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成语接龙/悦读库

成语故事成语接龙/悦读库
作者: 编者:邢卓
出版社: 天地
原售价: 19.80
折扣价: 11.88
折扣购买: 成语故事成语接龙/悦读库
ISBN: 978754552515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按图索骥 春秋时期,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他擅长辨别马 的好坏。无论什么样的马,只要让孙阳看一眼,立即 就能分辨出优劣。于是,人们用传说中掌管马的天神 的名字来称呼孙阳,叫他伯乐。 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也为了自己的一身技 艺不至于失传,孙阳把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编成一本 书,取名叫《相马经》。在这本书里,孙阳将各种马 的特征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并且配置了不少插图,以 供人们参考。 孙阳的儿子也很喜欢相马。他把《相马经》看了 几遍,便揣起书出门去寻找千里马了。这一天,他来 到一个池塘边,发现荷叶上蹲着一个东西:高脑门、 大眼睛,非常符合《相马经》中所写的千里马的特征 ,只是个头小了许多,蹄子也不太像。孙阳的儿子心 想:“或许这是一种新的千里马呢?”于是,他费了 好大的劲儿把那个小东西抓起来。一回到家,孙阳的 儿子便兴高采烈地对孙阳说:“父亲,您快来看,我 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孙阳闻言走出来一看,发现儿 子手里拿的竟然是一只癞蛤蟆! 孙阳不由得又好气又好笑,他说道:“只可惜这 匹‘马’太喜欢跳跃了,不好驾驭!”孙阳的儿子听 父亲这么一说,才知道自己弄错了。他觉得非常惭愧 ,于是踏踏实实地和父亲学起相马来,终于也成了一 名不错的相马师。 词义:索:寻找。骥:良马。 出处:《汉书·梅福传》:“犹察伯乐之图求骐 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用法:指照着图像去寻找良马,比喻做事死守教 条,不懂得变通,也比喻依据一定的线索去寻找事物 。 百折不挠 东汉时,有个人名叫桥玄。他为人耿直,嫉恶如 仇,为官公正清廉,对于违法之人都会严加查办,因 此深受人们敬重。 桥玄年轻时曾在睢阳县(今河南商丘)当功曹, 掌管人事。当时,豫州“陈国相”羊昌经常凭借着自 己的权势鱼肉百姓,为此,桥玄费尽心思想严办羊昌 。 有一次,恰逢豫州刺史周景来睢阳县视察,桥玄 借机列出羊昌的诸多罪状,并向周景请命,去查办羊 昌。得到周景的同意后,桥玄先派人把羊昌的宾客全 部抓了起来,又收集了大量有关羊昌的罪证。 羊昌的靠山——当朝大将军梁冀得知这个消息后 ,立即派人传来檄文,要求桥玄放过羊昌。可是,桥 玄却压下了梁冀的檄文,并加快审讯速度,终于使羊 昌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汉灵帝时,桥玄升任尚书令。当时,太中大夫盖 升倚仗着灵帝的宠信,大肆收受贿赂。桥玄掌握其罪 证后,向灵帝上奏,请求灵帝罢免盖升的职务。可是 ,灵帝不但没有处置盖升,反倒升了他的官。桥玄觉 得非常灰心,于是称病辞官,回了老家。 一天,桥玄的小儿子被三个盗贼挟持到了一座阁 楼上。盗贼命令桥玄拿钱来赎回儿子,桥玄不肯答应 。当时,司隶校尉阳球得到消息,赶忙带领着 词义:折:挫折。挠:弯曲。 出处:汉。蔡鬯《蔡中郎集·太尉桥玄碑》:“ 桥公,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而不挠、临大节而 不可夺之风。” 用法:指无论受到多少挫折也不屈服。曲,作。 百折不回”当地的官员和大批士兵来到桥玄家,把整 幢阁楼包围了起来。 阳球唯恐那些盗贼会杀害桥玄的小儿子,所以不 敢贸然指挥士兵冲上去。桥玄瞪大眼睛喊道:“我桥 玄难道会因为爱惜儿子的性命就放纵这些无法无天的 盗贼吗?”然后,他催促阳球下令让士兵进攻。结果 ,盗贼全被杀死了,但桥玄的小儿子也因此丢了性命 。 事后,桥玄进宫请求皇帝下令,以后凡是绑架勒 索的案件,一定要把贼人全部杀掉,不许拿钱去赎, 以杜绝贼人再犯罪。皇帝批准了桥玄的建议,并下发 了诏书。从那以后,恶贼劫持的案件几乎绝迹了。 著名文学家蔡邕曾经称赞桥玄说:“太尉为人严 肃,反对奢华、崇尚简朴,并具有百折不挠、坚持自 己意志的精神。” 【历史名人】 桥玄(约公元109年—184年),字公祖,东汉睢 阳(今河南商丘)人。桥玄的先祖桥仁在汉成帝时担 任大鸿胪,著有《(礼记章句)四十九篇》,人称“ 桥君学”。桥玄的祖父桥基,是广陵太守。桥玄的父 亲桥肃,是东莱太守。桥玄性格刚直急躁,但谦虚勤 俭、善待下级,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被尊称为“桥 公”。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