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

昆虫记/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
作者: (法)法布尔|总主编:曹文轩|译者:陈筱卿
出版社: 浙江文艺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昆虫记/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
ISBN: 9787533952808

作者简介

法布尔,法国博物学家、昆虫学家、科普作家。出生于法国南部一贫困农民家庭。15岁时,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依靠孜孜不倦的自学,法布尔获取大学物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75年,法布尔举家定居于乡间小镇。1880年,法布尔用积蓄购买了一处旧民宅——“荒石园”。余生的三十几年,法布尔就隐居在“荒石园”。一边继续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总结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资料,著成十卷本《昆虫记》。

内容简介

蝉出地洞 将近夏至时分,第一批蝉出现了。在人来人往、 被太阳暴晒、被踩踏瓷实的一条条小路上,张开着一 些能伸进大拇指、与地面持平的圆孔洞。这就是蝉的 幼虫从地下深处爬回地面来变成蝉的出洞口。除了耕 耘过的田地外,几乎到处可见一些这样的洞。这些洞 通常都在最热最干的地方,特别是在道旁路边。出洞 的幼虫有锐利的工具,必要时可以穿透泥沙和干黏土 ,所以喜欢最硬的地方。 我家花园的一条甬道由一堵朝南的墙反射阳光, 被照得如同到了塞内加尔一样,那儿有许多蝉出洞时 留下的圆洞口。六月的最后几天,我检查了这些刚被 遗弃的井坑。地面土很硬,我得用镐来刨。 地洞口是圆的,直径约两点五厘米。在这些洞口 的周围,没有一点儿浮土,没有一点儿推出洞外的土 形成的小丘。事情十分清楚:蝉的洞不像粪金龟这帮 挖掘工的洞,上面堆着一个小土堆。这种差异是二者 的工作程序所决定的。食粪虫是从地面往地下掘进, 它是先挖洞口,然后往下挖去,随即把浮土推到地面 上来,堆成小丘。而蝉的幼虫则相反,它是从地下转 到地上,最后才钻开洞口,而洞口是最后的一道工序 ,一打开就不可能来清理浮土了。食粪虫是挖土进洞 ,所以在洞口留下了一个鼹鼠丘;而蝉的幼虫是从洞 中出来,不会在尚未做成的洞口边堆积任何东西。 蝉洞深约四分米。洞是圆柱形,因地势的关系而 有点弯曲,但始终要靠近垂直线,这样路程是最短的 。洞的上下完全畅通无阻。想在洞中找到挖掘时留下 的浮土那是徒劳的,哪儿都见不着浮土。洞底是个死 胡同,成为一间稍微宽敞些的小屋,四壁光洁,没有 任何与延伸的什么通道相连的迹象。 根据洞的长度和直径来看,挖出的土有将近两百 立方厘米。挖出的土都跑哪儿去了呢?在干燥易碎的 土中挖洞,洞坑和洞底小屋的四壁应该是粉末状的, 容易塌方,如果只是钻孔而未做任何其他加工的话。 可我却惊奇地发现洞壁表面被粉刷过,涂了一层泥浆 。洞壁实际上并不是十分光洁,差得远了,但是,粗 糙的表面被一层涂料盖住了。洞壁那易碎的土料浸上 黏合剂,便被粘住不脱落了。 蝉的幼虫可以在地洞中来来回回,爬到靠近地面 的地方,再下到洞底小屋,而带钩的爪子却未刮擦下 土来,否则会堵塞通道,上去很难,回去不能。矿工 用支柱和横梁支撑坑道四壁;地铁的建设者用钢筋水 泥加固隧道;蝉的幼虫这个毫不逊色的工程师用泥浆 涂抹四壁,让地洞长期使用而不堵塞。 如果我惊动了从洞中出来爬到近旁的一根树枝上 去,在上面蜕变成蝉的幼虫的话,它会立即谨慎地爬 下树枝,毫无阻碍地爬回洞底的小屋里去,这就说明 即使此洞就要永远被丢弃了,洞也不会被浮土堵塞起 来。 这个上行管道不是因为幼虫急于重见天日而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