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文学阅读与自我发展

青少年网络文学阅读与自我发展
作者: 张冬静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7.20
折扣购买: 青少年网络文学阅读与自我发展
ISBN: 9787568080767

作者简介

张冬静,女,博士。现为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工作集中于网络心理与行为,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跨文化研究等方向。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国际合作项目10余项,发表SSCI、CSSCI等科研论文17篇。

内容简介

从应用价值上来说,本书探讨了青少年网络文学阅读现状、阅读偏好和动机等心理特点,也进一步探讨了网络文学阅读对青少年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影响路径和边界条件。研究的系列结论有助于社会、家庭和学校更好地理解青少年网络文学阅读行为,并且引导青少年更好地从网络文学阅读中获利,规避负面影响。 首先,塑造青少年健康阅读意识,由于青少年很容易受到网络文学中的角色同化影响,网络小说作者在保证小说创作速度的同时,更应注意小说的质量,在人物的塑造上应该更加合理和符合逻辑性。 其次,由于网络文学娱乐休闲的特点,青少年往往会由于沉浸在网络文学中而忽略了文学对自我成长带来的影响。因此需要指导学生理性阅读,在体验到网络文学带来精神愉悦的前提下,也对故事本身进行思考,客观地看待网络文学中的价值观和人物行为。 再次,同伴友谊相关的同伴支持和接纳有助于青少年降低网络文学阅读对自我概念清晰性的负性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鼓励青少年更多发展现实生活中的同伴关系,多与朋友沟通交流,积极寻求朋友支持,朋友的支持与分享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从网络文学中获益。 然后,家长和教师应该尽早地对青少年网络文学阅读行为进行干预。由于阅读的私密性,很多家长和教师很难发现青少年沉溺在网络文学中不可自拔。本书研究结果也发现,年龄越小,网络文学对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影响越大。结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初中生刚进入青春期,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都不客观,同时自我监督和控制的能力也比较欠缺,自我概念尚处于建构阶段。特别是在刚接触网络文学的时候,会如同发现新世界一样,沉溺在网络文学所塑造的虚拟世界中迷失自我。所以,家长和教师要特别重视低年级学生的网络文学阅读行为,从刚开始接触网络文学的阶段,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阅读素养。 最后,从本书研究结果来看,男生喜爱看玄幻奇幻类网络文学,并且男生在阅读网络文学时,更容易通过对网络文学的自我扩展影响自我概念清晰性。也就是说,男生更容易在故事中将故事塑造的世界和主人公的经验和经历与自我融合。由于男生观看的类型偏好主要以玄幻奇幻为主,他们更加容易陷入与现实差距极大的异世界中,也更容易带来不良影响,故家长和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男生的网络文学阅读行为,特别是对暴力等消极价值观进行描述的网络文学阅读。 本书推荐的受众为开设网络心理与行为、传播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相关课程的相关高等院校,同时本书也可以作为专业指导读物推荐给中学和大学相关的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和学生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