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简史

秘鲁简史
作者: (秘)卡洛斯·康特雷拉斯,(西)玛丽阿娜·苏洛阿卡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9.84
折扣购买: 秘鲁简史
ISBN: 9787577203447

作者简介

[秘鲁]卡洛斯?康特雷拉斯 秘鲁历史学家,秘鲁天主教大学经济系教授,秘鲁研究学会成员,现任秘鲁历史经济学者协会会长,对秘鲁的历史有着深厚的研究。 [西班牙]玛丽阿娜?苏洛阿卡 历史学家,曾在各大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 译者 缪斯 智利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拉美社会与文化,现任教于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内容简介

从第一批居民到金字塔的建立 引言 居住在安第斯山脉地区的人们建造了世界文明的一个中心。一万多年前,第一批人类自定居安第斯山区起,历经数千年,通过不断适应多元的生态环境,得益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的畅通,独特的技术、经济、社会、政治资源以缓慢的节奏逐渐呈现,由此构建出我们所认知的安第斯文明。 若将它与其他古老文明对比,安第斯文明的独特性,使得它不被经典的演化观念所解释,因为经典的演化观念常把人类历史束缚在一种复制西方文明的一成不变且完全相同的模式之中。一方面,安第斯文明中缺少一些构建文明的所谓的“必备品”,比 如说:文字、货币交换、对轮子与铁的运用。另一方面,它的进 展过程也迥异于西方文明。比如,渔业生产力的提升对安第斯文明的提前起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纪念建筑物预示了陶瓷和城镇化的发展非常依赖于国家,但后者并不依赖前者。关于其文明的鲜明特点的分析,加剧了普遍主义下的发展模式的坍塌,且该模式的影响力也因新科学范式的出现和考古调查的深入而逐渐被削弱。 *早呈现于世人面前的安第斯文明,始于西班牙历史学家的描述。而令历史学家们为之惊叹的库斯科文明,集中体现了印加文明的优越性,同时也传播和展现了那些曾被它征服的其他安第斯部落的文明。这样的解释生根于西方世界的想象,以至于几个世纪以来,安第斯文明的前几个阶段被认为是通过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和准备,汇聚在了“伟大的印加文明”之中。 一些16世纪的历史学家对文化遗迹极其敏感,比如佩德罗?瑟撒?德?雷昂(Pedro Cieza de Le),已窥探到了曾经某个发达的社会的存在,并且感受到了其文明的深度。不过与他同时代的盗贼们—墓穴的破坏者们—也体会到了前印加社会的财富和艺术。再后来是 18世纪、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探险队和科学家,他们把印加文明的杰出贡献与独特性,传播与分享到欧洲和世界的其他地区。在他们当中,有欧裔利马人尤西比奥?雅诺?萨帕塔( Eusebio Llano Zapata)、欧洲人亚历杭德罗?洪堡(Alejandro de Humboldt)、查尔斯?维纳(Charles Wiener)、安东尼奥?雷蒙迪(Antonio Raimondi)和马克斯?乌勒(Max Uhle),有秘鲁的马里亚诺?德?里韦罗(Mariano de Rivero)和胡里奥?塞萨尔?德约(Julio César Tello),还有美国人海拉姆?宾厄姆(Hiram Bingham),他们都是杰出的马丘比丘城堡的“发现者”,并将它传播到了盎格鲁-撒克逊世界。然而,直到20世纪,由于考古学研究的次数增多,质量提高,专业化程度提升,安第斯文明的全景图才开始逐渐清晰起来。考古结果表明,历史上安第斯文明出现的时间被专家们推算迟了,这些结果表明,印加文明只是一个更为复杂和古老的文明现象的冰山一角。 事实上,关于*早的安第斯社会,以及它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文明数量和多样性,都没有文字记录。通常来说,这些因素平行存在,同时它们彼此之间也相互影响,若要把秘鲁的前西班牙时期做一个解释性的概括,把它确立在某种唯一的历史范式下,就会显得艰巨且困难—这些范式不止一个,它们相互之间也颇有争论。然而,无论是基于陶瓷风格,还是基于技术、社会、政治的发展来进行阶段的划分,进而做出对文化的介绍和编年史的记录,都能反映出各个文化板块在不同阶段的博弈与演变。在那样一个充满异质性的时期,正是这些被称之为中间的或地区的文化板块 —它们是平行存在的—主导了安第斯社会的发展进程。 在这本书中我们将重点介绍秘鲁历史的5个大时期:其中远古时期是安第斯山脉中部地区在历史上存在的*长时期(公元前9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而这一时期又被划分为三个阶段:印加远古阶段或远古初期(约公元前9000年至公元前6500年);远古中期(大约在公元前6500年至公元前3000年),这是向种植业和畜牧业迈进的伟大开端;远古末期(公元前 3000年至公元前 1500年),在这一阶段,农牧民的生活方式更为稳定。接踵而来的是大形成期(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200年)。伴随着陶瓷的出现,安第斯山脉地区的农业和畜牧业逐渐得到普及,这就意味着生产集约化的形成,查文(Chavín)文化或早期黎明阶段(大约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这一时期*具特色的文明发展的高潮。在大形成期后,各个区域的阶段性发展,揭开了区域多元化发展周期的序幕,这一阶段被称为中早期(公元前200 年到公元500年),这是安第斯文明的经典时代,因为在这一阶段各国都掌握了重要的技术,在社会组织和美学领域也取得了重大发展。在这之后,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到来了,即瓦里(Huari)时期或中期黎明阶段(公元500年至公元900年)。瓦里是第一个安第斯帝国,在它的统治下,形成了繁复多样的社会政治组织,也正是这些组织,在安第斯山脉地区构建出了各自迥异的政治环境。当瓦里帝国分崩瓦解之际,各个区域的传统文化进入了复兴时期,即中晚期或领主与联盟时期(约公元 900年至公元 1400年),这一时期的名称也暗示出了它的多样性 —不同的位置、规模、组织—各个政治实体在广袤的安第斯土地上,继续上演着共生与共存的故事。后来,在印加人的统治下,他们再次团结起来。这个阶段就是前西班牙时期的末期,也被称为印加帝国时期或者晚期黎明阶段(公元1500至公元1532年)。 1.本系列以拉丁美洲几个主要国家及地区和历史事件为主题,简要深刻地概括了这一区域的历史发展及文化特点。 2.历经近半个世纪几代秘鲁学者孜孜研究修订。 3.便携开本,排版简洁,字距宽松,舒心畅读。 4.学术界、评论界强烈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