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识答问/大家小书

佛教常识答问/大家小书
作者: 赵朴初
出版社: 北京
原售价: 1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佛教常识答问/大家小书
ISBN: 9787200084382

作者简介

赵朴初,1907-2000,**社会活动家、佛教人士、书法家、诗人、作家,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人。历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中国藏语系**佛学院顾问,中国**和平委员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中国**促进会中央**、民进中央参议委员会主任、副**、名誉**,全国政协副**。长期从事佛学研究,擅长诗词、书法,著有《滴水集》、《片石集》、《佛教常识答问》等。

内容简介

答:不能那么说。据我看,它还反映着当时社会生 产力的发展所带来的矛盾。 问:释迦牟尼时代印度的社会是不是奴隶社会? 答:近代在印度河流域的发掘,证明在公元前 3500-前2750年之间,那里的土著民族(可能就是达罗 毗荼族),早已有了惊人的城市文明。他们有城市规划, 有下水道;有两三层砖建楼房,有公私浴室;街道上有 货摊和店铺,有纺织业和陶业。这个事实推翻了西方学 者们一向认定印度文明是雅利安人带来的说法,事实上 是游牧民族的雅利安人接*了土著的**文明。根据发 掘的材料来看,当时的土著民族已经进入了奴隶社会, 而且可以断定他们有了相当发达的农业。至于雅利安人 定居下来很长时期(约一千年)以后,到了种姓制度确 立了的时期,那里的社会是否仍然是奴隶社会,值得研 究。从婆罗门的法典看来,首陀罗并不是奴隶,只是有 一部分人当奴隶,而奴隶只是从事杂役劳动,在生产部 门很少参加,显然奴隶不是主要生产者,因此很难断定 当时是奴隶社会。 问:据您看当时是什么制度的社会呢? 答:佛经中的资料记载,当时国王每年有一固定的 *期,在自己的田地里举行亲耕仪式,人民都在替他耕 田。这与婆罗门的法典规定的靠自己劳动为生的首陀罗 人要以劳动向国王纳税的条文相合。根据我国古代译师 的注释,“刹帝利”的原来字义是“田主”。从这个线 索来推断,似乎“种姓”制度开始完备地确立的时期, 印度已经进入了封建领主统治的农奴社会。而到了释迦 牟尼时代,在新兴的**里,情形又有所演变。根据佛 经的资料,当时的商业很发达,有相当规模的陆运和航 运的商队,商人掌握着雄厚的经济力量,例如把一座林 园送给佛的大富商须达多,他有力量以黄金布地和拘萨 罗的王子比富。手工业也很发达,有细密的分工,自由 经营的小工商业在生产上占重要地位。当时有了纳税的 自由农民,有佃农。可以设想,在吠舍人和首陀罗人混 合种族的新兴**里,刹帝利可能不是领主,而是新兴 地主阶级的代表。印度在公元前一千年间已经有了铁 器,到这时期,铁制农业器具*已普遍使用,农业上生 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当时的经济情况下,封建领主 的割据,是不利于商业、手工业,特别是农业的发展 的。历史证明,统一兴修水利和灌溉系统是促成阿育王 统一印度的重要原因。虽然阿育王是佛逝世二百年以后 的人,但是佛在世时,人们就有“转轮王统**下”的 理想。佛幼年时,他的父王和国人曾期望他做转轮王。 佛虽然舍弃了王位,但是他也推崇转轮王这样的理想人 物。“转轮王”思想,实际是反映着当时一般人要求有 一个中央集权**来代替领主割据的愿望,这个要求和 愿望必然和种姓制度发生冲突。 问:释迦牟尼和婆罗门、刹帝利的关系怎样? 答:释迦牟尼是公开宣布反对婆罗门教义的,所以 一生遭到婆罗门*击的事很多。但是也有不少婆罗门教 徒和学者改变了原来的信仰而归依了他。婆罗门人*了 佛教的刺激,就有了《摩奴法典》的出现。这部法典一 方面固然是为了维护种姓制度,一方面也可能作了一些 修正。在《摩奴法典》里*击佛教的文句虽不明显,但 后出的《述记氏法论》则把*击佛教的态度明白地表示 出来。至于佛和刹帝利的关系,你知道,佛是出身于刹 帝利种姓的。当时佛所游化的那些**的国王们,如摩 揭陀国的频毗娑罗王、拘萨罗国的波斯匿王等,都是他 的信徒和有力的支持者;后来阿育王*大弘佛法。应当 说,新兴**的刹帝利对佛是极其尊重信仰的。值得注 意的是,佛经中提到四姓时,改变了原来以婆罗门为首 的次序(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而把婆罗 门放在刹帝利之后,这是违反传统习惯的,由此也可以 看出他贬抑婆罗门地位的态度。P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