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锣鼓巷/北京地方志风物图志丛书

南锣鼓巷/北京地方志风物图志丛书
作者: 赵晓娇//高希//郗志群|总主编:段柄仁
出版社: 北京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7.36
折扣购买: 南锣鼓巷/北京地方志风物图志丛书
ISBN: 978720011183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蜈蚣街巷(上) 1.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与元大都的修建大致同期,约在至元四 年(1267)到至元二十七年(1290)间建成,至今已 有740多年历史。元代将大都城划分为50个坊,今南 锣鼓巷属于昭回坊管辖,处于元大都的中心区域。到 了明代,随着南城的扩展和北城的南缩,使该地区位 于北京城的北部。南锣鼓巷成为了昭回坊和靖恭坊的 分界线,巷名为“锣锅巷”。清代南锣鼓巷地属镶黄 旗,清乾隆十五年(1750)绘制的《京城全图》已经 将锣锅巷更名为“南锣鼓巷”。“文化大革命”时期 ,南锣鼓巷一度改称“辉煌街”,后恢复原名。现代 的南锣鼓巷位于东城区西北部,北起鼓楼东大街,南 止地安门东大街,著名的北京城中轴线建筑钟鼓楼恰 位于该地区的西北部。 南锣鼓巷呈南北走向,全长786米,宽8米。两侧 门牌分别为:1~155号,空缺65、87等7个号;2~ 116号,空缺18、34等10个号。由于该地区自元代就 经过系统的设计规划,又保存完好,所以胡同分布至 今十分规整。以南锣鼓巷为主干,巷内东西两侧各伸 出八条平行相对的胡同。西面从北向南依次为:前鼓 楼苑胡同、黑芝麻胡同、沙井胡同、景阳胡同、帽儿 胡同、雨儿胡同、蓑衣胡同、福祥胡同;东面从北向 南有:菊儿胡同、后圆恩寺胡同、前圆恩寺胡同、秦 老胡同、北兵马司胡同、东棉花胡同、板厂胡同、炒 豆胡同。16条胡同排列有序,呈鱼骨状,俗称“蜈蚣 街”。据说以前在南锣鼓巷的最北端有两眼古井,恰 好就成了这条蜈蚣的两只眼睛。这种整体肌理的胡同 、四合院形态,无疑是元大都棋盘式城市建筑格局的 具象体现。 此外,南锣鼓巷的命名也颇值得考究。该巷在明 代被称为“锣锅巷”,清代依谐音改称“南锣鼓巷” ,而“锣锅儿”之名应该与此处地形特殊有关。据久 居此地的张先得先生长期观察,发现南锣鼓巷“南北 两头低、中间高,路东各胡同西头高、东头低,路西 的胡同东头高、西头低。南锣鼓巷南口高于地安门东 大街,进南锣鼓巷需上坡;北口也高于鼓楼东街。分 列于南锣鼓巷内的16条胡同,其东侧各胡同东口高于 交道口南大街,进各胡同需上坡;西侧各胡同的西口 也高于其相接的街道。纵观南锣鼓巷地片,很像一口 倒扣的六扳锅,中间高,四周逐渐下慢坡,其相对的 各条胡同则像锅边的几对扳手”。 现在这一说法已被印证。2006年8月,南锣鼓巷 在进行市政道路改造时,在75号和77号院墙外侧出土 了一块“水准点”石碑。该石碑高一米,宽0.2米, 顶部为圆形,通体采用汉白玉制成,石碑一面刻有“ (实)测北京水平”六字,另一面则刻“(京)都市 政公所”字样。所谓“水准点”,是指一个地区海拔 高度的基准点,所有地形图,各种建筑物以及各等高 程控制点,都以此为基准。而这块石碑的作用是用来 标志北京东城的水平面高度。北京的水准点始建于 1914和1916年之间,是北京地区首次进行的近代水准 测量,起算点为正阳门的将军石,当时全市共埋设了 81块水准点石碑。资料显示,南锣鼓巷的水准点的高 度为50.071米,在此埋设水准点石碑表明此地是北京 城里地势高点之一。而75号和77号院位于南锣鼓巷中 段西侧,恰恰说明该巷中间是这一地区的最高点。同 时,以地形命名是北京地名的特点之一,南锣鼓巷得 名便是因此缘故。2008年,交道口街道办事处已将水 准点石碑重归原位,使它成为了南锣鼓巷中又一处新 的景观。 南锣鼓巷紧邻皇城,是历朝皇族、名流的聚居处 ,从明代将军到清代王爷,从北洋政府总统到国民党 总裁,从文学大师到画坛巨匠都曾居住此地。该地至 今仍保留着北京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品级最高的 四合院建筑群,截至2013年,共有国家、市、区级文 物保护单位28家。北京四合院的特点是多数正房坐北 朝南,故南锣鼓巷内的各胡同,北侧门户较多,南侧 如有门户也大多是前一条胡同中宅院的后门。各胡同 中的宅院变化也是非常大的,许多院落屡易其主,或 者分割出售。各胡同中南侧“倒座”房屋也出现不少 ,多为两胡同间的大宅前后院分割,改建为专供出租 的小院落。南锣鼓巷临街宅院很少,多为小铺面房, 只有南锣鼓巷59号为明末降清大将洪承畴宅后家祠。 震钧《天咫偶闻》“洪承畴府第在南锣鼓巷路西”, 即指此处。 南锣鼓巷地区几经朝代变迁,却一直与繁华的商 业街区相邻。同时,现在的地安门外大街和交道口南 大街一直是城市的主干道,日益完善的服务设施和交 通条件使该地区的商业价值突出,不少现代文化场所 ,如中央戏剧学院、逸夫剧场等都坐落于此,还有新 兴的酒吧、特色店,更为这片区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历史积淀与现代时尚在这里交融,显现出一种别样 的魅力。因此,2002年,当北京市政府首次公布文化 保护区时,南锣鼓巷就被列入《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 化保护区保护规划》之中了。 P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