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丽娟红楼梦公开课(三):贾府四春
作者简介
欧丽娟 ---------------------------- 欧丽娟,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研究领域:唐诗、《红楼梦》、中国文学史。除了“大观红楼”系列之外,代表作还包括《杜诗意象论》《唐诗的乐园意识》《李商隐诗歌》《诗论红楼梦》《红楼梦人物立体论》《唐代诗歌与性别研究——以杜甫为中心》《唐诗的多维视野》《唐诗新思路》等,因台大“红楼梦”公开课获得“全球开放式课程联盟”2015年杰出教学者奖。
内容简介
第一章 贾元春 “三春争及初春景” 在讨论贾家“三春”的身世背景及性格成因之前,首先必须把探索的目光转向她们的大姊贾元春身上。曹雪芹笔下的“三春”因各自迥异的性格而活出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有的可怜可悲,有的壮丽宏伟,有的悲惨无奈。不过,“三春”在《红楼梦》里的地位,事实上远不如那位一开始便不在主要叙事舞台上,出场的故事篇幅也短少得多的大姐姐,贾元春。 元春身为贾政与王夫人的长女,于小说伊始已被选入宫成为女史,除了因封妃而得以归宁省亲的那段情节之外,她都只出现在小说的只言片语中,不少读者甚至还据此判断“元春”不过是《红楼梦》中不足挂齿的小人物,那可大错特错了。元春的重要性绝不能根据其出场次数的多寡来判定,相反地,她可是贾家幕后的“大母神”。因为封妃的缘故,元春把皇权转化为庇佑家族的宏大力量,尤其是原本戒备森严、不容皇族之外者染指的大观园,竟得以被改造为宝玉与众金钗一起生活的净土,为少女们创造了一个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青春乐园,全都必须归功于元春。由此可见,元春显然是《红楼梦》青春叙事背后一个举足轻重的存在,如果没有她,我们也无法看到宝玉与众金钗丰富多彩的故事。因此严格来说,我非常赞同第五回元春判词中所说的“三春争及初春景”。 第五回宝玉神游太虚幻境的时候,他在薄命司里看到了元春的图谶是“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下面有一段判词云: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其中,“三春争及初春景”一句里的“争及”是一个否定疑问词,相当于“怎及”“岂及”,为“哪里比得上”之意,用“争”字乃刻意模仿唐朝的习惯用法,而“初春”即“元春”,整句诗说明迎春、探春、惜春这“三春”,甚至包括小说中所有的金钗,都比不上元春的繁花盛景。曹雪芹之所以认为“三春争及初春景”,关键便在于元春入宫被封为皇妃一事,毕竟从人世间的价值观而言,成为至高无上的皇家一员可谓荣宠至极,“三春”的人生发展自然难以与元春的相提并论。再者,图像中的“弓”和“橼”分别与皇宫的“宫”和元春的“元”谐音双关,也暗示了元春的身份变化与皇家息息相关。 倘若只就皇室身份来说,元春当然是“三春”所无法企及的,然而除此之外,“三春争及初春景”是否还有更深层的含义呢?正所谓“一入侯门深似海”,皇宫作为皇帝妃嫔们居住的场所,其门禁规矩之森严更胜侯门百倍,导致入宫后的元春很少有机会现身,唯有在第十八回归宁省亲时留下惊鸿一瞥。