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耕耘集/荔园国学丛书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分 南书房讲记
引子:“南书房夜话”旨趣
坐落于市中心的深圳图书馆背靠莲花山,面向振翅欲飞的大鹏双翼楼,人流如织,书香漫溢,早已是深圳读书人心中的清幽胜地和这座年轻城市的重要坐标。为了更好地发挥这块文化地标的作用,从2013年开始,图书馆将临街的餐厅改造成一间宽敞明亮、陈设雅致的大阅览室,起名“南书房”,取阳光和煦、心灵熨贴之意。除了一般的书籍陈列和读者阅览功能以外,在南书房里还举办了一系列的读书拓展活动,包括讲座、对话、展览等,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成为深圳图书馆服务于社会公众的一个新亮点。在林林总总的活动当中,创办于2014年11月“深圳读书月”期间的“深圳学人 南书房夜话”文化沙龙,可以说是“深图人”颇具匠心、倾力打造的一个思想园地,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社会影响力也初显。作为这个项目前三季活动的策划者、参与者和见证人,我想就这个论坛的旨趣和主题谈点看法。
“南书房夜话”的首场论坛是2014年11月8日举办的,当时出场的嘉宾有韩望喜、姚中秋、魏甫华、王绍培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南书房夜话”的主要策划人都出席了活动。我当时不在深圳,不太清楚第一次对谈的话题“为什么是儒学?—21世纪中国文化的复兴”是怎么确定的。后来才知道,大家一开始就对谈儒学问题有兴趣,很快便达成了共识,这和创作《人文颂》以来的思路与情结是有某种延续性的,而话题的直接诱因大概与杜维明先生的新著《二十一世纪的儒学》有点关系。对于谈儒学,我当然充满了热情,作为深圳图书馆理事会的成员,也觉得义不容辞,应该为这件事出点力,所以很快就担当起了规划和组织的重任。我和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的诸位同仁全程参与了前面三季的活动,可以说是“南书房夜话”的主力部队,从第二季开始,深圳大学“国学精英班”的部分同学也按期到场,成为固定的听众。三季30期活动下来,论坛的主旨和系统性渐渐地呈现出来,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
第一季10期的主题是“儒学之精神”。顺着第一场活动开局的话题,我们围绕着儒家思想的方方面面,选取了一些面向大众、有针对性的问题来展开讨论。“为什么是儒学?—21世纪中国文化的复兴”既是本季开场的话题,也是对这一活动立意的一个追问,所以前面的几场,题目都采用了疑问句式:“儒学是宗教么?”“儒学是怎样的人文精神?”“儒家思想是普适价值吗?”在可能充满的各种疑惑与质疑当中,首先为这个主题的登场来寻找和证明身份的合理性与论辩的必要性。在谈了儒家的特质、儒学的根本精神、儒家的基本定位和儒学可能有的现代价值之后,我们又从儒学的时代特点和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入手,讨论了诸多外围的话题,这就是“新轴心时代的儒学发展”“儒家的人格理想—君子小人之辨”“儒家与释道的关系”“儒学与民间社会”“儒学在海外的发展”等。这10次讨论,从总体上回答了什么是儒学、儒学的基本价值、儒学在当代的境遇等根本问题,细部的理解可能还未来得及深入,但总的轮廓和大关节处的把握,显然都已经涉及了。这一季10期的现场记录稿在经过整理和编辑之后,已于2016年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书名为《儒学的返本开新—深圳学人 南书房夜话第一季》,全书将近30万字。
