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笔马良/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

神笔马良/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
作者: 洪汛涛
出版社: 湖北少儿
原售价: 14.00
折扣价: 8.30
折扣购买: 神笔马良/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
ISBN: 9787535347381

作者简介

洪汛涛(1928—2001),浙江浦江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神笔马良”之父,与叶圣陶等齐名为“中国童话十家”之一,毕生致力于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研究,为儿童文学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主要作品有:童话《神笔马良》《狼毫笔的来历》《小花兔找食物》《鱼宝贝》《小芝麻历险记》《神笔牛良》,中长篇小说《蛇医传》《不平的舞台》,电影剧本《神笔》《大奖章》,理论专著《童话学》《童话艺术思考》《儿童·文学·作家》,主编《中国儿童文学十年》《童话选刊》《台湾儿童文学》《世界华文儿童文学》等。 洪汛涛的代表作童话《神笔马良》是享誉世界的经典文学名著,被载入文学和艺术史册,也被编入教材,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是儿童文学的瑰宝。

内容简介

1 笔架山下 从前,有个孩子名字叫马良。 他住在村口的破窑里。父亲、母亲早年死了,靠自己打柴、割草过日子 。天底下,穷人是一家,村里的人们常常接济他,帮助他,照料他。那些伙 伴们,一个个待他都像亲兄弟。 马良从小喜欢画画,在地上爬着的时候,就爱拿块石头,或者抓根木棒 ,在泥地上胡乱地涂一气。直的、横的,圆的、方的,谁知道画的是什么。 长大了,他很想学画画,可他哪有钱去买笔呢!他们这个。村子里,家 家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庄稼人,也没有一家有笔的。 马良多么想,自己能有一枝笔,一枝属于自己的笔啊! 他们村后的大山,虽然光秃秃的,都是砂土岩石,并不长树木花草,但 它的形状十分奇特,三座山峰,并列一排,像个“山”字。来这山上游历的 人说,那个造字的古人,准到过这里,不然怎么造出个“山”字来呢?这三 座山峰,很高,要攀上这三座山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山,没有什么经 济价值,不能种植庄稼,村里的人们砍柴割草,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可是 ,这山,远远一望,背衬蓝天,恰似一个赭色的大笔架,煞是好看。 这大山,给了大山的儿子马良以大山的性格。他像大山一样的倔强,不 畏惧困难,想做什么,一定要做成。他不懂得阿谀、奉承,做什么事,都是 勇往直前,遇到阻挡,都不回头。他虽然和大山一样贫穷,但他和大山屹立 着一样,挺着腰杆子做人。他以他是大山的儿子为光荣。 在他们村子东方,远远的地方,有一座古寺,古寺后面山丘上,有一座 砖塔。年代很久了,由于经历了火灾,塔身只剩下一个褐色砖块砌的壳子。 奇特的是,塔尖上长满了许多树,大概是鸟儿衔上去的种子,年深月久,长 成了大树。大树枝桠伸开,叶子浓密。这塔远远看去,很像一枝大毛笔。塔 身为笔杆,塔上的树枝则是笔头。