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个神奇好玩的科学实验游戏/少年探索者

300个神奇好玩的科学实验游戏/少年探索者
作者: 编者:谈旭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2.10
折扣购买: 300个神奇好玩的科学实验游戏/少年探索者
ISBN: 9787563959235

作者简介

谈旭,**心理医师,专栏作者,在幼儿及青少年心理学领域有深刻的研究和独特的见解。出版过数部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的大众文化书籍,强调“有趣,有道,有料,有效”,其轻松明快的写作风格深*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喜爱。

内容简介

**章 **的空气与水 气球为何扎不破? 在我们的生活经验里,气球都是一扎就破的。可是在下面的游戏里这个气球却扎不破,这是为什么呢? **材料: 气球,透明胶带,细绳,长铁丝。 开始游戏: (1)把气球吹大,用细绳扎紧气球口。 (2)在气球一侧粘一条透明胶带,然后在与之相对的另一侧上也粘一条透明胶带。 (3)把细铁丝从气球一侧的胶带上扎过去,然后从另一侧的胶带上拔出来。你会发现气球并没有“啪”的一声**。 游戏揭秘: 当气球被扎破时,溢出的空气会形成一股压力,由于透明胶带比较坚固,所以它能抵挡住这种压力,迫使气体缓缓从铁丝扎出的小孔处冒出,避免气球“啪”的一声**。 可乐为何会爆发? 往可乐里添加一小勺发酵粉,你就会看到惊人的“火山爆发”。 **材料: 半瓶可乐,发酵粉,塑料盆。 开始游戏: (1)将可乐瓶打开,倒出一部分可乐,然后将可乐瓶放在塑料盆里。 (2)往可乐瓶里加入一小勺发酵粉,你会发现可乐瓶立刻出现“火山爆发”的奇景。 游戏揭秘: 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小苏打,是不少家庭的常备品,小苏打也就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溶于水时,就会产生二氧化碳。而可乐是碳酸饮料,本身就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可乐中的二氧化碳和碳酸氢钠溶解产生的二氧化碳一起冒出,就出现了类似火山爆发的景象。 硬币怎么会跳舞呢? 硬币怎么会“跳舞”呢?你做一做这个小游戏,就能看到这种有趣的情景了。 **材料: 一枚五角硬币,一只小口的玻璃空瓶(可用汽水瓶、牛奶瓶或合适的药水瓶,要求瓶口稍小于硬币直径)。 开始游戏: (1)先在瓶口边缘滴几滴水,小心地把硬币盖在瓶口上,并刚好封住。 (2)现在,用你的双手捂住这只空瓶。 (3)如果想表演“露一手”,可以夸张地做出挤压瓶子的动作。 (4)不一会儿,瓶口的硬币就一跳一跳,好像是你挤出瓶里的空气使硬币跳起舞来。 游戏揭秘: 其实,任何人都不至于力气大得能挤扁玻璃瓶,再说玻璃瓶要真能挤得动,也就碎了。“硬币跳舞”的真正原因,是你手上的热量把瓶里的空气焐热了,热空气膨胀,瓶内空气压强增大,一次次地顶开瓶口的硬币,放出一部分空气。甚至当你的手离开瓶子后,硬币还会跳上几次。要想让这个游戏做成功,就要注意:在气温较低时,先把双手在热水里浸一下,或者将两手的手心不断对搓,提高手的温度;当气温较高时,若先把瓶子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里冷却一下,就*有把握成功了。 两个100毫升相加一定是200毫升吗? 在下面的游戏里1+1=2的运算法则失效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材料: 3个200毫升的量筒,酒精,水。 开始游戏: (1)先取100毫升的酒精,然后再量取100毫升的水。 (2)将这两个量筒的液体倒入第3个量筒里面,我们会惊讶地发现量筒里的液体不足200毫升。 游戏揭秘: 这是因为液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当水和酒精混合后,分子间的吸引力较之单纯的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之间要大一些,这样分子之间的间隙就会减少,混合液的总体积也就减少了。 大水为何冲不走乒乓球? **材料: 一个大洗脸盆和一个乒乓球。 开始游戏: 把洗脸盆放在自来水龙头底下,打开水龙头,先放进半盆水,然后把乒乓球放在水流落点处。 这时候,你**想象不到的怪事发生了:强大的水流竟然冲不走轻飘飘的乒乓球,好像有一种吸力,把乒乓球牢牢“禁闭”在水流里,无论你把水开得多大,都不会把它“赶出来”。 游戏揭秘: 这一现象该怎样解释?原来,这是物理学上“伯努利定理”的一种表现。除了我们看得见的水流,还有我们看不到的被水流带动着向下流动的空气。根据伯努利定理,乒乓球和水流之间的大气压强比乒乓球另一边的大气压强要小得多,于是水流就把球吸了进去(实际上是被空气吸进去的)。在水流里面,伯努利定理仍然存在:贴近乒乓球的水流速度大、压强小,外层的水流速小、压强大,而且四周的压力基本相等,所以它只能在水里不断翻滚,却永远无法逃脱,除非关闭水龙头。 可乐为何会爆发,水为什么烧不热,苹果为什么能吃掉油腻…… 这些看似无比神奇的科学游戏,其实压根不用特殊的仪器和高深的技巧,只需要一点点耐心和细心,每个小朋友,都可以再现让人眼前一亮的奇迹! 一个个有趣的科学实验,一次次用心的观察体验,一段段贴心的科学教诲,多方位、立体化地向孩子展现科学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