第二季10期的主题是“儒家之经典”。就目前的语境来说,儒家之经典,似可以做“私、类、达”之分。私名之儒经,特指“十三经”,汉唐为六经之学、六艺之教,宋以后则是“四书五经”。类名之儒典,包括历代先贤大哲围绕儒家思想所展开的义理发挥之著,也包括对儒家经典文本进行各式阐解的注疏之作。达名之儒籍,则不分古今、无论中外,凡是对儒家思想有所发挥、对儒学内容有所拓展的重要著作,能够称得上是名著,均可以被列入。但就儒家的根本义理而言,我们这里所说的经典,显然不是世俗所谓“名著”可以归纳的,它从文化典范的意义和长时段的历史影响来定位,往往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普遍的指导意义,其对于文化人格之塑造、社会制度之构建、世界意义之阐明等,均能起到其他任何典籍都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历史上,最早具有经典身份的显然只有《诗》《书》《礼》《乐》《易》《春秋》几部,这些著作定型于春秋战国之世,大多为三代文明之遗典,特别是经过孔子之手删削整理之后才得以流布于世。入汉以后,儒学独尊,儒家经典系统的面貌渐次明朗,以“五经”立于学官,确立了绝对的思想权威,成为众人研习和注释的对象,以致解人蜂起、学者麇至,从而大开所谓“经学”之局。随着经学的发展,经典的具体问题越来越复杂,系统亦屡有更迁,或是经、传分置,或是以传入经,文本逐渐发生了“扩容”的现象,最终定格在宋以后的“十三经”。我们这一季即是以“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为主题,每一本书即作为一期的内容,只是在题目上稍作变化。如“我们今天如何读《论语》?”“孟子精神的时代意义”“儒学中的‘大学’与‘小学’”“《中庸》与中庸之道”“诗教之美—《诗经》漫谈”“儒家文明与中国的历史观”(《尚书》),“礼乐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价值”(《礼记》),“我们今天如何读《周易》?”“从《春秋》看儒家文明”。在九本书的前面加了一期,作为这一季的概论,题为“经典阅读与现代社会”,这便显得很完整。
第三季10期的主题是“儒学与诸子百家”。前面两季讲了儒家的精神与经典,这一季围绕着儒家思想与诸子百家的关系来展开,是一个“国学”意义上的层面拓展。虽说中国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干,但儒学并不是国学的全部内容,除了儒家之外,先秦时期有诸子百家,隋唐以后有儒释道三家,宋以来又有新起的理学与心学,这些内容构成了中国文化丰富多彩的思想图景,所以这一季把儒家之外的墨家、法家、道家、佛教作为讲述的重点,也专门讲了宋明以后儒学的新发展,即理学和心学的系统。在近代“国学”观念兴起以前,除了儒学这个主体之外,当然也有其他的思想元素,但儒学无疑在科举考试结束前一直是读书人主打的学问内容。之所以有“国学”的兴起,实际上就有点要破这个格局的意思,因为当时提倡国学的重要背景就是所谓经学的衰落和诸子学的复兴。在儒学成为主干形态之后,先秦百家争鸣的局面就告一段落了,就有了 “经学时代”。到了清朝后期,开始有学者特别重视儒学以外思想资源的发掘,这种意识转向是和西学的刺激有关,他们想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找一些除了儒学之外的其他思想资源,比如先秦的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等,也包括其他的学说,实际上在这个背景下才有了“国学”的概念。由此,我们可理解国学是对以前“独尊儒术”或儒学一家独大之格局的破解,因为一谈国学,实际上就不限于儒学一家。所以这一季是以“国学”的眼界和范围入手的,就有这么一个意思在里面,就是我们的“夜话”并不是光讲儒家,而是要把中国传统文化都包括在里头,是在现代多元的文化视野之下对整个的传统文化做反思,所以这一季的内容便突显了中国文化多元的意义。
三季30期圆满收官,“南书房夜话”已规模初具,也显现出一定的特色。每期一人主持,二三人对谈,话题有框架,内容无拘束,兴之所至,如珠走盘,往往激发奇思妙想,引出意想不到的效果,谈者言犹未尽,听者意兴已酣,台上台下思绪交融,有时细如丝雨,有时雷霆万钧,思想的光影和闪电在南书房的夜空划过,也在每个参与者的心田留下印迹。前三季的主讲人基本上都是深圳本地的学者,偶或有外地来的学者客串一下,也是非亲即友,意趣相投,衔接无痕。听众的构成也非常有特色,有的每场必到,有的偶尔光顾,或稳坐凝思,或驻足张望,固定的板块和流动的边缘构成了一幅生动美妙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