虽然如此,根据小说中对于她点点滴滴的描述,我们注意到除了拥有世俗权威的力量之外,其实无论在才能智慧、道德品性乃至心怀胸襟上,元春都比“三春”来得高远宏大,不但迎春、惜春比不上,恐怕连为人聪慧细致的探春都要略逊一筹。只要大家仔细阅读《红楼梦》,并结合元春那贵族世家与皇室相关的身份背景来看,便可以发现“三春争及初春景”不单是就世俗的阶级权位而言,也隐含了元春的内在品格才德都超过“三春”之意,甚至可以说,能够通过皇宫的严苛考验而成为皇妃,她的完美性格必定较诸众金钗更有过之。关于这一点,我们之后会统理小说里的种种具体证据再加以强调。 生于正月初一 在此之前,必须先了解元春出身的来龙去脉,毕竟这与元春的形象塑造关联极大。 首先,何以她名为“元春”?在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贾雨村便曾对贾家为女儿们的命名现象提出质疑,他说:“更妙在甄家的风俗,女儿之名,亦皆从男子之名命字,不似别家另外用这些‘春’‘红’‘香’‘玉’等艳字的。何得贾府亦乐此俗套?”既然以“春”字命名是这般的俗气,与甄家同为诗礼簪缨之族的贾家又怎么会落入俗套,取“元春”如此俗艳的名字,那岂不是在自贬身价、辱没门风吗?当然,贾家绝非落于俗套或缺乏品味,且看冷子兴的解释: 不然。只因现今大小姐是正月初一日所生,故名元春,余者方从了“春”字。上一辈的,却也是从弟兄而来的。现有对证:目今你贵东家林公之夫人,即荣府中赦、政二公之胞妹,在家时名唤贾敏。不信时,你回去细访可知。 从中可见,元春之所以得此名讳,就是因为她在大年初一诞生,属春之元始,故名。而贾家身为贵族世家,取名时理所当然有一定的讲究与规矩,基于大小姐名为“元春”,于是以“春”字作为祧名,替接下来的其他同辈分、同性别的孩子做出设定,表示同辈之间的排行,所以之后诞生的妹妹们才会相继被取名为“迎春”“探春”“惜春”,如此一来,便证明了贾家并非因为审美品位的低落才出现这种情况。贾家实则与甄家一样,都属于极富文化品位、诗书教养的贵族阶层,从元春的上一辈,即贾赦、贾政的胞妹“贾敏”之名可以清楚看出,其用字正是“从男子之名”,“敏”字与两位兄长名字中的“赦” “政”同属于“攵”部,显然也“是从弟兄而来的”,和甄家的风俗完全一致。由此可见,贾家为元春取了看似香艳俗气的名字,实际上别有用意,其中的关键便来自她十分罕见又特殊的生日。 对于一个人来说,“生日”与“名字”一样,都是其生存于世上非常重要的基本坐标,蕴含着人生的神秘密码与命运讯息,而特殊的出生日期往往与特殊之人物紧密相连,元春正属于此类典型。元春生于“正月初一”,这个生日不仅正处于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创新时刻,巧妙的是,当天也属于贾家的一个隆重节日,第六十二回探春历数家族成员的生日时,提及: 倒有些意思,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有几个生日。人多了,便这等巧,也有三个一日、两个一日的。大年初一日也不白过,大姐姐占了去。怨不得他福大,生日比别人就占先。又是太祖太爷的生日。过了灯节,就是老太太和宝姐姐,他们娘儿两个遇的巧。三月初一日是太太,初九日是琏二哥哥。二月没人。 探春所说的“大姐姐”即元春,而“怨不得他福大”又是何意呢?自是指元春成为皇妃一事,第六十五回兴儿对尤二姐介绍家中的姊妹们时,也说道:“我们大姑娘不用说,但凡不好也没这段大福了。”而元春领先众金钗的地位正隐含于其“生日比别人就占先”的时序中,在此一春回人间、万物复苏的神圣日子里诞生,她自然而然就占有最大的福分,第十六回传来原本入宫成为女史的元春“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便印证了其福大之至。 