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中国的社会科学理论范式和方法问题研究/转型中国研究丛书
作者简介
郭苏建,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导师。旧金山州立大学政治学系终身教授。
内容简介
经过四十年的学科建设,凭借几代政治学人 的持续奋进,可以说中国政治学的“补课”已经 卓有成效。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 国政治学科还存在诸多发展不足和前进挑战。其 中有些问题是与外国政治学学科乃至其他社会科 学学科所共有的,例如,基础性理论研究被边缘 化;研究的精细分工导致学科离散化;分支学科 之间相互脱节;学科在不同地域间发展不均衡; 政治学研究者的性别比例不对称;等等。另外一 些问题则在中国政治学学科里更为凸显,例如, 相对于经济学和社会学来说,政治学研究的实证 化水平较低并且受到更多质疑和阻力,意识形态 取代科学方法的现象更为严重;相对于西方国家 的政治学学科而言,中国政治学在学科构成和学 科边界上还相对模糊;部分分支学科和新兴子学 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理论、范式和方法上创 新不足;方法论研究严重滞后;研究课题存在大 量重复;部分高校师生比严重失衡;学术生产竞 赛化;学科发展受到较严重的行政干预;等等。 这些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政治学科的 健康发展以及迈向世界一流,甚至与学科繁荣背 道而驰,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将为中国政治学科 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当前中国政治学科发展的关键难点集中表现 在学科困境和体制困境两个方面: 首先,学科困境方面,当前的学科结构和专 业设置落后于国际标准,较难符合新时期学科发 展、服务社会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需要。第一, 总体来说,中国政治学还存在“分化不够”和“ 融合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该有的核心分 支学科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另一方面能够熟谙并 运用其他学科方法研究政治问题的学者还不多。 第二,各个新兴学科之间发展极度不均衡,部分 新兴学科已经形成了明确的研究对象、特定的概 念和理论体系,但是大部分新兴学科还处在初级 发展阶段,学理性和延续性都较为欠缺。第三, 学科的不断分化也带来一个个领域和议题的“孤 岛”,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机制,学者专精于自 己的研究领域,对政治学的整体图景缺少足够认 识,陷入“盲人摸象”,对政治学的根本问题( big question)和广义理论缺乏贡献能力,导 致学科知识的离散化和积累困难。 这些问题都 呼唤通过学科制度改革带动中国政治学新一轮的 蓬勃发展。 其次,体制困境方面,现实政治塑造着中国 政治学学科发展的学术空间。诚然关注现实政治 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科的应用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同时可以获取学科发展资源,然而过度侧重对策 研究将危及学科的独立性。近年来,部分学者开 始强调政治学研究的学科前提条件,即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