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读三国之一谋动千危(谋士卷)

少年读三国之一谋动千危(谋士卷)
作者: 南门太守
出版社: 长江少儿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7.90
折扣购买: 少年读三国之一谋动千危(谋士卷)
ISBN: 9787556090440

作者简介

南门太守,本名陈忠海,男,生于70年代初。2005年加入陕西省作家协会。酷爱文史,尤其致力于后汉、三国历史的学习和研究,多年来穷搜广集,遍访各地历史遗迹。写史态度严谨,考证翔实,忠于史实,从不戏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已出版诗集两部、散文集一部,历史著作《曹*秘史》(三卷)等六部。在《中国发展观察》《中国经济报告》杂志、《我们爱历史》《历史风云》《历史文学作家》等网络平台设有专栏,已发表文章两百余篇。

内容简介

双亲早逝的少年 一说起“神机妙算”,很多人就会想到诸葛亮,他对 天下大事了如指掌,仿佛是个无所不知的天才。他已经不 是一位普通的历史人物,而是中国人心目中智慧的化身。 那么,真实的诸葛亮是什么样的呢?他有传说中的那 么神通吗? 诸葛亮,字孔明,汉末徐州刺史部琅琊国阳都(今山 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西汉名臣诸葛丰的后人。 诸葛亮的父亲名叫诸葛珪(gui),母亲姓章,有兄弟 三人,他在家中排行第二。诸葛亮的哥哥名叫诸葛瑾,比 诸葛亮大7岁,曾到洛阳等地游学,诸葛亮的弟弟名叫诸葛 均,此外,诸葛亮还有两个姐姐。 诸葛亮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为他们娶了一 个继母。然而不久之后父亲也去世了,他们兄弟姐妹的生 活全靠叔父诸葛玄照顾。 当时,诸葛亮的家乡已经陷入战乱之中。诸葛玄是一 个挺有名气的人,早年跟袁术、刘表都有过交往。这时候 袁术以寿春为中心正积极向北面的豫州、兖州以及南面的 扬州发展势力,扬州刺史部的豫章郡太守周术死了,袁术 就请诸葛玄担任豫章郡太守。 诸葛瑾和诸葛亮心里充满了不安,他们都有些忧虑地 对叔父说:“豫章郡并不是袁术的势力范围,各路势力都 想占有此处,您去那里上任太危险了。” 情况确实如此,但诸葛玄想了想还是决定前往豫章郡 赴任:“咱们这边的战事不断,一时半会也不会平息,继 续待在这里不是长久之计,南方虽然充满凶险,但毕竟是 一个希望啊!” *后,诸葛玄带上诸葛亮、诸葛均以及诸葛亮的两个 姐姐同行,暂留诸葛瑾在家乡伺奉继母。 在乡村隐居 大约在汉献帝兴平二年(195),诸葛亮随同叔父前往 豫章郡。 不幸的是,诸葛玄到豫章上任不久就死了,诸葛亮带 着姐姐和弟弟只好另做打算。由于叔父与荆州牧刘表的关 系也不错,所以他们迁居到了荆州刺史部的襄阳(今湖北 省襄阳市襄城区)。 到襄阳后,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蒯祺,二姐嫁给了庞 山民,诸葛亮成年后娶了荆州名士黄承彦的女儿为妻,蒯 氏、庞氏和黄氏都是荆州大族,诸葛亮姐弟们的生活这才 安定了下来。 有人据此说诸葛亮很懂得利用政治婚姻为自己铺路, 这是误解。政治婚姻强调的是目的,但诸葛亮既不为荣华 富贵,也不为做官,他与弟弟后来隐居到襄阳城西边一个 叫隆中的小山村里,在这里一住就将近十年。 这期间诸葛亮一边在田野里耕种,一边拼命读书学习 ,不断积累和提高自己,他得到了庞德公、司马徽等名士 的指教,学业进步很快,司马徽将他比作“伏龙”。 诸葛亮平*喜欢吟唱《梁父吟》,又常把自己比作管 仲、乐毅,一般人并不知道他心中的远大志向,只有** 要好的朋友孟建、崔州平、徐庶等几个人了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