更重要的是,和元春同一天生日的还有“太祖太爷”,亦即为贾家开辟和奠定富贵基业的荣国公贾源。贾源对这个家族而言,毋庸置疑是形同开国君王般的伟大存在,因为追本溯源,荣府子弟目前所享受到的荣华富贵,都是来自这位祖先的庇荫和赐予,所以大年初一不仅是全国上下最重要的节日,还是贾府自家专属的神圣节日,而元春恰恰又出生在这一天,既是偶然的巧合,更是命中注定,可谓寓意深远。封妃的元春使贾家在现世的身份地位更上一层楼,她堪称与荣国公贾源这位荣府百年基业的开创者一样,都对贾家有莫大的贡献,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两人共享同一天生日的缘故了。 在小说家的笔下,“生日”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文化符号,在高明的叙事技巧之下,它可以为小说人物之间建立起意味深长的象征意义,其中最显而易见的关联,即是以同一天生日隐喻夫妻关系。例如第七十七回王夫人抄检大观园后,为了找出可能败坏宝玉品性的丫鬟,便亲自从袭人到做粗活的小丫头们都看了一遍,当场问道:“谁是和宝玉一日的生日?”丫鬟蕙香当然不敢答应,老嬷嬷便指出她道:“这一个蕙香,又叫作四儿的,是同宝玉一日生日的。”王夫人冷笑道:“这也是个不怕臊的。他背地里说的,同日生日就是夫妻,这可是你说的?”固然那只是主仆之间私下毫无避忌的玩笑话,可是当这番话传入王夫人的耳中,那可不是以一句“玩笑”就能轻易不了了之的小事。王夫人之所以要处置蕙香,不仅是因为她逾越分际,关键更在于她触犯了严重的禁忌,竟以同一天生日来隐喻她与宝玉具有夫妻关系,一个二三等的丫头居然这般不懂分寸,妄想成为主子少爷的妻子,那还了得!难怪不为王夫人所容。 其实,蕙香的结局早已在第二十一回埋下伏笔,那时宝玉与袭人、麝月吵架,不愿二人近身伏侍,由此出现一个空档,于是原本身为小丫头的蕙香即四儿,得以趁虚而入接近权力中心,这样一来便不免引发了一些原来与她同等或身份更低之人的嫉恨,正如宝玉所洞察的:“还是那年我和你(案:指袭人)拌嘴的那日起,叫上来作些细活,未免夺占了地位,故有今日。”(第七十七回)而蕙香夺占地位以后又衍生出如此肆无忌惮的玩笑话,为其被逐的下场埋设了导火线,一直到第七十七回抄检大观园终于爆发出来。 要知道,虽然丫鬟得以通过主子纳妾这一途径而成为姨娘,可是姨娘的选择权依然掌握在尊长的手中,即便当事人如宝玉也不能够自做主张。试看第七十二回贾政于赵姨娘房中过夜时,赵姨娘趁此机会谈起为贾环纳妾的话题,贾政说道:“且忙什么,等他们再念一二年书再放人不迟。我已经看中了两个丫头,一个与宝玉,一个给环儿。只是年纪还小,又怕他们误了书,所以再等一二年。”居心叵测的赵姨娘便借机陷害说“宝玉已有了二年了”,此处值得注意的是,贾政听后连忙问:“谁给的?”这个“谁”可说是至关重要,因为并非任何人都可以为这些年纪轻轻的少爷随便纳妾,遑论他们将来明媒正娶的妻子。足见无论娶妻还是纳妾,都属于不可私自决定的重大议题,我之所以在此补充说明,是为了让读者们深刻了解到蕙香究竟触犯了何等严重的禁忌,也避免大家对王夫人产生“小题大做”的误解。 另一方面,与宝玉同一天生日的薛宝琴,确实正是贾母唯一开口有意为宝玉提出婚配的人选。第四十九回描写贾母非常喜欢初来乍到的宝琴,特别把她留在身边,过了不久,到第五十回时,即向薛姨妈说及“宝琴雪下折梅,比画儿上还好,因又细问他的年庚八字并家内景况。