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六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六讲
作者: 马建荣|责编:林薇
出版社: 阳光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40.02
折扣购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六讲
ISBN: 978755256071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孝”难吗? “孝悌”是中国传统文 化的基本内容,也是儒家 提倡的基本道德范畴,孔 子、孟子对孝悌有了更加 确切的诠释,“孝”就是尽 心奉养和顺从父母,“悌” 就是敬爱兄长。 孔子的弟子有子说:“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意 思是君子务实于根本,根 本建立了,道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 就是仁的根本呀。仁是孔 子哲学思想的最高标准, 他以孝悌为仁的根本,可 见孝悌在儒家学派创始人 这里具有很高的地位,子 曰:“弟子入则孝,出则 弟……”(《论语·学而》) 意思是弟子在家中要孝敬 父母,出门在外要尊敬年 长于自己的人。 孔子赋予了孝悌更具 体的内容。他说:“父母 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意思是 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 果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 的去处。这是免于父母为 自己担忧,父母对子女的 担忧和牵挂是永恒的,当 然在现代社会里,随着信 息的发达,交通的便捷, 父母的这种担忧就越来越 小了。子日:“父母之年 ,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 ,一则以惧。”(《论语· 里仁》)作为子女,要知 道父母的生辰八字,一则 是因此而喜悦,一则是因 此而担忧。喜悦的是自己 不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时刻把父母记挂在心上, 以孝敬奉养父母为乐事; 担忧的是父母年事已高,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 养而亲不待”,这是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