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艺术设计(中国轻工业“十三五”规划教材、“互联网+”新形态立体化教学资源特色教
作者简介
史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研究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989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曾长期在一线从事建筑与环境设计实践与管理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程技术研究与设计实践经验。1989至1997年于无锡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担任建筑师工作,1998年至1999年于无锡市规划局从事规划管理工作,1999年至2001年于无锡市规划设计院任总建筑师之职。2002年起任教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从事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和研究工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主要成员,设计学院“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再生”研究团队核心成员。 刘佳,博士,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环境设计系主任,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2021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景观艺术设计》课程骨干成员。出版有《镇江近代建筑》、《景观设计要素图解及创意表现》等著作7部,发表CSSCI及中文核心等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并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 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三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奖项。指导学生在国内外重要设计竞赛中获奖达数十项。
内容简介
第一节 景观的概念及含义 一、景观的概念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景观即我们人眼所能看见 的一切自然物与人造物的总和,是土地及土地上 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是复杂的自然过程 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它包括浩瀚的江河湖 海、巍峨的山川峰峦,秀美的江南小镇、古老的哥 特教堂,鳞次栉比的都市建筑、热闹非凡的城市 广场,意境深远的私家园林、气势恢弘的皇家苑 囿,幽静的街角绿地、各种不起眼的构筑物……而 本书所指的景观则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即经人类创 造或改造而形成的城市建筑实体之外的空间部分。 二、景观的含义 景观与人类之间具有复杂的多层面的物我关 系,俞孔坚先生曾从四个层面对景观的含义加以 剖析。 1.视觉美 景观作为视觉美的含义,是人们眼中的景象。 景观作为视觉审美的对象,在空间上与人物我分 离,人们通过对景观环境的不断塑造,表达了不同 地区不同文化乃至不同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 土地及城市的态度、人的理想与欲望。 2.栖居地 景观作为栖居地的含义,是人们的生活体验。作为人的栖息地,景观是人与人、 人与自然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大地上的景观是人类为了生存和生活对自然的适应性 改造和创造的结果。人在空间中的定位和对场所的认同,使景观与人物我一体。景观 是由场所构成的,而场所又通过景观来表达,场所由场所的物理属性、人与场所的内 外关系、人在场所中的活动以及无所不在的时间四个部分构成可供人体验的景观整体。 3.系统 景观作为系统的含义,是科学的,具有整体有机性和复杂性。一个景观 系统,至少包含5个层次以上的生态关系:第一是景观与外部环境的生态关系;第二是 景观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生态关系;第三是景观元素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第四是景 观中各类生命体包括各类动植物种群与环境间的关系;第五则是人类与环境间的生态 关系。 4.符号 景观作为符号,是人类历史与理想的书,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与 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人是符号的动物,而景观是符号传播的媒体,具有语 言的所有特征,包含着语言的单词和构成,是人类理想和文化的载体 本书具有较好的系统性,能帮助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景观设计系统观和价值观。框架结构的完整性,对学生建构景观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认知和概念框架起到重要基础作用;从内容上看,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兼顾,知识与方法并重,对学生学习景观艺术设计能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本书编排逻辑合理,对景观艺术设计各个重点环节层层深入,讲解到位,且图文并茂,可读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