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三国人物攻略
作者简介
赵庆元(1947—2005),安徽宿州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历任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副主任、系办公室主任、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校图书馆馆长,曾任校党委委员,兼任“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理事。
内容简介
南阳美丈夫 《三国志通俗演义》里有这样一首诗: 堪爱南阳美丈夫,愿将弱主自匡扶。 片时妙论三分定,一席高谈自古无。 先取荆州兴帝业,后吞西蜀建皇都。 要知鼎足为形势,预向茅庐指画图。 诗中称赞的那位“南阳美丈夫”,就是名垂千古 、老少皆知 的诸葛亮。 诸葛亮,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东汉灵帝光 和四年 (公元181年)出生在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 县)。 诸葛氏的祖先原姓葛,早在夏朝时,诸侯有葛伯,子 孙以国 为氏。春秋时,又有葛国,其后代也称为葛氏。秦朝 末年, 陈胜领导的起义军中有位大将叫葛婴,后来被无辜杀 害了。 陈胜失败后,刘邦和项羽争雄,项羽因败自刎,刘邦 得胜后 建立了汉朝,葛婴的孙子被封为诸县侯,他的后代就 居住在 诸县。以后,葛氏从诸县迁居阳都。因为这里已经有 葛氏居 住,诸县的葛氏想有所区别,便以“诸葛"为姓了。 诸葛亮的远祖诸葛丰,西汉元帝时当过同隶校尉 (一种 监察官)。父亲诸葛珪,东汉末年曾担任泰山郡丞。 那时 候,郡是地方行政区划中级别最高的,长官称为郡守 ,郡丞 是长官的助手。诸葛珪娶章氏为妻,他们共生三男二 女,长 子诸葛瑾,次子诸葛亮,三子诸葛均。章氏去世比较 早,诸 葛硅疼爱子女,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渴望他们能 早日成 才。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诸葛亮八岁时, 诸葛珪 因为怀才不遇、妻子病死等,心中郁郁不乐,一病不 起,与 世长辞了。诸葛亮父母双亡,兄妹几个靠叔叔诸葛玄 接济度 日。诸葛玄也是个多学博识、很有才华的人,先前也 任过地 方官吏,后来失掉官职,在家里闲居。这时,诸葛亮 虽然还 是个小孩子,但很听话,很懂事,从来不给叔叔惹麻 烦,所 以,诸葛玄也非常喜爱他。 一天,诸葛亮看到一位客人给叔叔送来一封信。 原来, 这信是叔叔的朋友袁术写的,内容是请诸葛玄到他管 辖的豫 章(今江西南昌)去当太守。诸葛玄在家闲居无事, 生活负 担又很重,又逢战乱,所以看完信,他考虑了一会儿 ,把诸 葛亮兄妹叫到身边,说道:“孩子们,现在家乡打仗 ,乱哄 哄的,南方稍微平静一些,袁术写信来要我去任豫章 太守, 我已决定前往。现在瑾儿已长大成人了,就留下来看 守门户 吧,其他几个都跟我一起去。”就这样,诸葛亮离开 自己可 爱的家乡,随叔叔踏上了南下的艰难道路。 几经风雨,几多坎坷,诸葛亮跟随叔叔来到历阳 (今安 徽和县)。历阳属于袁术管辖,他的部下孙策在这里 备战。 袁术写信给孙策,让他好好接待从这里路过的诸葛玄 。诸葛 玄在旅店住下后,因天色已晚,叫诸葛亮上街买些吃 的,明 天一早好赶路。诸葛亮买好了东西,在回旅店的路上 ,正巧 碰上了周瑜。周瑜得知诸葛玄、诸葛亮叔侄已到历阳 ,到旅 店看望诸葛玄后,便邀请他一起去见孙策。周瑜是个 很有心 计,而且能深谋远虑的人,他从扩展孙策势力的愿望 出发, 千方百计要留下诸葛玄:但诸葛玄不愿失信于老朋友 ,坚持 要去豫章。