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大学](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00803/13/20200803134032805.jpg)
出版社: 云南人民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6.80
折扣购买: 谁的大学
ISBN: 7222043373
美国的研究班上,有时竞争很激烈。大家都想显示自己的才能,引起教 授的注意。同时,课堂讨论时情况瞬息万变,有时一下子就得面对非常有挑 战性的问题,答不好就不好收场了。在这种情况下,英文不好,就成了你的 挡箭牌。当你无话可说,或答不上问题时,可以东拉西扯、欲言又止、故作 深沉,教授和同学一看,便觉得你一定是英文表达不出来,大家继续讨论别 的。美国学生就没有这个挡箭牌。他们说不出来就被认为是没思想,人家对 你的深浅可以一竿子捅到底。其实我自己心里最明白:自己说不出来时,常 常也是因为没有思想。但因为英文不好,我可以给人一种我还有很多思想的 印象。开篇那位前辈,声称英文表达不了他思想的1/10。可他的论文已经 出版了。人家一看:原来这仅是他1/10的思想。他还有9/10没有表达出来 !你说他是不是深不见底了? 不过,课堂上可以唱“空城计”,写学期论文就不能这样干了。你之所 以课堂上讲不出来时还能在教授心目中维持一个“高大”形象,其实全靠你 的论文水准。这是你的底牌。论文出色,教授才承认你的水准,才会在课堂 上你不说话时也觉得你有思想。不过,写论文时,英文 不好对你也有好处。 我的第一篇英文论文,简直要了命。但经过这一折腾,我一下子明白了 :语言越不好,逻辑就得越清楚,论证就得越有力。我出来读书前,也常在 国内报刊上舞文弄墨,笔早就写油了。但是,由于对自己的母语太熟悉,写 起来太容易,碰上逻辑不通时,笔下生花,一下子就糊弄过去了,甚至自己 都不觉得。有时本来没有什么内容,但说几句“酷”话,文章还显得不错。 美国人用英文写东西,想来也难免此病。然而,一旦你用生疏的语言写作, 就大不一样了。你必须把一切想得非常清楚才能下笔,逻辑不通文章就不通 ,你根本糊弄不过去;如果你言之无物,文章就惨不忍睹,没有废话可说。 总之,写的能力低,思的能力就必须高。多年下来,因为写作上的障碍,渐 渐养成了写文章注重实际内容、下笔平实简洁的习惯,甚至中文写作也受此 影响。 过去欧洲人要用拉丁文写作,中国的文人要用文言,其实都有避开自己 熟悉的语言、锤炼思想的好处。可惜,一旦对第二语言太熟悉后,又容易流 于舞文弄墨、甚至一味追求语言的形式了。我并不是在这里提倡不用自己的 母语写作,只是希望大家使用自己的母语时,多一些警觉,不要被母语给娇 惯坏了。一次教一个英国学生中文,用的是香港一位名家的文章。那个程度 很浅的学生指着文中的一句话问: “这是不是错了?他用‘进一步说’, 但上下文中并没有递进的意思。”我仔细一看,果然,这个“进一步说”用 得全无道理。这显然是文章老手写油了以后所致。受良好教育的美国人,对 英文的这些方面都很严格,而中国学生进了大学后,写作就不操心了。结果 ,松松垮垮的中文,如今得以在媒体上大行其道,实在值得大家小心。 P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