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配音案例教程

电视节目配音案例教程
作者: 编者:卜晨光|责编:任逸超|总主编:高贵武
出版社: 中国广播影视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5.20
折扣购买: 电视节目配音案例教程
ISBN: 9787504387110

作者简介

主编,卜晨光,现任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入选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培养计划,兼任中国主持传播论坛秘书长。在《电视研究》《当代电视》《中国广播电视学刊》《青年记者》等发表学术论文20篇,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和中央高校科研项目5项,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4部。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电视节目配音概说 第一节 电视节目配音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一、电视节目配音工作的发展综述 1. 电视节目配音的主要类型 我国电视节目配音的类型是随着电视栏目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的,现在的电视节目配音已经基本涉及了电视栏目的每一种类型。目前,按照传播内容与传播特征两大基本标准划分,可将电视节目配音的主要类型分为电视新闻配音、电视专题配音、电视纪录片配音、电视品牌形象广告配音等四大版块。其中,电视新闻配音又可细分为时政新闻配音、综合资讯配音、国际新闻配音等;电视专题配音又可细分为财经专题配音、法制专题配音、科教专题配音、体育专题配音、综艺专题配音、生活专题配音等;电视纪录片配音又可细分为政论类纪录片配音、人物传记类纪录片配音、历史文化类专题片配音等;电视品牌形象包装配音又可细分为电视广告配音、电视频道包装配音等。应该说,电视节目配音在类型上是丰富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处理不同类型电视节目配音的时候,应该注意差异化特征和针对性原则。所谓差异化特征,是指由于电视节目在传播定位、传播对象、传播形态等方面存在差异,与之对应的配音在整体表现上也应该具有鲜明的差异。例如,《新闻联播》中的配音风格与《走进科学》中的配音风格就是迥异的。所谓针对性原则,是指从事配音的人员应该根据每一条配音内容的具体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例如,《人与自然》中的配音整体风格基本是一致的——赵忠祥老师惟妙惟肖、娓娓道来的语言特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如果我们?细品味就会发现,?在处理不同主题的时候也会有所变化,“狮子王主题”不同于“小动物主题”,“繁衍生息主题”则不同于“弱肉强食主题”,所有这些不同主题都用凸显针对性的意识和技巧去处理,因而配音的形象感更强、更妙。 2. 电视节目配音的从业人员 众所周知,我国早期的配音工作主要集中于新闻节目和专题节目中,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与节目制作需要,从事电视节目配音工作的人员主要是电视台的播音员和主持人,从事电视配音工作的人员构成较为单一。而随着电视栏目的不断丰富、电视观众接受习惯的向前发展以及电视栏目制播分离体制的逐渐实行,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电视节目配音工作者的行列,这其中既包括播音员、主持人,也出现了专职从事配音工作的配音员,有的影视剧演员也成了电视节目配音的从业人员。这些电视配音工作从业人员在业务实践中各有偏重、配音风格各具特色,比如各家电视台的新闻播音员由于具有过硬的新闻播音能力,所以主要承担所在新闻节目的配音工作;而专职从事配音工作的配音员和一些影视剧演员则运用自身的专业背景和艺术实践,主要从事电视广告、电视专题片、电视纪录片等 创作空间更为广阔的配音工作。应该说,电视节目配音工作的门槛较之早期有所“降低”,这种“降低”绝不是配音水准的低层次,而是给更多具备扎实有声语言表达基础并能契合某一类或几类电视节目配音特征和要求的个体提供了从事这一工作的可能性。同时,这也为电视节目配音工作的“百花齐放”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并且为促进电视节目配音工作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电视节目配音的地位和作用 1. 传递信息的有效途径 电视节目配音在电视节目传播行为中起着传递信息的基础性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电视新闻节目中,除了播音员或主持人的口播、记者连线环节、嘉宾访谈环节外,新闻配音承担了主要的信息传递任务;电视专题节目中,除了主持人的串场主持外,其?的有效信息基本由配音承担;电视纪录片以及部分电视专题片除了少量同期声的使用外,其?的丰富信息基本由配音来传播;电视广告及频道包装更是大范围使用配音来达到宣传品牌、提升价值的作用。如果说是电视节目形态本身赋予了电视节目配音传递信息的客观作用,那么能否最大限度地挖掘这种作用的价值就是配音员应该思考的问题。关于电视配音的信息传播有三个层级:一是基本信息层级,是指配音员运用符合基本标准的有声语言表达将电视节目需要传播的内容向受众进行传播,所谓“言之有物”;二是情感信息层级,是指配 音员运用较高水平的有声语言表达,使受众在获知信息的同时,进一步产生了情感触动,所谓“言之动情”;三是思维参与层级,是指配音员运用上乘的有声语言表达,使受众在获知信息、产生情感共鸣的同时,还引发了受众对获知信息的思考或者联想,所谓“思维参与”。这就要求配音员在大量配音实践中,能够加强对自身传递信息价值的认知和定位,追求上乘的信息传递效果。 《电视节目配音案例教程》是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的课题组长期研究的成果结晶,从战略层面和比较视角为中国纪录片发展提供文化、美学与传播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