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

母校
作者: 柴剑虹|责编:伍姬颖
出版社: 浙江古籍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19.50
折扣购买: 母校
ISBN: 9787554021859

作者简介

柴剑虹,男,1944年出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曾在新疆任教十年,现为中华书局编审,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敦煌研究院、吐鲁番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主要著作有《西域文史论稿》《敦煌吐鲁番学论稿》《敦煌学与敦煌文化》《敦煌学人和书丛谈》《我的老师启功先生》《品书录》等。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专家特殊津贴。

内容简介

杭州市私立普化小学 钱塘门外白沙街 我家祖居在杭州市临 近西湖东侧的钱塘门外圣 塘桥河下白沙街。这是一 条东西向不足百米长的小 街,门对着西湖圣塘闸泄 洪口,流出一条旧河道, 对岸即是唐代大诗人白居 易《钱塘湖春行》中所咏 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 杨阴里白沙堤”,正是白 氏做刺史时所修筑的河堤 ,故街以堤命名。我读初 中时,河道上建起了一座 “少年水电站”,开闸放水 时水电站的灯光闪耀,为 这个古老的堤岸增添了生 气。前些年文旅部门又在 湖畔建了一座“圣塘闸亭” ,展贴了白居易于唐长庆 四年(824)所撰写的《 钱塘湖石记》全文,有助 于今人了解西湖历史文化 ,也证实了今天西湖上的 白堤(原名断桥堤),则 是后人为纪念他疏湖筑堤 的功绩而托名;这也可使 我们对白沙街所蕴含的历 史文化内涵有所了解。遗 憾的是前些年,城市有关 部门的缺乏文化修养的主 政官员,居然主观地将白 沙街改名为从里西湖延长 而来的北山街了! 我少年时,白沙街临 河一侧是铁路子弟小学的 围墙,另一侧为住家,我 家祖居为二层土木建筑, 大约始建于清咸丰年间, 已十分破旧,标1、2门牌 号:1号住大伯母及子女 ,我与弟妹随父母亲、祖 母及四叔一家住2号;3号 是原先一位我们不知姓名 的资本家的花同洋房,解 放后成为省级机关干部寓 所。 我家和依旁西湖的昭 庆寺遗址仅有一百多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