适当,按正确的解剖学方位展现。图的序号和名称记录在图的正下方。
(三)文字描述和简图相结合
文字描述法示例:
胃的观察。
正常成年胃标本,甲醛固定。
胃质地柔软,为空腔脏器。上口为贲门,口径约 20mm,下口为幽门,管壁较上口厚(有环行幽门括约肌),口径约 15mm。胃的形态为弯曲的囊状,两缘呈开口向右的弯曲,右侧缘短,称胃小弯,在近幽门处有一明显的转角,称角切迹。左侧缘长,在贲门处走向左上方形成胃底部,然后凸向左,走向幽门。切开胃前壁,测量其厚度约 8mm。胃内壁有黏膜皱襞,在胃底部呈网格状,在胃体部呈纵行走向,胃小弯侧比较密集,有 7~ 8条。
简图法示例见图 2-1。
图 2-1 简图法示例图
第二章人体解剖学实验课程基本要求 005
第三节实验报告的格式、书写要求与要点
1.每一解剖部位解剖结束后均需在 24小时内完成实验报告并交给带教教师。
2.报告书写要规范、整洁,否则需要重写,直到符合基本要求。
3.文字一律用钢笔书写,绘图用铅笔或红蓝彩色铅笔。
4.报告中的图要手工绘制,标线用铅笔,线条要平直,结构用中文标注,图的名称写在图的下方,图占用的空间不论图复杂与否,都应在报告纸的中央,两边不能再有文字或其他图(图 2-2)。报告中的表一律用三线表,表头要有表号、表的名称,表的说明写在表的下面,表占用的空间应是两端顶格(表 2-1)。
表 2-1 手的神经支配总结表
图 2-2 实验报告图的示例
神经名称肌支分布皮支分布损伤后畸形损伤后感觉缺失
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
说明:桡神经在手部的主要分支正中神经在手部的主要分支尺神经在手部的主要分支
书写格式:
实验题目×××部位的解剖(居中)
一、解剖小组成员二、材料编号三、解剖时间四、解剖步骤(简明写主要步骤和关键步骤,可用箭头表示)五、暴露的主要结构观察与测量(有文字、有图,测时要有数据,重要的发现可用手机照相打印,粘在报告纸上)六、变异记录七、小结(就解剖中获得的经验体会小结,包括失误的分析)
(易西南)
第二篇实验基本技术
第三章人体解剖学基本测量技术
第一节解剖学常用测量与方法
人体测量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按照一定程序,科学地应用测量技术,按照标准化的方法与步骤严格地进行质量控制。这里简单介绍解剖学常用的测量方法。
一、长度测量
长度测量比较简单,最重要的是准确定点,其次是选好合适的测量仪器。有些骨的测量需要特殊处理,如骨盆与髋骨的测量,在测量骨盆之前,应先将左右髋骨和骶骨组合起来,用蜡片分别嵌入左右耻骨联合面之间和左右耳状面之间,使之紧密地贴附在一起,然后用丝线绑扎牢固,各项骨盆长度测量均应在组合好的骨盆上进行。
二、周长测量
测量颅的周长时,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