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世界文学名著权威译本

海底两万里/世界文学名著权威译本
作者: (法)儒勒·凡尔纳|总主编:任溶溶|译者:陈筱卿
出版社: 辽宁少儿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1.30
折扣购买: 海底两万里/世界文学名著权威译本
ISBN: 978753156542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二赞成与反对 我到纽约时,这件事被传得沸沸扬扬。一些不学 无术的人说是浮动的小岛啦,看不见的暗礁啦什么的 ,但这类假设被彻底地否定了。确实也是,除非这所 谓的暗礁内里装有一台机器,否则,它怎么可能那么 飞速地移来动去呢? 同样,说它是一个浮动的船体,是一条遇难船只 的巨大残骸的说法,也是不能成立的,原因也是一样 ,它为什么速度会那么快? 因此,可能的答案只有两个,人们因而分成了观 点极其对立的两大派,一派认为是一种力大无穷的怪 物,另一派则认为是一艘动力强大的“海下”船。 可是,这后一种假设尽管还算说得过去,但经过 对新、旧两个大陆的调查,它也站不住脚了。因为某 个人要想拥有这样的一种机械,那是不可能的。他是 在什么地方建造它的?是什么时候造的?造这么个庞 然大物,他又怎么能保守得住秘密呀? 只有一国政府才可能拥有这种破坏力巨大的机器 。在人们想尽办法提高武器杀伤力的悲惨时代,某个 国家背着别国研发这种可怕的武器是有可能的。继夏 斯勃枪。发明之后,又发明了水雷,水雷之后又出现 了水下撞锤,随后又是各种各样的你攻我击的对抗性 武器的出现。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然而,各国政府纷纷发表声明,予以否认,所以 这种战争机器的假设也就不能成立了。各国政府的真 诚是无法怀疑的,因为这事关公众利益,远洋运输遭 到破坏,各国政府是不可能在这件事上撒谎的。再者 ,建造水下船只,岂能掩人耳目?个人干这种事而又 密不透风是非常困难的,而对于一个一举一动都受到 敌对国家的密切监视的国家而言,想保密就更是难上 加难了。 因此,在对英国、法国、俄国、普鲁士、西班牙 、意大利、美国,甚至土耳其进行调查之后,所谓水 下大马力船的假设最终也被否定掉了。 尽管小报仍在不断地讽刺挖苦这个大怪物,可是 它依然在海上漂来漂去。因此,人们任由想象力驰骋 ,竟至荒诞不经地说是一种神鱼。 我抵达纽约后,有些人便专程前来征询我对此事 的看法。我曾在法国出版过一部两卷四开本的著作— —《海底的秘密》。该书深受学术界重视,而我也因 此成为博物学中这一极其神秘的学科的专家。别人当 然要征询我对此事的看法了。我只要是能够否定事情 的真实性,我是绝对要持否定的态度的。可是不多久 ,我被追逼无奈,只好明确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 且.《纽约先驱论坛报》也给“巴黎自然史博物馆教 授、尊敬的皮埃尔·阿罗纳克斯先生”发了约稿函, 请他对此事发表看法。 我只好也说说自己的看法,因为我无法保持沉默 ,所以就说了。我从政治学和科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 进行了论述,写了一篇内容翔实的文章,于4月30日 发表在该报上,在此,我把拙文的摘要抄录如下. 我对各种不同的假设一一地加以研究之后,由于 所有其他的假设都被排除掉了,所以我不得不承认有 一种力量大得惊人的海洋生物存在。 我们对海洋深处毫无所知。探测器下不到那么深 的地方。海洋深处到底是什么个情况?海面以下12海 里到15海里的地方到底有什么或者可能有什么生物存 在着?它们的机体是怎么个结构?对此,我们几乎一 无所知。 不过,向我询问的这个问题,可以用两难推理。 加以解决。 要么我们对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各种各样的 生物有所了解,要么我们并不了解。 如果我们对它们并不全都了解的话,而大自然又 仍然对我们保守着某些鱼类学中的秘密的话,那么, 承认某些鱼类或鲸类新类别甚至新品种的存在就是顺 理成章的事了。这种新的鱼类,其器官基本上“不适 合漂浮”,它们生活在水下探测器无法达到的海底深 处。因为某种特殊原因,或一时兴起,或纯属任性, 它们偶尔也会浮出水面。 反之,如果我们了解所有这类生物,那就该从已 经分类了的海洋生物中去查找我们所说的那个动物。 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就会倾向于它属于一种巨大的独 角鲸什么的。 一般的独角鲸或海麒麟,身长通常为60尺。把它 扩大5倍,甚至10倍,再根据增加的长度赋予其相应 的力量,同时增强其攻击性能力,这便是我们所要查 找的那个动物了。它将具有“香农”号的军官们所确 定的长度,具有撞击“斯科蒂亚”号的触角和撞坏一 只汽船铁壳的力量。 确实,据一些博物学家的看法,独角鲸有一把象 牙质的利剑或一支骨质的戟,那是一颗坚如钢铁的大 牙。有人在鲸鱼身上发现过这种长牙,那是独角鲸成 功地攻击鲸鱼之后所留下的。还有人在船体吃水线下 拔出了这类牙齿,它们像锋利的钻头戳穿木桶似的把 船底凿穿。巴黎医学院陈列室里就收藏着一颗这样的 巨齿,长2.25米,根部直径48厘米!P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