孙策和周瑜见他铁了心肠,没有办法,只 好送上 些礼物,派几名士兵护送他们启程。诸葛玄一家乘船 溯流而 上,经过十多天的风吹浪打,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诸葛玄出任太守后,一家人总算是过了比较安定 的日 子。然而好景不长。诸葛玄当太守,是袁术自己任命 的。后 来朝廷又派朱皓来任豫章太守,私人违抗不了官方, 诸葛玄 只得让位,并决定沿江而上去荆州,投奔老朋友刘表 。刘表 虽然没有什么大本领,但为人还比较厚道,那时已是 拥兵 十万的一方头目了。他看到老朋友拖家带眷,从北方 到南 方,辗转几千里来到自己身边,非常热情,很快就给 诸葛玄 安排了一个官职。没想到官场斗争激烈,诸葛玄身为 外乡 人,老是受排挤、遭打击。无可奈何,他只有抹下面 子,给 刘表当幕僚,过着一种寄人篱下的生活。诸葛玄本来 是想凭 着自己的才华,仗着老朋友的关系,任个一官半职, 施展自 己的才干,实现自己的抱负,谁知一切都成为泡影。 日子一 天一天打发着,诸葛玄心中的忧愤也越积越多,郁闷 成疾, 不久便去世了。诸葛玄的死,对年轻的诸葛亮来说是 一次极 为沉重的打击。人海茫茫,举目无亲。诸葛亮将何去 何从? 年轻的诸葛亮以惊人的毅力从悲痛中奋起。在刘 表的援 助下,买地造房,在襄阳(今湖北襄樊)城西的隆中 定居 了。隆中山清水秀,非常幽静,诸葛亮特别喜爱这个 地方。 他在这里边读书,边种地边治理环境,几年后,山山 水水又 是新面貌。来到这里的人都觉得山虽然不高,却很秀 雅;地 虽不广阔,却很平坦;树林不算大,却很茂盛;猿猴 与白鹤 亲密相处,互不侵犯;青松和翠竹如同朋友,相映生 辉,真 的看也看不够。 山美,水美,人更美。诸葛亮在家难中度过少年 时代, 于漂泊中迎来青年时代。他渐渐长大了,成为一个引 人注目 的美男子。他身材高大,脸色红润,头上经常戴着青 丝带编 成的精美头巾,身上穿着用漂亮鸟羽制成的外衣,风 度潇 洒,气概非凡。他重视仪表美,更重视对知识的追求 和行为 修养的不断完善。小时候勤奋学习,长大后仍牢记父 亲和叔 叔的教导,刻苦读书,积累知识;同时方法灵活,讲 究实 用,不做书呆子。二十岁左右就已精通政治、军事、 外交、 管理:还懂天文、知地理、晓阴阳,成为知识渊博、 才能非 凡的人物。他常以先贤管仲、乐毅自比,别人则把他 比作周 朝的姜子牙、汉代的张子房,称赞他是“天下第一人 ”、 “绝代奇才”。 诸葛亮在隆中还广交朋友,适应社会,发展自己 。襄阳 在东汉时是一个经济繁荣、豪强集中的地方。诸葛亮 处隆中 时,这一带较大的豪族就有庞、黄、蔡、蒯、马、习 、杨等 家,每个家庭都有代表人物。庞家有庞德公、庞统、 庞林、 庞山民等;黄家有黄承彦;蔡家有蔡瑁;蒯家有蒯越 、蒯良 等;马家有马良和马谡;习家有习祯和习珍;杨家有 杨虑、 杨仪和杨颐。庞、黄、习、马诸家关系都相当密切。 同时, 这里也可以说人才荟萃、群星灿烂:大学者司马徽、 大书法 家梁鹄、音乐家杜颐、发明家韩暨、诗人王粲,还有 庞统、 徐庶、孟公威、石广元、崔州平等。在长辈学者面前 ,诸 葛亮虚心求教,态度谦和;与同辈学人为友甚密,常 一处学 习,“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 ,或寻 朋友于村僻之中,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另外,他 的二姐 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他本人又娶黄承彦的丑 女儿为 妻。本是年轻的姐弟三人相依为命、流落他乡,势孤 力单, 这样一来,情况大变了。诸葛亮以杰出的德才赢得了 世人名 流的信任和喜爱,以牢靠的人际关系网络开创了生活 的新 天地。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