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常识常备实用百科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劳动力供给增加后,工资一定会降吗? 1980年,古巴发生政治动荡,美国**准许*波 及的古巴人移居美国。5—9月,大约有12万古巴人先 后移居到了迈阿密,由于美国的一些主要城市对他们 来说还是个陌生的地方,因此他们中的*大多数都选 择了**性定居在迈阿密。 迈阿密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东南角,人口大约有 300万,12万古巴人对迈阿密劳动力市场造成了巨大 的冲击,短短几个月内,迈阿密劳动人口就上升了7 %,这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关注。因为短期内迈阿密 劳动力需求不会发生大幅度的变化,因此,大部分经 济学家预测,大量劳动力的涌人,将会使得迈阿密的 工资率水平出现明显的下降。 但是几个月过去后,事实并不像经济学们预测的 那样,迈阿密劳动力市场的工资率水平并没有明显的 变化。人们不禁纷纷猜测,是专家们的预测失灵了呢 ,还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均衡机制不起作用了呢? 如此多的古巴人加入劳动力市场,迈阿密的工资 水平却没有明显的变化,这不是因为经济学家们的预 测不靠谱,也不是因为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均衡机制 失去了作用,而是另有原因。 首先,这部分古巴人中约2/3的人仅具有初中文 化水平,他们无法从事技术要求高的工作,只能从事 非技术性的工作,而迈阿密原有的非技术工人仅占劳 动力人口的30%,。显然,大量低技能劳动力的增加 并不能影响以技术工人为主(占‘70%)的迈阿密劳动 力市场,因此迈阿密工资水平没有明显的变化。 其次,古巴人迁徙的消息很早就已经在迈阿密流 传开了,根据这个消息,一些迈阿密人离开了这个城 市,而另一些准备进入这个城市来做工的人也放弃了 行动。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古巴劳动力给迈阿密 带来的影响。 市场交易行为中,当商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达到 了一种相等的状态,我们就称之为市场均衡。经济学 认为,市场交易之所以能够达到均衡状态,是因为有 关该市场交易各方面的各种力量能够相互制约或者相 互抵消,使得市场交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并将保持 该状态不变。所以,尽管众多的古巴人迁徙到了迈阿 密,但迈阿密的交易市场仍然是均衡的,并没有因此 *到破坏。 由于市场均衡现象的存在,人们在追逐利润的过 程中,应懂得判断市场是否处于均衡状态。在市场已 经均衡的情况下,*好不要人市。在市场未达到均衡 时,可以进入市场。吉芬商品是一种什么样的 商品? 19世纪中期,爱尔兰爆发了大饥荒,当时,马铃 薯是爱尔兰人的主要粮食,但一种称为晚疫病的卵菌 引起了马铃薯的病变和*烂,短短几天之内,青葱茂 盛的马铃薯地变成一片黑臭的垃圾场,引发了大饥荒 ,上百万爱尔兰人被饿死。 英国学者罗伯特.吉芬在爱尔兰观察到一种独特 的现象,在这一时期里,由于马铃薯供应量稀少,其 价格也逐渐走高。但即便如此,人们对马铃薯的需求 仍然很高。因为相比起马铃薯这种低档商品来说,没 有比这个*便宜的替代品了,这样发生在马铃薯需求 上的收入效应作用大于替代效应作用,从而造成马铃 薯的需求量随着其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后来,人们将 这种效应称为“吉芬效应”。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这显然违背了需求规律一一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 ,其对应的需求应该会走低。 那么,爱尔兰的马铃薯为什么可以超出需求规律 的影响之外呢? 马铃薯其实并没有超出需求规律的限制。需求规 律中关于商品价格与需求呈反比关系的论述是有条件 的,那就是存在该商品的替代品,即需求弹性足够高 。但当时爱尔兰的马铃薯已经是当地居民可以选择的 **粮食,因此需求弹性极低,属于需求规律的特殊 情况。 “吉芬效应”又称吉芬反论、吉芬之谜,是指商 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正向关系这样一种状况。当劣质 商品价格的替代效应并不足以抵消收入效应时就会发 生这样的情况。 需求定律对经济学十分重要,因为它简单而拥有 强大解释行为的能力,且该定律约束价格与需求量的 关系,可是,吉芬物品的出现,使需求定律出现问题 。 当价格下降,根据需求定律,需求量必然上升。 可是由于吉芬物品的出现,需求量可能也会下降。这 样,价格下降,我们没法肯定需求量是上升还是下降 。因此,无法约束行为而导致失去了解释能力。 在知道了“吉芬效应”之后,我们可以从中体会 到以下两点。 (1)当我们面对供给弹性差,且又是生活的必需 品的商品时,就要多想想爱尔兰人的悲惨往事,不要 一厢情愿地相信买的人多了,价格自然会下降的说法 。 (2)人们应*自由地追求非吉芬物品,因为这些 产品才能使消费者的利益得到*大的保障。为什么超 市中的高价商品即 使卖不出去也要摆着? 当我们去超市购物时,经常会看到一些高价烟酒 摆在很显耀的位置,如果我们经常光顾这家超市就会 发现,其实它们很难卖得出去,如武汉卷烟厂生产的 号称中国*贵的限量版的“黄鹤楼”香烟,标价为每 条8500元,普通的消费者是不大买得起的,也不会去 买的。普通的消费者常常购买的是那些每包10—20元 的香烟。事实证明,这种价位的香烟也是销量*高的 。还有一些名贵的酒类,平时也不会有很多人购买。 但是为什么超市还要购进呢?为什么商家还要一如既 往地生产呢? 其实,很多厂商生产的*主要的产品也都是那些 普通大众能够消费得起的商品,但他们为了提升自家 商品的品位或档次,都要生产一些“**”的、“***”的、“上档次”的商品来充门面,其目的不外乎 是带动其平民价格商品的销售。 P11-12