最凑趣的是,塔顶的树木中,有一棵是枣 树,秋高气爽,枣子成熟,鹰鸟啄食,四散飞落,宛如笔尖饱蘸颜料,向广 袤的天穹洒溅出星星朱墨。 如果说,大山的性格就是马良的性格,那么,这塔给了马良以志气。塔 尖高耸刺天,马良志气凌云,他多么想把这塔托在手上,挥舞它,像挥舞一 枝笔,在蓝天上,用绚丽五彩的霞光作画,描绘一幅幅优美的理想画卷。 村子里有个传说,每隔三百年,哪一天,哪一刻,天要开眼,照在塔上 的阳光会突然特别强烈,使塔的黑影投蓟远远的高山山峰之间,似同一枝笔 ,搁在笔架上。据称,如果在这顷刻刹那之时,有谁能抱住这黑影的笔,他 就会成为一位很有才学的人。 可是,村里年岁再大的老人,也没有见过这三百年一逢的开天眼,也不 知道哪一年发生过这奇迹。因为他们村子里,世世代代,都是泥腿子,捏泥 巴的,从没听说出过一位有才学的拿笔人。 稚年的马良,一次次,去攀登村后的高山。他爬上峰尖,坐在只有桌面 大小的峰顶上,遥望远远的那古塔和东方冉冉上升的太阳,他多么希望遇上 开天眼,太阳光突然明亮起来,将塔的黑影投过来,让他一把紧紧地抱住它 。 他等过许多个从清晨到中午,他满怀希望地上山,却每回都是怅怅地回 来。 他很想有一枝笔。 2 判官和魁星 有一回,他听人说城里城隍庙里的判官有一枝笔,他就一个人赶去了。 他来到那尊判官像的前面,只见判官的左手拿着本簿子,真的,右手高高地 举着一枝笔。 他呆呆地看了一会,就鼓足勇气走过去,请求说: “判官爷爷,你能把这枝笔借给我吗?” 判官爷爷不动声色,像是没有听见他的话。只见对面过来一位老人,捋 捋白胡子,代为回答说: “傻孩子,判官爷爷的笔,怎么能借给你?你不见他手上拿着本生死簿 吗?人一生下来,他就要记下,该什么时候死……” 马良是个孩子,他不明白,问: “人,怎么都要死呢?” 那老人笑笑说: “要是人不死,那些坏人,恐怕更要凶哕。好心人,日子更没法过了哟 !” 马良还是不太明白老人的意思,眼睛直眨巴眨巴地望着判官手上的那枝 笔。 过路的老人,笑笑说: “你这孩子八成想借笔学画画吧!” 马良叫老人说中了,欣喜地说: “是啊!我想有一枝笔,我很想学画画。老爷爷,你说,能成吗?” 老爷爷摸摸马良的头,鼓励他说: “能成,不过你要经过一番努力啊!——你要笔怎么去向判官爷爷要呢 ?你应该到那边文昌庙,去求魁星菩萨。” 马良看了看判官爷爷那严厉的黑脸色,不敢多说,谢过老人,便到前边 文昌庙去找魁星了。 魁星那模样,好吓人哟!一只脚踩在一条大鱼的头上,一只脚踢着一只 斗,果然手上拿着枝大笔,笔尖几乎碰得着过往人们的额头。 马良战战兢兢地走上前去,向魁星磕了个响头,说: “魁星菩萨,你的笔,能借我用用吗?” 魁星的脸铁青铁青,双眼眼珠都突出来了,没有回答他。 马良连说了三遍,魁星没有什么反应,他便大着胆,爬上那条大鱼背, 伸出手去,取下魁星手上的那枝大笔。 这笔取下来了,他很高兴,可仔细一看,原来这笔是泥做的。一碰,泥 掉下一块,露出里面的竹签。泥笔,又有什么用呢!他只好将这枝笔,又照 原样塞进魁星的手中。 这时,又有一个老人走过,捋捋白胡子说: “你这孩子,你想有枝笔,魁星菩萨会给你的,你怎么可以自己随便去 拿他的笔呢!” 马良瞧瞧魁星那愠怒似的神色,心里有几分不安,赶紧鞠了一个躬,说 了句: “魁星菩萨,对不起,我太想有一枝笔了。” 说完,一溜烟地跑回村子去了。 马良很想有一枝笔。 一天,他突然想,没有笔,为什么不自己做呢? 他到竹林里去截来几节细竹子,这便是笔杆了。可笔头怎么做?他愣住 了。 他一会儿剪了东家羊的毛。他一会儿剪了西家牛的毛。不几天,笔没做 成,村子里的羊呀,牛呀,都给剪得花花斑斑的了。村里的乡亲们不明白, 都说是马良这孩子怎么不学好,瞎胡闹,变得淘气不招人喜欢了。 大家不让马良再去剪羊毛牛毛了,他就剪自己的头发。 可一把把毛,一把把头发,一个孩子怎么也做不成一枝笔啊! 马良又感到惘然了。 …… P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