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孩子的古都历史之旅:出发!我们的北京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大都城里的波斯旅行 家 在至元三十年(1293年 )盛夏的一天,波斯旅行 家穆沙长途跋涉,终于到 了元朝的京城——大都城 。狂风暴雨中,他看见大 都城的城门是那样高大, 门上的城楼更是壮丽无比 ,可惜四周的城墙全是黄 土墙,一些地方被暴雨冲 坏了,好在土墙上都铺着 苇席遮雨。 从和义门进了城,穆沙 闪身躲在附近的一处屋檐 下,那里站着好些避雨的 人。 “何其壮观!”穆沙望着 远处的一群高大建筑,忍 不住地赞叹道。旁边躲雨 的一个汉族商人看他穿着 波斯服装,却又说着汉语 东张西望,像是初来乍到 ,就上前和他搭话:“你是 头一回来大都城吧?” 穆沙笑着点点头,又忍 不住去打量那群建筑,正 琢磨着里面是个怎样的仙 境,就听见商人说道:“别 看了,那是皇宫,你进不 去的。” “你知道里面是什么样的 ,可以和我说说吗?”穆沙 问道,见商人面露疑虑之 色,就从随身行囊里摸出 了一颗小珍珠递给他,说 ,“我没有歹意,只是好奇 而已。” 这商人与穆沙搭话,本 就看他是个蕃客,想着有 利可图,眼下收了珍珠也 就说开了。 “瞧,这围在皇城四周的 萧墙,大家都叫它‘红门阑 马 墙’。墙里面是什么样儿 的,我有个亲戚在皇宫里 当差,也是他告诉我的啊 。 “萧墙之内,有一个很大 的太液池,池东岸有一座 宫城,皇帝就住在里面。 宫城里有一座大明殿,那 是皇宫的正殿,重要的皇 家仪式和庆典宴会都在那 里办呢。都说帝王独尊, 可是大明殿里的皇帝宝座 和皇后座位却是并列的, 不分尊卑,也是奇怪了。 “太液池东岸是宫城,西 岸有已故皇太子真金的家 人居住过 的宫殿。瞧见没 有,宫殿都在水边,逐水 草而居,是保留着草原人 的习惯呢。据说,皇帝特 地让人把草原上的莎草种 到皇宫里,提醒子孙们不 要忘了草原。” 这里说的皇帝就是大蒙 古国的第五任大汗、元朝 的开国皇帝——忽必烈, 如今他已是七十九岁高龄 的老人。穆沙听商人提到 忽必烈,顿时出了神。忽 必烈是英主,他的爷爷成 吉思汗也是一代天骄。想 当年,成吉思汗率领着蒙 古铁骑,东征西讨,摧毁 了多少国家的城池,才建 立起庞大的蒙古帝国,是 个令无数人胆战心惊的君 王。 回过神来,穆沙听商人 继续说道:“可惜,皇帝一 年中大半时间不住在皇宫 里。每年春天,他们都会 从大都城出发,经过居庸 关,去上都城游猎宴饮, 一直住到秋天才回来。” “整座大都城该有多大啊 !”穆沙说着,真想立刻雨 过天晴,到城里四处逛逛 。 “是很大。外城一共有十 一座城门,北面两座,东 、西、南 面各有三座,据 说这是学哪吒的三头六臂 设计的呢!”商人笑着说道 。 穆沙一听,很是好奇:“ 哪吒?是谁?” “他是我们神话里的一位 天神,长着三头六臂。你 看南面三门是‘三头’,东西 六门是‘六臂’,至于北面两 个门,就是两条腿了。有 意思吧?营造大都城的人 叫刘秉忠,是个奇人啊。” 元朝大都城穿越指南: 现代北京城的前身是怎样 的? 今天的北京城格局是怎 样形成的?还得追溯到元 朝。 元朝的开创者忽必烈 在燕京的金朝旧宫殿周围 新建了一座城市——大都 城, 它就是现代北京城的 雏形。大都城建好以后, 燕京旧城里的官署和大部 分的居民 都被迁移到了新 城,旧城的大部分城墙也 都被拆毁了。 大都城拥有 外城、皇城、宫城三重城 墙。外城是南北狭长的长 方形,有十一 座城门,正 南门是丽正门。城外围挖 了城壕,城墙的四角也修 了高大的角楼。皇 城在外 城的正中偏南位置,四周 的萧墙上开凿了十五处红 门,都屯驻着蒙古军, 所 以皇城的萧墙又被称为“红 门阑马墙”。在皇城内,东 边是宫城,西边是太液 池 和南北相对的两座宫殿( 南面是隆福宫,北面是兴 圣宫),北边还有个御苑 。 宫城在皇城之内的太液 池东岸,它的主体建筑分 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以大 明殿为 主,北部以延春阁 为主。宫城有六座城门, 正南门是崇天门。从外城 的丽正门, 经过千步廊街 、皇城的灵星门、宫城的 崇天门,再到皇宫北面的 钟鼓楼,这是整 个大都城 的中轴线。 这件国宝,见证了元朝 大都城“从无到有”的历史 渎山大玉海,是忽必 烈 命皇家工匠制造的用来盛 酒 的巨型玉器,由整块玉 石雕琢 而成,可盛酒三十 多石。它是 目前发现的中 国古代最大的传 世玉器, 现藏于北京北海公园 的玉 瓮亭内。 元朝初年,忽必 烈翻新燕 京城(今北京) 的旧宫殿,把 这只渎山大 玉海安置在燕京琼 华岛的 广寒殿里。在不久后的 至 元四年(1267年),元朝 开始在燕京修建一座新城 —— 大都城,渎山大玉海 就这样成 了大都城建造史 的见证者。 P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