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非洲当记者(精)

我们在非洲当记者(精)
作者: 编者:江和平//宋嘉宁|责编:曾紫风//杨瑰玉//刘亮
出版社: 湖北科技
原售价: 96.00
折扣价: 56.70
折扣购买: 我们在非洲当记者(精)
ISBN: 978757060697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阿非利加,“Africa”的音译,非洲的全称。记得 2012年至2015年在非洲常驻期间,我曾经在突尼斯出差, 当地人总会热情地对外国人说:“‘Africa’这个名字其 实是从突尼斯来的。”公元前814年,一位名叫艾丽莎的 腓尼基公主,为了逃避王室的追杀,带着随从乘船向西渡 过半个地中海,来到非洲最北端的‘陆地,现在的突尼 斯。她把这个新发现的陆地称为Africa,并在这里建立了 后来l的迦太基王国,腓尼基语就是“新城”的意思。公 元前146年罗马人摧毁了这座城池,将其重建并成为罗马 在非洲的阿非利加行省的一部分。 肯尼亚:野性的救赎 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我在非洲的第一站,与这个美 丽的故事、神秘的腓尼基公主却似乎并不沾边。灿烂的阳 光、机场边国家公园内散步的斑马,这是国人心中对于非 洲的部分想象,也是来到这里的人所真实看到的。据说这 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没有太大的 变化,楼还是那些楼,路还是那些路。这样看来,20世纪 70年代的内罗毕其实比当时的北京发达多了。 内罗毕最大的魅力,是树木花丛和草坪遍布全城,甚 至很多院子的院墙就是由灌木丛围绕而成。路边的三角梅 与蓝花楹争奇斗艳,小鸟们在枝繁叶茂的树林里低吟浅 唱,水果蔬菜市场内成群的猴子跟在顾客的身后,等待偷 香蕉的”机会。一边是市中心林立的高楼,一边是如植物 园般的街景,有时还能看到在灌木、院墙间飞奔的蜥蜴, 和窄小的马路上偶然路过的牛群。这些看似矛盾的存在, 在这座城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且毫无违和感,这就是我 深爱内罗毕的理由。常驻的3年,时不时在其他国家出差 漂泊,只有这里给了我家的感觉。 内罗毕是肯尼亚最大的城市,但肯尼亚不只有内罗 毕。使肯尼亚声名鹊起的,是这个国家相对发达的旅游 业。马赛马拉这个名字,在我们做过几次大迁徙直播之 后,在国内应该算是如雷贯耳。除了马拉河畔上演天国之 渡的角马群,这里还有安博塞利的乞力马扎罗雪景、桑布 鲁的野生象群、纳库鲁的火烈鸟、蒙巴萨壮丽的印度洋海 岸线。围绕野生动物保护所发展起来的旅游业成为这个国 家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第一次做野生动物保护题材的采访,也成为我印象最 为深刻的一次经历。 那是2012年8月10日,野生救援(Wild Aid)组织携手 姚明在肯尼亚进行反盗猎宣传活动,并与中央电视台纪录 频道、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和动物星球频道联合摄制野生 动物保护纪录片。中央电视台非洲分台派我对这次拍摄进 行跟踪报道。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象牙买卖盛行,非洲野生大象被 大量猎杀,数量一度从130万头锐减到60万头。随着1989 年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全面禁止了 国际象牙贸易,这一趋势被暂时遏制。但是随着象牙价格 的日益飙升,盗猎者再次将枪口对准了野生大象。 肯尼亚野生动物管理局对此次姚明到访非常重视,提 供了大量拍摄资源,希望能够借助姚明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并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与中 国加强合作。在拍摄纪录片期间,姚明曾先后到达了5处 大象盗猎点。8月16日上午,我跟随他们的团队探访了位 于桑布鲁国家公园的最后两处盗猎点。 去桑布鲁的前一天上午,我和摄像同事跟拍姚明在纳 纽基周边的宣传活动,下午在野生救援团队下榻的酒店对 姚明进行专访。姚明比较健谈,专访结束后,我们在酒店 的草坪上休息,一起喝着姚明从国内带来的信阳毛尖,聊 篮球,聊。魔兽,聊肯尼亚灼人的阳光,就像几个相识很 久的朋友。姚明在篮球职业生涯期间留下了脚伤,一直未 能痊愈,时不时还需要用冰块冷敷。聊天还未结束,野生 救援创始人奈·彼德(Peter Knights)对我说,在桑布鲁 发现了被盗猎者杀害的大象尸体——这个保护区位于肯尼 亚中北部,是肯尼亚野生大象的主要聚居地之一——野生 救援的纪录片团队决定第二天上午去现场拍摄,团队的飞 机上有一个位置给媒体,彼德说可以留给中央电视台,也 就是说我或者摄像同事可以随机去拍摄。我问同事他自己 去是否可以,他考虑了一下觉得很困难,因为这个团队中 除了姚明,其他人都只能用英语交流,对他来说沟通非常 不便。商量许久,最后决定由同事给我加急培训1小时, 第二天让我带着摄像机去拍。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