薛姨妈度其意思,大约是要与宝玉求配。”年庚八字是传统社会中要为男女双方合婚时会参酌的一种先天根据,所以薛姨妈一听就知道贾母是有意要求婚配。只因宝琴已经先许配给梅翰林家之子,才就此作罢,不过如果从象征意义来看,宝琴和宝玉仍然算是“潜在的夫妻”关系。 当然,元春与太祖太爷同一天生日,不可能是对夫妻关系的暗喻,而明显是着眼于百年家族薪火相传、家业发展的层面上。荣国公贾源通过九死一生的戎马战绩而得以加官进爵,开创了贾府此等贵族世家;元春这位后代子孙则是入宫封妃,由贵族进一步提升为皇亲国戚,把宁、荣二公一手打造的贾家带到登峰造极的地位,这就是元春生日的第二个重要含义。 如果大家仔细回想,便会发现,作者经常借由不同的小说人物来强调生日好坏对于人生的影响。以王熙凤的女儿巧姐儿为例,她生于七月初七日,生日不好到家人都不敢替她命名,因为一旦名字再取得不好,则她的命运将更是雪上加霜,恐怕永远翻不了身,导致贾家不得不戒慎恐惧,最终凤姐唯有请求刘姥姥帮忙取名,其原因是:“一则借借你的寿;二则你们是庄家人,不怕你恼,到底贫苦些,你贫苦人起个名字,只怕压的住他。”(第四十二回)果然一语成真,刘姥姥确实成为巧姐儿的救命恩人。 此外,《红楼梦》里还有些没有生日的人,他们大部分都是身世坎坷的可怜人,因为各种外在因素以至于他们连生日都无法记得,或即使记得也不重要,更不用说根据生日去发掘自身的生命密码,这种形同乱码的身份背景也导致了他们人生的不幸。不记得生日的人物,第一个就是香菱。香菱原名甄英莲,年仅五岁便不幸被拐子拐卖,从苏州望族甄士隐的独生女沦落为无依无靠、身份卑贱的奴婢,不但家乡、父母都不记得,甚至连本姓都遗忘了,遑论自己的生日。同样地,另一个不记得自己身世及生日的人,是同为丫鬟的晴雯。不过必须说,晴雯的遭遇可比香菱好得多,由于她一进入荣国府便因“生得伶俐标致”而深得贾母喜爱,后来又被贾母分配到宝玉房中,享受着不亚于主子小姐的优渥待遇,正如第七十七回宝玉所说的“自幼上来娇生惯养,何尝受过一日委屈”,只可惜在年仅十六岁的碧玉年华便早夭去世,所以事实上晴雯也算是不幸的。 换言之,曹雪芹通过“生日”这一设计告诉我们,有迹可寻的编码能够让一个人掌握其人生方向,并照着这个编码去展开他们的命运。元春的出生日与太祖太爷相同,的确是带有浓厚的圣诞意味,对于注重孝道的贾府来说,大年初一便等同于贾家的圣诞节! 我们在前文就已经提到,元春的出生日带有福分极大的暗示,从婚配的角度而言,她的夫婿将会是一位极尊贵的人物,而普天之下最尊贵的人无疑是权位皆至高无上的皇帝。原为宫中女史的元春,本是一名备受尊敬、才学品德兼备的女官,并非皇上身边的妃嫔,所以在第十六回元春被“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便属于非常罕见的殊荣,宛如天上掉下来的礼物,绝非一般人所误解的——入宫当女史即可一步登天被封为妃子,也正因如此,贾家在得知元春封妃的消息之际才会万分欣喜。而我认为,元春的封妃不仅是源自特殊生日的庇佑,更是其出众才德的加持,在两者相互作用之下所产生的人生结果。 总括而言,贾家上下在得知这天大的好消息后纷纷喜上眉梢,春风满面,作者的此等描写绝对不是在讽刺或批判贵族家庭的虚荣,实际上,他是在如实地反映世家大族对于女儿进宫后竟然可以封妃的喜出望外,毕竟那可是难得的非凡荣耀。 现象级的红楼梦公开课,网上点击量达天文数字,一百七十多讲逐字稿,一字一句,精雕细琢,主讲人欧丽娟教授亲自审定,嘉惠华人世界广大红楼梦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