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精)

重生(精)
作者: 梁晓声|责编:张素梅
出版社: 天津人民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4.90
折扣购买: 重生(精)
ISBN: 9787201157528

作者简介

梁晓声,当代知名作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至今创作了包括散文、小说、杂论、纪实文学等在内的作品逾千万字。代表作有《今夜有暴风雪》《年轮》《知青》。2019年,凭借作品《人世间》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内容简介

1944年秋季的一个下午,天高云淡,太阳看去很沉,如同灌满血浆,却又不那么情愿西坠。国家满目疮痍,哀鸿遍野。华北平原的这一片大地上,具体说是北平和天津之间的田野,高粱红似火。公路两侧,除了高粱,还是高粱,比火更红。于是也接近着血色了。红得接近着血色的高粱,一片连一片,一望无际;这一片大地,渗入了很多中国人的血,死于战乱的,是黎民百姓的中国人的血;直接死于战役的,是军人的中国人的血——先是军阀和军阀之间的战争要了很多中国人的命,后来更多的中国人为了保卫这一片土地而捐躯。在高粱之间,矗立着一座座日军的楼,像狂野非洲的一座座蚁穴。 斯时,夕阳的余晖洒在一片片高粱穗上,使成片的高粱看去是更加血红。在一座楼上,有一名年轻的日军士兵端着上了刺刀在瞭望——目下红得接近着血色的一望无际的高粱,使他的胃剧烈地疼了起来。 日本人不爱吃高粱米,爱吃大米。不是他们挑食,全世界人都如此。在他们日本,不论穷人还是富人,一向是吃大米的。区别仅仅在于,富人一向吃优质的大米,而穷人吃的是劣质的,并且一向吃不饱。 爱吃大米的些个日本兵,自从成了这一片土地的占领者,进入了那些楼,就再没吃过大米了。只有驻扎在县城里的日军军官们才吃得上大米——从东北运过来的,甚至是从朝鲜运过来的。在东北,在朝鲜,日军强征中掠夺了去的大米,得供给他们的关东军吃,而且总是不够。 所以驻扎在楼里的日军,他们的肠胃几乎都因为长期吃高粱米而吃伤了。 他们恨那成片成片一望无际的高粱。 但即使恨,那也得抢。否则,连高粱米也吃不上。 而这个季节,正是他们离开楼蹿到附近农村去抢粮食的季节。他们监视着中国农民收割;监视着农民将收割了的高粱集中到晒场上去,在他们的眼皮底下碾压、去壳、装袋、装车,赶在天黑前运往楼。如果他们不这样,连高粱米也吃不上。 韩王村里,日本兵正呵斥着中国农民们往马车上堆放高粱米袋子。最后一袋装满了高粱米的袋子也扔到马车上之后,为首的日军小队长藤野命中国农民们聚拢在一起,开始训话。他原本是驻扎在县城里的日军最高长官的机要文书,会说不少中国话,因为犯了过错,被贬出县城,当了楼里的一小队日军的头目。他是用中国话来训话的。他喜欢用中国话来对中国人进行训话,觉得那会使他显得是一位有文化的因而特文明的占领者。他训话的内容大致是——大日本皇军不爱吃高粱米,爱吃的是大米!从明年起,不许再种高粱,必须种水稻。种水稻,那才是大大的良民。继续种高粱的话,统统死啦死啦的!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潜心创作的转型之作。 ★知青文学后,梁晓声再度“出击”,奉献重磅长篇巨制! ★讲述一个“懦者”起伏跌宕的传奇际遇,彰显一种以弱制强、以柔克刚的人生智慧。 ★内文用纸胶版,精装双封;舒适阅读,精美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