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版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析
作者简介
李军,女,197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现任北京印刷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MBA特聘导师,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传媒经济、出版产业等。主持省部级项目和其他项目10余项。近年来在《中国出版》《科技与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经济纵横》等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
内容简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出版产业突破困局的关键, 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出 版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目标和根本出路, 高 质量发展将成为贯穿未来较长时期出版产业顺应新常态发展的主线和转变方式、 调整结构的突破口。出版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的核心内容, 就是要厘清新 形势下产业发展的问题、增长动力的切换, 探索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的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的路径和目标, 回答这一全行业紧迫关切的现实问题。该研究的理论与 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这项研究是提升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紧迫需要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如何推进、如 何落实备受瞩目。提质增效、转变发展方式将成为今后各行各业工作的重点。出 版业也不例外。从表面看, 近年来出版业在高速增长的同时, 结构调整也取得不 少成效, 如实体书店扩大规模、重装开业、跨省布局、业态转型的热潮持续升 温, 许多在国内享有盛誉、发展形成一定规模的传媒公司相继在上海证券交易所 挂牌上市, 等等。然而, 从高质量发展的长远目标看, 出版产业仍然面临诸多挑 战。“十四五” 时期, 2035 年、2050 年是新闻出版业发展的关键时期, 如何提升 我国出版产业竞争力? 如何发展出版产业? 出版业行业机构调整的出路在哪里?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该如何衡量? 出版产业新的动力源泉在何处? 怎么才能实 现更好地发展? 这些都是出版行业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 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数据的支撑, 离不开对出版行业发展的广泛深入研究。 (二) 对提升出版产业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政策的指引和倾斜对出版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政府在宏观调控的过程 中, 主要是通过出台调整产业政策的方式实现的。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必须明确 行业内企业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 与此同时, 也要对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时候不该做等细节上的问题进行明确。我国目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支持出 版产业的发展, 均制定了支持文化产业和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和相关规 划。 在对全国新闻出版业的成绩、问题、对策、目标、战略进行梳理的基础 上, 为宏观政策调整提供决策的参考依据, 引导产业政策往正确的方向使力, 针 对行业发展中的重点问题, 取长补短, 改变原来的劣势状态, 由数量扩张向质量 提升转变, 提升综合实力, 拥有具有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 让宏观政策调整真正 发挥作用, 弥补市场调控的弱点, 帮助市场恢复正常秩序。通过提供适当扶持, 给予适当的保护, 引导新闻出版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三) 推进出版产业深层次改革需要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战略规划 出版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方面对我国出版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 另 一方面从现实出发, 分析了今后我国出版业的发展方式和趋势。本书以产业经济 学为理论基础, 从微观角度看, 我们应该从产业结构演变着手, 抓住产业发展的 规律, 进一步深化产业改革, 从新闻出版业内细分产业、以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 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为切入点, 结合新闻出版产业实际, 明确新闻出版业发展的 优势与弱点, 通过科学合理的量化评价, 提出相关建议, 弥补短板, 进一步发挥 优势, 争取在我国出版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实现重大转变, 促进行业的可持 续发展。 本书以经济学、传播学和管理学的系统理论和思想为指导, 在全面测度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原有动能、客观评价各子行业在发展历程中的贡献和问题的基础 上, 通过历史规律研究和新特点、新规律分析, 科学预测未来发展, 力争从客 观、真实的角度反映行业发展水平的结构性差异, 为我国出版产业的结构性改革 和挖掘新动能指引方向。 我国出版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一个探索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