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文学与文化·第三辑
作者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编
内容简介
丝路文学研究 论丝绸之路艺术链* 程金城 内容提要:“丝绸之路”作为整体研究对象和新视域,开始改变人文艺术学科的某些观念、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从丝绸之路时空整体视域考察,其艺术经过交流、变易、互鉴、共融,逐步形成了“丝绸之路艺术链”,延伸和丰富了人类的艺术经验和人文思想。丝绸之路艺术链,在其表层,是艺术形象序列的生成及形象之间的关联性、互融性和变易性;在其深层,是艺术与人之关系的纵横延伸和艺术原型的置换变形,是人类的相通性和共同性使然。由链而网,构成丝绸之路艺术形象的关联结构。对艺术链进行研究和讨论,既是对丝绸之路艺术源流的蠡测,也是对丝绸之路艺术链与“意义链”关系的探讨,对当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丝绸之路;艺术链;关系;意义链 引?言 丝绸之路艺术构成了一条贯通古今、融汇各种艺术现象的网络长廊,在人类艺术整体格局中非常突出和格外重要。其重要性之一,是通过丝绸之路的交流融合,形成了“丝绸之路艺术链”及意义链,延伸和丰富了人类的艺术经验和人文思想。 提出“丝绸之路艺术链”这一概念,非一时之兴起,乃主要基于两种原因,一是对丝绸之路艺术研究整体性的思考,二是得益于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启示。 在学术领域,“丝绸之路”作为整体研究对象,开始改变人文艺术学科的某些观念、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它不但打开了更大的研究视域,拓宽了研究空间,而且发现了事物之间更多的、深层的关系。在对丝绸之路人文艺术现象的整体考察中,特别是对其艺术现象相互交错的复杂关系及其生成过程的逐步认识中,我们意识到,在人类史上,丝绸之路漫长的时间和巨大的空间,不仅为各种不同艺术之间的交流影响和互融互鉴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而且因为艺术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而刺激了对不同艺术互补性的需求,从而形成艺术链生成的内在机制。即使在丝绸之路商业贸易和交通时断时续的阶段,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的交融和艺术链的继续延伸也未停止,比如音乐舞蹈,比如纺织服饰,比如宗教文学艺术,比如陶瓷及各类器物等等。其主要原因是,外来的艺术内容、样态和风格一经与本土文化艺术交融,介入当地和当代的文化生活中,其基因就获得了“自生自长”的活力,其延伸也获得内在的驱动力,外部因素的一时中断,也无改继续衍生的趋势。丝绸之路艺术是生活的艺术,生存的艺术,生命的艺术。从一定意义上说,有人员流动,有经济等社会活动,有文化传播互动,就有艺术相伴相随,就有艺术链的延伸。对这种现象的宏观把握和具体解释,是丝绸之路艺术研究的任务之一,或者说这是丝绸之路艺术整体研究不同于艺术门类和局部研究的目标之一。变易、联系、交融、互鉴、兼容等是丝绸之路艺术存在的前提条件和方式,也是我们今天研究丝绸之路艺术的着眼点。笔者的这种思考,也得益于学界对丝绸之路艺术具体研究的不断深化,特别是近年来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启迪,其中有些专家的研究本身已经具备了宏观视野和解释艺术链现象的因素,并达到相当的深度。可以说,丝绸之路艺术链概念的提出,是致力于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研究的专家们共同打下的基础。提出这一概念并进行探讨,有助于探索丝绸之路艺术各门类的源流,梳理、探索其前世今生和来龙去脉;同时,通过归纳分析,也是对这类研究本身进行理论概括,呈现丝绸之路艺术研究业已达到的认识水平和具有的时代高度,深化丝绸之路艺术理论探索。本文意在提出问题,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以期推进对这一现象的探讨。 一 丝绸之路艺术链的生成基础,是人类在丝绸之路上的物质和精神交流的历史实践,艺术链既是这种交流活动的构成部分和形象表达的结果,也是艺术现象相关性、相通性的具体体现,对其的发现,拓展了丝路艺术研究的空间。① 对丝路艺术链现象的最初关注,可以追溯到早期敦煌艺术研究。老一代的敦煌研究专家和艺术家如常书鸿、徐悲鸿、张大千、宗白华、梁思成、向达、贺昌群、李浴等,在对敦煌佛教艺术研究中就已经露出关注艺术交融的意识。后继的专家如段文杰、樊锦诗、宿白、史苇湘、金维诺、阎文儒、苏北海等,以及葛承雍、林梅村、余太山、石云涛、芮传明、周菁葆、盖山林、荣新江、赵生良、沙武田、张法、金秋、赵丰、仲高、沈爱凤等著名专家对丝绸之路的历史、考古、艺术的研究,都从不同的侧面、程度不同地触及丝绸之路艺术交流融合的问题。从对丝绸之路艺术相关性的早期发现,到逐步产生关于存在丝绸之路艺术链的明确意识,体现着研究者对丝绸之路艺术认识不断深化的轨迹。 20世纪前半叶,敦煌研究专家和艺术家对敦煌及其艺术的研究,都不同程度涉及敦煌佛教艺术的传播路径,可以说已经包含了对丝绸之路艺术链现象最初的触及。这不是研究者的观念超前,而是研究对象本身的内涵使然。如早在1925年向达发表的《龟兹苏祗婆琵琶七调考原》,就讨论了苏祗婆琵琶七调与印度北宗音乐的关系。1931年,贺昌群发表在《东方杂志》的《敦煌佛教艺术之系统》一文就指出佛教传入路径及佛教艺术产生的“系统”关系:“自公元第一世纪左右,大月氏迦腻色迦王(Kaniska)尽力宏布佛教,为大月氏空前绝后之盛业以来,古代中国……(新疆)南北两路的国度,都完全沉浸于佛教崇拜的气围中,北道以龟兹(今库车)为最盛,南道以于阗为最盛,南道的枢纽便是敦煌。自魏晋历南北朝而至隋唐,西域诸国的沙门、优婆塞,陆续接踵来中国,中国的僧徒亦多赴西域求经典或巡礼圣迹,当时商业上的交通,亦不下于宗教。由海陆两路而来的西域僧徒,在北方的则大多集中于长安、洛阳、邺,南方的多在建康(南京),皆为当时的建都之地;于是这几百年间,上至帝王公卿、学士文人,下至愚夫愚妇,莫不受这个新宗教的震荡与蛊惑。”①常书鸿先生提出了“中西交融说”,认为敦煌石窟艺术虽然是外来的种子,但它是在中国的土壤里生长起来,接受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抚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这涉及中外文化艺术交融的问题。类似的看法,在当时的研究中并不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