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作者: 吕思勉
出版社: 云南人民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9.80
折扣购买: 中国通史
ISBN: 9787222118058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家贫,12岁以后在父母师友的指导下研读史书。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等人。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作为我国现代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知识渊博,学术造诣高,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他在中国通史、断代史和各种专史领域都做出了独到的贡献,其史学专著《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中国近代史》等,均为后人的学习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内容简介

须知我们要知道一个人,并不要把他已往的事情 ,通统都知道了,记牢了。我,为什么成为这样一个 我?反躬自省,总是容易明白的,又何尝能把自己已 往的事,通统记牢呢?然则要明白社会的所以然,也 正不必把已往的事,全数记得,只要知道“使现社会 成为现社会的事”就够了。然而这又难了。 任何一事一物,要询问它的起源,我们现在不知 所对的很多。其所能对答的,又十有**靠不住。然 则我们安能本于既往,以说明现在呢? 这正是我们所以愚昧的原因,而史学之所求,亦 即在此。史学之所求,不外乎(一)搜求既往的事实 ;(二)加以解释;(三)用以说明现社会;(四) 因以推测未来,而指示我们以进行的途径。 往昔的历史,是否能肩起这种任务呢?观于借鉴 于历史以应付事实导致失败者之多,无疑是不能的。 其失败的原因安在?列举起来,也可以有多端,其中 *重要的,自然是偏重于政治。翻开《二十五史》来 一看,从前都说《二十四史》,这是清朝时候,功令 上所定为正史的。民国时代,柯劭态所著的《新元史 》业经奉徐世昌总统令,加入正史之中,所以现在该 称《二十五史》了。所记的,全是些战争*伐,在庙 堂上的人所发的政令,以及这些人的传记世系。昔人 称《左氏》为相斫书;近代的人称《二十四史》为帝 王的家谱;说虽过当,也不能谓其全无理由了。单看 了这些事,能明白社会的所以然么?从前的历史,为 什么会有这种毛病呢?这是由于历史是文明时代之物 ,而在文明时代,**业已出现,并成为活动的中心 ,常人只从表面上看,就认为政治可以概括一切,至 少是社会现象中*重要的一项了。其实政治只是表面 上的事情。政治的活动,全靠社会做根底。社会,实 在政治的背后,做了无数*广大*根本的事情。不明 白社会,是断不能明白政治的。所以现在讲历史的人 ,都不但着重于政治,而要着重于文化。 何谓文化?向来狭义的解释,只指学术技艺而言 ,其为不当,自无待论。说得广的,又把一切人为的 事都包括于文化之中,然则动物何以没有文化呢?须 知文化正是人之所以异于他动物的。其异点安在呢? 凡动物,多能对外界的刺激而起反应,亦多能与外界 相调适。然其与外界相调适,大抵出于本能,其力量 极有限,而且永远不过如此。人则不然。所以人所处 的世界,与动物所处的世界,大不相同。人之所以能 如此,(一)由其有特异的脑筋,能想出种种法子。 (二)其手和足的作用分开,能制造种种工具,以遂 行其计划。(三)又有语言以互相交通,而其扩大的 即为文字。此人之所知,所能,可以传之于彼;前人 之所知,所能,并可以传之于后。因而人的工作,不 是个个从头做起的,乃是互相接续着做的。不像赛跑 的人,从同一地点出发,却像驿站上的驿夫,一个个 连接着,向目的地进行。其所走的路线自然长,而后 人所达到的,自非前人所能知了。然则文化,是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